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er666 寫:This is from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 ... 406&page=2
I just want to hear your opinion. I am serious and I will leave the sarcasm out as long as you know who don’t butt in with stupid remarks.
Now, I ski a lot of steeps but I can never carve them or getting upside down. To be conservative, I have never seen anyone do it above 40 degree except on TV. I have a slope meter in my pack. I use it often just to verify my estimate. 45 degree is very steep, most people can't even ski down. Is it possible to carve, or getting upside down? I say no.
這個問題是,您有沒有勇氣在40~45度之間做大彎,同時還能做到用山腳內沿去做slip。
而我的大彎到小彎的做法都是一樣的,也是使用山腳內沿去做slip,做得太用力時,整個彎看起來會是像側滑,但實則是slipping。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影片中,即使在紅黑線時,速度總是看起來慢慢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囉。
我的目的就是要能全程掌控速率,把坡當作平地滑(雖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還多了一個地心引力的關係。),所以我的平地練習也能用在坡道上,因為對我來講,兩者的動作是差不多的,只是坡道多了一個地心引力的應用而已。
地心引力的應用的關鍵在於橫越重心轉換這個流程,您把這個拿來想像一條S彎道的河流,水由高地往下流時,這水流最強受力會先撞到第一個彎道,順流反斜上撞上第二個彎道再下來,所以這兩個彎道受力是最大的,而我的方式就是把這兩個受力控制它順移,有點像推移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要用倒勾來練的原因,因為勾上來有往上的力量,我就是要用這個力量去進入一個新彎,把鋼邊切進雪內開始進行下一個彎。
不過光是了解倒勾路線是不夠的,大多數的人只認為它是用來減速用的,而我是要用這個方式來打一個橫越的S彎出來。
接下來就是我那樓梯第一階要求的姿勢歸零的動作,這個一定要做到位,但是這只是一個C彎跟C彎的中間接點而已,並沒有辦法開始進入下個彎。
所以就有樓梯第二階練習法,身體的折腰動作,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動作,所有的開始轉彎的起點平衡都要靠它來辦了,這是個很難練的動作,至少我是肯定在雪場上練是練不出來的,只有利用樓梯來練是最快又有效的方式,我要的是在滑行時要能適時做出該有的動作,這是要建立一個強大的高平衡的動作,可以讓自己感覺到是雪板是壓實的,同時還能在上面做slipping的動作。沒有適時做對這個動作,只會變成單純走鋼邊而已。
接下來就繼續靠完成的折股/腰動作,就能充份利用鋼邊的腰身來轉彎了,什麼動作都可以不用做也沒關係。
所以我從以前就一直在練這個動作,要練到這個銜接點越近越好,重力轉移運用的越順越好。
當倒勾路線練到很熟時,就沒有倒勾路線了,因為這個倒勾路線是要練利用上個彎的力量來延續下個彎用的,所以熟了後,就可以抓到彎的結點的反彈力,那自然就能感覺得出來什麼時候可以當作彎的結束點來代進下個彎了。
看完了這落落長的解說,就能明白我說的什麼叫做建立高平衡的重點在哪裏了,這意思就是說,站在0~2點鐘的位置時,應該就像站在平地一樣的穩定,如果能做到時,45度以下的坡度就不算難了,因為在站著這麼穩定的情況下sliping是能很有效穩定控制速度的,就像站在平地上,單腳跕起來轉動一下應該不難吧。
有了這麼強的高平衡穩定的滑法,那接著想要加強練什麼有的沒有的動作,那些難度自然就不難了,所以現在可以對應得上我以前講過的話了吧?實在不是我托大,而是我覺得我的方法滑起來真的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這些方法在XXIA是不會教的,因為也無從可教,有接受正常系統學過的人,是不會想在樓梯上幹傻事的。
PS.不過這方法應該也可以說,為何刻滑兄總是認為我在滑Z彎的原因吧?因為看起來太像打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