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頁 (共 8 頁)

#101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7, 2010 3:41 am
skier666
norman 寫:如果您願意相信我說的話的話,那4:35秒到40秒邊的坡,我早在第一次去義大利滑時,就已經能下得去了
我相信你:face (8):。我比你差多了。我看到這種陡坡。第一件事就是在平坡上情不自禁的先跌倒幾次。:face (336):
norman 寫: 我把我家裏練習的這種方法貼過來,
這是很棒:face (332):。不愧是大師:face (330):。但是這在外囯很早就已經有很完全的教學方式。你的敍述尚欠缺幾個重點。

#102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7, 2010 4:16 am
skier666
剛囘頭去看你第一篇. 只能說你把up, down unweight的定義都沒搞清楚。還談了6頁。我也懶得打字了,只能建議你書多讀些.

#103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7, 2010 4:46 pm
norman
skier666 寫:我相信你:face (8):。我比你差多了。我看到這種陡坡。第一件事就是在平坡上情不自禁的先跌倒幾次。:face (336):



這是很棒:face (332):。不愧是大師:face (330):。但是這在外囯很早就已經有很完全的教學方式。你的敍述尚欠缺幾個重點。
我覺得有些重點不需要講吧?我那家裏練的動作能達到連續跳而不失平衡,大概就知道了。

但我就說一下那些重點也ok,例如跳出去著地時,雙腳要保持彈性,以抵消著地的衝擊力。身體的上下半身要呈「ㄑ」字型。上半身還要保持面向前方,也就是面谷。雙腳起跳跟著地的順序及位置都不能弄錯,而起跳跟著地都要用雙腳的側邊做。大致差不多就這樣而已,而前幾點跳順了,自然就會做出這些動作了。

再說,外國很早就已有很完全的教學,在台灣就幾乎沒見到了,最多都嘛是教在雪場的坡上做動作,但在家裏做動作的教學,就少見到我也沒看過了,書上跟DVD也都沒這樣教過吧。:face (343):

#104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2:01 am
skier666
norman 寫:身體的上下半身要呈「ㄑ」字型
這句話只說姿勢,但未說明目的。有很多方式可以做這個姿勢的。到底那個是對的。你的文章裏很多這樣的問題。

如果換成
重心落于兩腳之間
或是
身體的上下半身要呈「ㄑ」字型,重心落于兩腳之間
這樣效果就不同

norman 寫:
再說,外國很早就已有很完全的教學,在台灣就幾乎沒見到了,最多都嘛是教在雪場的坡上做動作,但在家裏做動作的教學,就少見到我也沒看過了,書上跟DVD也都沒這樣教過吧。:face (343):
所以我說你很棒。不是假的。

#105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2:07 am
skier666
這是諾曼心法-02嗎? 這也是在這很受歡迎的地方。你下應該沒問題吧?

圖檔

#106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9:25 am
norman
skier666 寫:這句話只說姿勢,但未說明目的。有很多方式可以做這個姿勢的。到底那個是對的。你的文章裏很多這樣的問題。

如果換成或是 這樣效果就不同
影片內有講,著地時能保持住平衡就行了,練了自然就明白了,講太多可能會嫌囉唆又看不懂。

如果您願相信再跳跳看的話,您會發現,我跳前著地時,是谷腳(前腳)先著地,山腳(後腳)再著地,前腳為平衡第一緩衝,後腳為第二道緩衝,所以落地絕不可能在兩腳中間,因為在下坡時,我們的眼睛無法很精準看出坡度幾度,雙腳也很難很精準的達到落地時同時著地,一定會有前後些微的時間差。而最保險的就是前腳一定要先著地,這可以避免雪板打架或是重心失衡往前摔。

當我們往前或往下時,有速度,在有速度的情況下,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前腳剎,可允許自己往山靠倒也不要一頭往前摔下山。

所以如果有人說要雙腳同時著地,我覺得那應該很難練得出來吧?而我的方法是前腳先著地,後腳再著地,這個練到後來時,即使看起來是同時著地,聲音聽起來也是只有一聲時,事實上還是有毫秒的時間差的。

可以的話,您注意聽影片內的聲音,會發現後面跳稍快一點時,落地聲還是「碰碰」兩聲的。

當然您也能自己試試看,前腳先著地跟後腳先著地有什麼差別,這只要找個平地或是有點斜坡的地方試一下就知道了,在著地的瞬間哪一種穩定度較高囉。如果一定要練同時著地的話,那就要看自己有沒有把握百分百能同時著地,因為只要有一次是後腳先著地,那可就慘了。

#107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9:38 am
norman
skier666 寫:這是諾曼心法-02嗎? 這也是在這很受歡迎的地方。你下應該沒問題吧?

圖檔
應該是沒問題,最上面五公尺我會先慢慢下,調適一下心理壓力,五公尺後的路就沒問題了,但是我鬆雪滑得不夠好,有60%以上的機率在滑快時會摔,如果是一步步慢慢下去的話,應該不會摔。如果是冰面一點的話,我的把握會更高。

但太久沒滑了這麼陡的坡度,可能要先在雪場練幾天黑線以上的滑道,只要一邊黑線我能用大轉彎一口氣滑下山,那就能去玩這種坡了。

其實有些只有一點點的技術就能去挑戰,但是要小心再小心,最後就是一定要臨危不亂,最怕就是忘了自己該做的動作,所以我那家裹練習影片的跳轉法為了讓自己身體能不用想就一定要達到我要求的標準動作,我大概跳了總合時數一百小時以上了吧,所以我可能肯定我的雙腳著地時間差不會有問題,所以只剩下調適一下心理壓力就行了。就是要找您們所請的黑線練幾趟,雙黑練幾趟就夠了,再雙黑以上再練幾趟,來檢視自己的動作有沒有跑掉的問題後,確定沒跑掉再來滑就應該沒問題了。

#108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10:35 am
skier666
norman 寫:
所以如果有人說要雙腳同時著地,我覺得那應該很難練得出來吧?而我的方法是前腳先著地,後腳再著地,這個練到後來時,即使看起來是同時著地,聲音聽起來也是只有一聲時,事實上還是有毫秒的時間差的。
我只是舉例說明,但是我的例子不見得是正確的,我是另有目的的。那是你創的心法,你要如何教都行。

norman 寫:

所以如果有人說要雙腳同時著地,我覺得那應該很難練得出來吧?而我的方法是前腳先著地,後腳再著地,這個練到後來時,即使看起來是同時著地,聲音聽起來也是只有一聲時,事實上還是有毫秒的時間差的。

可以的話,您注意聽影片內的聲音,會發現後面跳稍快一點時,落地聲還是「碰碰」兩聲的。

當然您也能自己試試看,前腳先著地跟後腳先著地有什麼差別,這只要找個平地或是有點斜坡的地方試一下就知道了,在著地的瞬間哪一種穩定度較高囉。如果一定要練同時著地的話,那就要看自己有沒有把握百分百能同時著地,因為只要有一次是後腳先著地,那可就慘了。
我已經知道正確並且完整的一套,不用再試這不完全的心法,擔心把我原來會的搞砸

#109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11:33 am
norman
skier666 寫:我只是舉例說明,但是我的例子不見得是正確的,我是另有目的的。那是你創的心法,你要如何教都行。


我已經知道正確並且完整的一套,不用再試這不完全的心法,擔心把我原來會的搞砸
講了半天實在不知您的另有目的....

但就我的說法,對我的東西,我不會講得太明,只有練了,自然就會有自己的看法及自己體會到的感覺,那才是練得人能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一句,努力練了就知道我所講的目的囉。

有正確並且完整的一套,這很好呀。又不一定要練我的心法,我只是說要您試試看差別而已,就像太極兄有講他的方法,我也會試試看他的方法,但要不要照他的方法練又是一回事了。但至少可以了解其他不錯的練法的可能性,或許也能在自己的方法又加強一些屬於自己的方法,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110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1:10 pm
snowrider
skier666 寫: ...

The Wall

4:27 下纜車

4:35 起 左邊看陡度

...
Hi there, you are good! I visited Tahoe last season and skied one day at Kirkwood. It was of lots of fun. I did not get a chance to ski The Wall though. Me and my friends skied only the Sunrise chair and spent most of our time there. I'll try The Wall next time if I visit there again.

#111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2:12 pm
skier666
norman 寫:講了半天實在不知您的另有目的....
我的目的是什麽?我的目的是不要搶了你的心法。所以只給你提示。這樣如果你接受我的建議,你可以保持你原味,還是你自創的,而不用說是我說的。了改了沒?

#112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2:19 pm
skier666
snowrider 寫:Hi there, you are good! I visited Tahoe last season and skied one day at Kirkwood. It was of lots of fun. I did not get a chance to ski The Wall though. Me and my friends skied only the Sunrise chair and spent most of our time there. I'll try The Wall next time if I visit there again.
Sunrise is one of my favorites. There are lots of interesting off-piste when you go looker's right. It is steeper than the Wall if you ski toward Eagle bowl.

#113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5:26 pm
norman
skier666 寫:我的目的是什麽?我的目的是不要搶了你的心法。所以只給你提示。這樣如果你接受我的建議,你可以保持你原味,還是你自創的,而不用說是我說的。了改了沒?
剛才回前面看一下,您是指我講得不夠清郴嗎?恕小弟愚昧,真的不了改...:face (44):

#114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10:38 pm
taichiskiing
norman 寫:應該是沒問題,最上面五公尺我會先慢慢下,調適一下心理壓力,五公尺後的路就沒問題了,但是我鬆雪滑得不夠好,有60%以上的機率在滑快時會摔,如果是一步步慢慢下去的話,應該不會摔。如果是冰面一點的話,我的把握會更高。
問題大了‧那些坡至少有55度,你要不是每天/常常在那邊跳上跳下的話,你摔都下不來,就別說“滑”下來了‧在這種坡上沒有“慢慢下”這一會事;上腳側滑,大部份的人不會,下腳側滑,卡下腳外沿你就翻‧那可是不好玩的,我在Wall上摔過一次,滑/溜了700尺不能停‧在冰面上情況更糟‧
但太久沒滑了這麼陡的坡度,可能要先在雪場練幾天黑線以上的滑道,只要一邊黑線我能用大轉彎一口氣滑下山,那就能去玩這種坡了。
你要是每年只滑几天,我看你就免了吧;你沒有技術也沒有體力去滑雙黑線‧把黑線滑好/流利了比較實際。
其實有些只有一點點的技術就能去挑戰,但是要小心再小心,最後就是一定要臨危不亂,最怕就是忘了自己該做的動作,所以我那家裹練習影片的跳轉法為了讓自己身體能不用想就一定要達到我要求的標準動作,我大概跳了總合時數一百小時以上了吧,所以我可能肯定我的雙腳著地時間差不會有問題,所以只剩下調適一下心理壓力就行了。就是要找您們所請的黑線練幾趟,雙黑練幾趟就夠了,再雙黑以上再練幾趟,來檢視自己的動作有沒有跑掉的問題後,確定沒跑掉再來滑就應該沒問題了。
我說過你在家練習可以練體力腳力,但是在增加滑雪的技術上,比起直排輪,就有點“事倍功半”了‧你那單腳跳看起來不錯,但是在那種陡坡上用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你落地的時候要停沒錯,但是你要在陡坡上這樣停你就翻(慣性使然)‧而你準備跳的動作也太久,在那種陡坡上你下面一個彎腳還沒有換過來你已經不知道跑到那去了而你還是轉不過來‧至於55度的坡有多陡呢?你站在坡的上面往下看,你要是不把頭伸的長長的出去,你是看不到坡面的‧好自為之。

:)
IS

#115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8, 2010 11:49 pm
norman
taichiskiing 寫:問題大了‧那些坡至少有55度,你要不是每天/常常在那邊跳上跳下的話,你摔都下不來,就別說“滑”下來了‧在這種坡上沒有“慢慢下”這一會事;上腳側滑,大部份的人不會,下腳側滑,卡下腳外沿你就翻‧那可是不好玩的,我在Wall上摔過一次,滑/溜了700尺不能停‧在冰面上情況更糟‧



你要是每年只滑几天,我看你就免了吧;你沒有技術也沒有體力去滑雙黑線‧把黑線滑好/流利了比較實際。


:)
IS
這個您說的我知道呀,這種坡度就是要站在邊邊頭伸出去往下看才看得到斜坡呀。如果不幸一開始就摔倒的話,就直接摔滑到坡度緩的地方。

但我想,也許我沒滑過55度以上的斜坡,但我確實滑過52度以上的斜坡。

我說過一開始慢慢下,不是指像初學者那種側滑下去的方法,而是先一個一個彎跳兩次就有五公尺了,接下來就會用小轉的方法滑下山了。我說的是這種方法。而早期第一次下50度以上的斜坡,我是連續跳200公尺左右的長度到下面的,那種方法對現在的我而言,實在太累又效率不夠好。

我在最早第一次菜鳥下超過48度以上的冰面,那時我只是側邊站著下去時,我光站就剎不住了,內側鋼邊卡不住雪面,就一路靠著山面側滑下去了,那次我有被嚇到了,所以才會開發我說的這種家裏練習,第二次及第三次就被我克服掉了。只要側站著鋼邊能卡住雪,我就沒問題了,最怕就是那種極陡的冰面,鋼邊即使磨利,光站著就會不受控制的抓不住雪面的側滑下山,那種叫我轉彎也沒辦法,想跳也沒法跳吧?有辦法一邊側滑時還能一邊跳起來,這種動作我肯定我是做不到的啦。:face (343):

#116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9, 2010 2:41 pm
taichiskiing
norman 寫:這個您說的我知道呀,這種坡度就是要站在邊邊頭伸出去往下看才看得到斜坡呀。如果不幸一開始就摔倒的話,就直接摔滑到坡度緩的地方。

但我想,也許我沒滑過55度以上的斜坡,但我確實滑過52度以上的斜坡。

我說過一開始慢慢下,不是指像初學者那種側滑下去的方法,而是先一個一個彎跳兩次就有五公尺了,接下來就會用小轉的方法滑下山了。我說的是這種方法。而早期第一次下50度以上的斜坡,我是連續跳200公尺左右的長度到下面的,那種方法對現在的我而言,實在太累又效率不夠好。
52度的坡跟55度的坡在滑雪的技術來說並沒有什麼差別(當你站在坡上時,你大概分不出這角度上的差別),所以能滑52度坡滑55度坡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只是“滑過”並不就表示“會”,事實上你的滑法正犯了滑這種雪的大忌‧笫一,就像你說的“在邊邊頭伸出去往下看才看得到斜坡呀”,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敢跳嗎?就說你敢跳,你知道你會落在那嗎?落地以後,你是停還是走?要走兩邊都是岩石,要停你有要翻的危險,真的停了你又失去所有的動量,下一個彎你怎樣轉?笫二,在52度坡上你真的能滑連續的小轉嗎?就是資深的高手也沒几個人能做到,你真能那樣滑嗎?一二個跳轉可以秀你的反應,但是跳整個坡?不只是沒有效率又累人,技術也沒有—“跳”不是“滑”‧你想像的滑法是在找你自己麻煩。
我在最早第一次菜鳥下超過48度以上的冰面,那時我只是側邊站著下去時,我光站就剎不住了,內側鋼邊卡不住雪面,就一路靠著山面側滑下去了,那次我有被嚇到了,所以才會開發我說的這種家裏練習,第二次及第三次就被我克服掉了。只要側站著鋼邊能卡住雪,我就沒問題了,最怕就是那種極陡的冰面,鋼邊即使磨利,光站著就會不受控制的抓不住雪面的側滑下山,那種叫我轉彎也沒辦法,想跳也沒法跳吧?有辦法一邊側滑時還能一邊跳起來,這種動作我肯定我是做不到的啦。:face (343):
正確的滑法正是上腳側滑剎車,漸漸地把板頭向下移,等雪板與落下線(fall-line)快平行的時候,換沿轉彎(changing edges and turn),然後馬上走上腳上沿/外沿(end the turn on uphill ski uphill/outside edge),上腳側滑剎車,然後重覆‧控制速度從容的滑下山才是真正滑雪的好技術‧在冰面上我是不用鋼邊刻滑的,平板的磨擦力比鋼邊大,所以我是用平板(flatboarding)、斜轉(slipping turn)、和側滑剎車(sideslipping),比較好控制速度,也比較安全。

:)
IS

#117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二 1月 19, 2010 3:48 pm
norman
taichiskiing 寫:52度的坡跟55度的坡在滑雪的技術來說並沒有什麼差別(當你站在坡上時,你大概分不出這角度上的差別),所以能滑52度坡滑55度坡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只是“滑過”並不就表示“會”,事實上你的滑法正犯了滑這種雪的大忌‧笫一,就像你說的“在邊邊頭伸出去往下看才看得到斜坡呀”,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敢跳嗎?就說你敢跳,你知道你會落在那嗎?落地以後,你是停還是走?要走兩邊都是岩石,要停你有要翻的危險,真的停了你又失去所有的動量,下一個彎你怎樣轉?笫二,在52度坡上你真的能滑連續的小轉嗎?就是資深的高手也沒几個人能做到,你真能那樣滑嗎?一二個跳轉可以秀你的反應,但是跳整個坡?不只是沒有效率又累人,技術也沒有—“跳”不是“滑”‧你想像的滑法是在找你自己麻煩。
不是第一步先跳,我會先斜切入坡下,然後再跳,因為最上面那個斷層高約三公尺,從平面直接跳下去是找死嗎?....:face (4):

我知道再下去是有兩邊是岩石,但我現在是在說我下得去的坡度,不是你們現在指的這個坡呀,這個坡前幾公尺要用小跳轉,後面要用中大轉穿越,我自認我慢慢下也下得去,要得帥的下去是真的沒辦法的啦。:face (334):
taichiskiing 寫:正確的滑法正是上腳側滑剎車,漸漸地把板頭向下移,等雪板與落下線(fall-line)快平行的時候,換沿轉彎(changing edges and turn),然後馬上走上腳上沿/外沿(end the turn on uphill ski uphill/outside edge),上腳側滑剎車,然後重覆‧控制速度從容的滑下山才是真正滑雪的好技術‧在冰面上我是不用鋼邊刻滑的,平板的磨擦力比鋼邊大,所以我是用平板(flatboarding)、斜轉(slipping turn)、和側滑剎車(sideslipping),比較好控制速度,也比較安全。

:)
IS
我也是這樣是切進去的呀,但這種陡坡的冰面幹嘛刻滑呀?我的方法是用刮的方式,我可以用山腳內邊直接從C的上方開始刮出一個C彎出來,所以制動力會高太多了,這才是我的方法呀。:face (341):

PS.不可否認的是,下得去不代表就是會滑,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在說我下得了這種陡坡,也有下過,只是下得過程中很不漂亮而已。

#118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0, 2010 12:46 pm
skier666
taichiskiing 寫: 我在Wall上摔過一次,滑/溜了700尺不能停‧
不好意思,晚輩也在那摔過:face (48):。滑時心想靠老天停了。 Wall 有時能見度實在太差。

#119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0, 2010 12:53 pm
skier666
norman 寫:因為最上面那個斷層高約三公尺,從平面直接跳下去是找死嗎?....:face (4):
像這樣媽?

圖檔

圖檔


圖檔

都是在這裡

圖檔

#120 回覆: Up unweighting 與 Down unweighting的差別及用途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0, 2010 1:02 pm
skier666
norman 寫:這個您說的我知道呀,這種坡度就是要站在邊邊頭伸出去往下看才看得到斜坡呀。如果不幸一開始就摔倒的話,就直接摔滑到坡度緩的地方。

但我想,也許我沒滑過55度以上的斜坡,但我確實滑過52度以上的斜坡。
這最少60 度。 這些地方不是纜車可以直接到的

圖檔

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