他指的是上半身沒有向下或向上的意思。skier888 寫:問題他的正字標記就是用全身滑雪,怎可能上半身沒動
但你不了解我說的全身動作是什麼一回事,所以你才會覺得我在做白日夢。
版主: norman
他指的是上半身沒有向下或向上的意思。skier888 寫:問題他的正字標記就是用全身滑雪,怎可能上半身沒動
白日夢是說你要 L4 才看得懂 : 你連英文都不會,你怎麽學 你學到的是牛頭不對馬嘴,全部是想象的norman 寫:他指的是上半身沒有向下或向上的意思。
但你不了解我說的全身動作是什麼一回事,所以你才會覺得我在做白日夢。
好吧,那你有人選來看看嗎?還是又想去EPIC那問問吧?反正多聽聽也不會有什特別打擊,又能閒話來聊聊解讀一下,看不懂是不會進步的,對吧?skier888 寫:白日夢是說你要 L4 才看得懂 : 你連英文都不會,你怎麽學 你學到的是牛頭不對馬嘴,全部是想象的
我們解讀尼會聼嗎 不是在說你,但是一搬像你這樣的學習有障礙,別人說的話你聼不進去的norman 寫:好吧,那你有人選來看看嗎?還是又想去EPIC那問問吧?反正多聽聽也不會有什特別打擊,又能閒話來聊聊解讀一下,看不懂是不會進步的,對吧?
我會看,但接不接受則是我的問題,對吧?skier888 寫:我們解讀尼會聼嗎 不是在說你,但是一搬像你這樣的學習有障礙,別人說的話你聼不進去的
所以我說你學習有障礙 就算我真的看不懂你的姿勢,但是你無法說我吸收英文知識比你差吧 不會有你看得懂的外國書我看不懂吧 這裡你就有毛頓了norman 寫:我會看,但接不接受則是我的問題,對吧?
技術進步不是光靠聽他人講而已,且我早跳脫一般方法啦。
問題不在這裏,而是關於技術的問題。skier888 寫:所以我說你學習有障礙 就算我真的看不懂你的姿勢,但是你無法說我吸收英文知識比你差吧 不會有你看得懂的外國書我看不懂吧 這裡你就有毛頓了
按你這説法,教練如果比選手差,教的也是不正確的 你功課一定不是很好。大概也沒在外面上過班吧 家裏大概很有錢才能讓你這樣norman 寫: 就如同一本專業的書,要是看得懂又能完全理解及實踐,那就看的人自然也是專家了,要是覺得看得懂,但自己卻做不到,你能確定解讀是完全正確的嗎?
這是一個矛盾的說法,好的教練一定能訓練出好的選手,不好的教練不一定能訓練出好的選手,最多教練帶入門,後面靠天份,但即然有天份,找一個更好的教練,學習更多更快。skier888 寫:按你這説法,教練如果比選手差,教的也是不正確的 你功課一定不是很好。大概也沒在外面上過班吧 家裏大概很有錢才能讓你這樣
看來我說的沒錯,像你這種學習有障礙的人,是很難有成就的,往往想走錯誤的捷徑,但卻事倍功半norman 寫:這是一個矛盾的說法,好的教練一定能訓練出好的選手,不好的教練不一定能訓練出好的選手,最多教練帶入門,後面靠天份,但即然有天份,找一個更好的教練,學習更多更快。
另一種是科學理論型教練,功力不好,但有方法訓練,這種知道如何訓練及加強需要的部份,但選手只要服從訓練,但這種選手天份不需要太高,需要的是毅力,有天份的選手具有創造力,所以不是一部機器,這樣才能真正有機會邁向巔峰。
所以教練好壞很重要,但選手的天份更重要,兩者向來不在平行線上。
還好,不覺得,因為我的效率向來超乎常人。skier888 寫:看來我說的沒錯,像你這種學習有障礙的人,是很難有成就的,往往想走錯誤的捷徑,但卻事倍功半
norman 寫:如果你不能靜下心好好看,我也沒辦法囉。
你只看到SKIDDING,而忽略掉重要的部份,你要這麼想,就慢慢等到我下次有出門滑雪熟腳後再拍。
另外滑燒餅動作還在我的預期之內,你看不明白上次跟這次的動作差別,我也無能為力啦。
最後,如果要做到STEERING的動作,我還得再多練很多次,因為去一次才練1500公尺的長度,真的太短了,另外就是要動作做足的話,室內雪場的滑道及可使用寛度不夠,有次我做足,第一段的動作就只剩1個半彎,第二段只剩2~3個彎,那還看個屁啦,最後是不是要說,彎不完全,根本沒做動作。
只能說,你的眼力不夠好,是因為這動作你本來就不會了,不然你就做得出來,也拍得出來了,所以我本來就不奢望你們能看得懂了。
滑半天可以拍饅頭是可以的,也足夠了,但想看到我最後熟練最強的動作是不夠的,所以下次出門滑三天,你要如何看到我最強的動作,所以練半天已足夠證明我的饅頭動作將比2011年更強就足夠啦。
而且能證我在下饅頭能做出伸展收縮漂亮的動作即可。
norman 寫:還好,不覺得,因為我的效率向來超乎常人。
如同這次拍片,在小叮噹雪塢內,光是要能在那場地做併腿滑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那些片段已足夠證明了。
至於板頭被打滑分叉的問題,除了需要熟腳外,另一個是在質地冰硬帶滑的雪本,本來要穩定就有點難了,只要兩腳重心失衡一點點,馬上影響擴大,但我也只是飄一下,但還能維持併腳,目前我還沒看過有人在那裏能雙腳併緊轉彎下來呢。
pku 寫:你的例牌答案一定是話人冢技術未到,看不明白。你家技術低,看不明白,那麼你做不到steering,,為何你又可明什麼是steering,。 講完你steering ( pivoting and edging ) 的問題再講你stance and balance 的問題,在0:30 你雪板頭明顯大開,是你重心在後。如坡再長一點,你失控會越明顕。只有不到六十公尺的坡,已跟你講滑雪差那麼遠。
normanm動作滑線比對 - YouTube
還有,你還沒拿到L1 便要L4 才可明白。我有L3 的技術,(是 L3 考官跟我講,不是普通的L4 ) 但你便可說我看不慬你這個高級初學者的技術。所以在論壇永遠得個講,由其是那些自大和自吹自擂的人。
pku 寫:你的例牌答案一定是話人冢技術未到,看不明白。你家技術低,看不明白,那麼你做不到steering,,為何你又可明什麼是steering,。 講完你steering ( pivoting and edging ) 的問題再講你stance and balance 的問題,在0:30 你雪板頭明顯大開,是你重心在後。如坡再長一點,你失控會越明顕。只有不到六十公尺的坡,已跟你講滑雪差那麼遠。
normanm動作滑線比對 - YouTube
還有,你還沒拿到L1 便要L4 才可明白。我有L3 的技術,(是 L3 考官跟我講,不是普通的L4 ) 但你便可說我看不慬你這個高級初學者的技術。所以在論壇永遠得個講,由其是那些自大和自吹自擂的人。
你的眼睛真的很雪亮,亮到你看不到整體動作,只光看雪板如何。pku 寫:你平時不是這樣講,只要技術正確,滑什麼都是一樣,現在有小小冰面,自己滑到走樣,便說冰面難控制。只有十幾度的坡和不到六十公尺的長度,還沒pick up speed 已經這樣,如果在一千幾佰公尺的冰面滑道會滑成怎樣可想而知。
14 度就不行了norman 寫:你的眼睛真的很雪亮,亮到你看不到整體動作,只光看雪板如何。
你的技術我承認有L3的級數,但你的眼力及技術沒有L4的程度(當然,可能也許我把L4的程度設稍高了一點)。
你看我的文都沒記進去?第一篇我已講了,因為一年沒滑雪,我還處在熟腳的階段,在雪場也要滑兩天才能熟腳,在小叮噹雪塢,我花了40分稍熟腳就已經腳累到在發抖了,然後就開拍半小時就體力腿力完全不行做不下去了,在拍之前我的總滑數也不過才1000公尺而已,在大雪場連一條滑道都還沒滑完呢。
所以眼睛雪亮,腦筋打結,如果你能好好看我的整體動作及滑線,不要只專注在腳上,你們那一套從腳開始看起,不適合這麼用的,那你就常常錯過很多東西。
嗯,0:30雪板大開是因為重心內傾,不是後坐,我要是拍我一開始的第一趟,那你豈不是要批我說根本就是初學者的動作,我的前五趟最慘,外側腳大開還左右飄移,重心內傾嚴重,雙腳A字SKIDDING‧
在這幾段影片不要只看雪板,如果我要是像你們這些小雞腸肚的看法,我的技術就很難進步啦。在這幾段你們都可以看到我的兩支雪板都在左右飄移,在還沒完全熟腳之前,能把腳併成這樣不錯啦,比起每個彎的變換方向還開成半制動好太多啦。
如果要看到我雙板不會飄移,那我最少得練習10公里左右,也就是166趟,1小時20趟的話,也要9小時才能完成,但我現在不可能再去練,除非未來有電動步道,我也說過,我只滑了一個半小時,最後幾趟我就一直因為腳完全沒力動不了啦,那種狀況下練什麼動作熟腳都沒有用的,反而會讓動作變差,白費力氣而已。
太極講的雪板開叉問題我會不知道嗎?但在未熟腳穩定下來,你們也只能挑這一點而已啦。
是爬到沒力氣。。。對穿著雪鞋來講是蠻陡的。。。skier888 寫:14 度就不行了
試驗一下, 伸展時往上並同時往前,可以幫助一你改善後坐的問題。 伸展不要這麽誇張,重點在去重,只是一霎那的時間,不懂得話,請教lelo, 他可以幫助你了解。你的點仗時間及位置可以再更好,你目前點仗擋住自己了,也太用力。你的彎上半部沒滑到
我就知道你會這樣說。所以說你不懂又自相矛盾 你找不到一個 L1 以上的人會說你滑的到L1的程度 我知道你又會再狡辯,真行的話,你找個L1的人來,你用賄賂的也行norman 寫:是爬到沒力氣。。。對穿著雪鞋來講是蠻陡的。。。
那伸展跟後坐不是主要問題,如果不會判斷,修正練習只是白費力而已。
當爬到全身累到幾乎使不出力來時,不用點力,什麼動作都做不了,只能乾瞪眼看著身體動作走樣的更厲害而已。我可是強撐身體的重度疲勞在拍給你們看的。
最後,上半彎已滑到啦,你期望要刮點雪粉起來是不現實的,可惜LELO手受傷,不然就叫他去玩一趟再回來報告滑到的質況是如何就知啦。另一點,還在熟腳及雪道有點冰滑的狀態中,雪板的壓邊不能太多,不然就滑倒啦。雪道的寛度我昨天才發現,能滑的寛度不到15公尺,所以難怪在滑時,只好把彎的流程再縮減一些,不然沒辦法拍啦。想要看我更有力的EDGING,就真的等我真正熟腳才看得到了。
我只是想不到連看個整體動作及滑線的功力都這麼差,那只能等我下次去雪場真正熟腳後再拍好了。
這不現實,你不如想辦法找一個L3以下的人到小叮噹拍拍動作拿來分享比較一下。skier888 寫:我就知道你會這樣說。所以說你不懂又自相矛盾 你找不到一個 L1 以上的人會說你滑的到L1的程度 我知道你又會再狡辯,真行的話,你找個L1的人來,你用賄賂的也行
睇滑雪好唔好,唔睇雪板睇乜,剛剛在gym 睇完world cup moguls 比賽,他們也是看雪板為主,當然也有看其它東西,例如上身有冇上下左右動(quiet upper body )norman 寫:你的眼睛真的很雪亮,亮到你看不到整體動作,只光看雪板如何。
你的技術我承認有L3的級數,但你的眼力及技術沒有L4的程度(當然,可能也許我把L4的程度設稍高了一點)。
你看我的文都沒記進去?第一篇我已講了,因為一年沒滑雪,我還處在熟腳的階段,在雪場也要滑兩天才能熟腳,在小叮噹雪塢,我花了40分稍熟腳就已經腳累到在發抖了,然後就開拍半小時就體力腿力完全不行做不下去了,在拍之前我的總滑數也不過才1000公尺而已,在大雪場連一條滑道都還沒滑完呢。
所以眼睛雪亮,腦筋打結,如果你能好好看我的整體動作及滑線,不要只專注在腳上,你們那一套從腳開始看起,不適合這麼用的,那你就常常錯過很多東西。
嗯,0:30雪板大開是因為重心內傾,不是後坐,我要是拍我一開始的第一趟,那你豈不是要批我說根本就是初學者的動作,我的前五趟最慘,外側腳大開還左右飄移,重心內傾嚴重,雙腳A字SKIDDING‧
在這幾段影片不要只看雪板,如果我要是像你們這些小雞腸肚的看法,我的技術就很難進步啦。在這幾段你們都可以看到我的兩支雪板都在左右飄移,在還沒完全熟腳之前,能把腳併成這樣不錯啦,比起每個彎的變換方向還開成半制動好太多啦。
如果要看到我雙板不會飄移,那我最少得練習10公里左右,也就是166趟,1小時20趟的話,也要9小時才能完成,但我現在不可能再去練,除非未來有電動步道,我也說過,我只滑了一個半小時,最後幾趟我就一直因為腳完全沒力動不了啦,那種狀況下練什麼動作熟腳都沒有用的,反而會讓動作變差,白費力氣而已。
太極講的雪板開叉問題我會不知道嗎?但在未熟腳穩定下來,你們也只能挑這一點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