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回覆: 白馬八方五龍饅頭之旅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3, 2013 10:52 am
所以呢?skier888 寫:9級事件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333

自從我完成拉提收縮後,我早就不看這種級數了,一點意義都沒有。

所以呢?skier888 寫:9級事件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333
除了你自己之外,還有誰說你會拉提收縮norman 寫:所以呢?
自從我完成拉提收縮後,我早就不看這種級數了,一點意義都沒有。![]()
對,我也覺得算是小山,但已證你說我不能下黑線及饅頭及樹林就足夠了。taichiskiing 寫:沒有人在問你懂不懂他們是怎麼分級的,問題是你不能從頭到尾滑完,而就是你能滑幾個饅頭又如何?你滑的山只有那麼小,証明你的小技夠用而己,跟你前面所說的“拉提收縮”、“直線饅頭”等等還差個十萬八千里。
等你跟的上我們再說吧!Snowrider跟拍‧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tree skiing - YouTube
那你就自我受罪吧!
即然你的“雪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可以“蓋棺論定”了,跟我預測的一樣:不會“拉提收縮”,不能“直線下饅頭”,也不能從上到下不停,等明年?好個荒廢的一年。
:)
IS
這是因為你只會蹲站,所以完全不懂什麼是拉提收縮,自然只能自以為我應該是用蹲站的動作囉,完全是把自己的能力不足當作他人的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下,你要我證什麼?skier888 寫:除了你自己之外,還有誰說你會拉提收縮你跟本是用站蹲的
我不是在談你的級數,而是提醒你對自己的看法與事實是有很大出入
![]()
你貼這影片是提醒我們你是龜速下山嗎norman 寫:這是因為你只會蹲站,所以完全不懂什麼是拉提收縮,自然只能自以為我應該是用蹲站的動作囉,完全是把自己的能力不足當作他人的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下,你要我證什麼?
只因鏡頭太穩,不如你來證我不是滑直線饅頭及饅頭地形吧?
看看太極自己的影片就好,鏡頭是上下大晃兼大震,這才是用蹲站才會引起的問題,這點我也早就說了。
用拉提收縮雖然鏡頭也多少會上下一點點,但沒有像太極那麼大的晃震,不如我貼張影片來看看人家下直線饅頭鏡頭有上下晃震那麼凶嗎?另外你看到他的雪板有滑入兩邊的溝底嗎?鏡頭中的直線饅頭有很大嗎?恐怕你是不是認為這不過是小饅頭扁扁的而已,不過是我滑得慢又不太夠直而已,但這會隨著熟練度增加而有所改善的,而我的鏡頭攝影的角度則是偏低及偏左稍多了一點,鏡頭的水平也有一點點歪掉,不然你就能更清楚看到我的視野也不太上下晃太多,只是一點點而已。
Mogul skiing: Ride with Alexandre Bilodeau - YouTube
不管是用什速度下山,你能用龜速完整滑完直線饅頭8個饅頭以上,就算你小有成囉,但顯然這不現實。skier888 寫:你貼這影片是提醒我們你是龜速下山嗎![]()
只會自談自唱norman 寫:不管是用什速度下山,你能用龜速完整滑完直線饅頭8個饅頭以上,就算你小有成囉,但顯然這不現實。
這也是我說不能下直線饅頭是看不懂直線饅頭的路線的,拿這段影片來比對,你連溝都看不太出來,剛剛好而已。![]()
你講,我講。你不講、我不講。skier888 寫:只會自談自唱![]()
這是提醒我們他的滑道是"不太夠直"的直線饅頭滑道. 可悲, "不太夠直"的直線饅頭滑道skier888 寫:你貼這影片是提醒我們你是龜速下山嗎![]()
你完全誤解我的說法,跟我原用詞差很多。B2L2 寫:這是提醒我們他的滑道是"不太夠直"的直線饅頭滑道. 可悲, "不太夠直"的直線饅頭滑道![]()
![]()
什麼直線饅頭,標準是由你定,跟本滑雪沒有這個述語,全世界只認為同zipper line 是滑饅頭最快的線,你滑的缐跟本不是zipper line.norman 寫:這點我是同意,所以其中有一段是從頭滑到尾,都是在溝裏面,就是另一段進出了一次,那個位置我認為是中斷溝,就是出連續兩個右右溝,所以當跟著溝走時,右切左時自然會滑出溝,就只好重新校對入溝一次,所以那條嚴格來講,去除掉中斷溝外的前1/4外,剩下的3/4我都是在溝裏面,就說因為鏡頭偏左,有些右溝的溝偏高,所以拍時只有一點點的溝線,你們卻看不出來,這也是我說PKU去拍拍看就知道我的意思,照著我的路線滑,看會進出幾次不就知道了嗎?只是一般能走超過8個,其實達到6個以上跟一次走20個都是一樣的,我在練時,一開始只有兩個溝頂就甩出來,後來是4個溝頂為一個瓶頸,練了十趟左右後,但達到8個溝頂以上,基本上就沒再被甩出來了,只是因為溝不連貫才會滑一滑就順溝出來,所以只能說我在那滑得趟數太少了,所以不夠熟悉那溝的順序路線,所以第三天起大霧想再去拍時,起大霧,連路都看不到,要什麼拍,所以看第二天已足夠了,至少我有超過八個溝的連續彎了。
剛好趁這次的回話,我就把之前剪過的影片集中製作在一起看,可以看得出來,這是直線饅頭真正的頭到尾,再上面只不過是亂雪跟分叉的中饅頭而已,最後一段順便加,如果skier888想要拿到愛比問,就這段好了,看我是不是滑在直線饅頭上及饅頭的動作看起來又如何,不過能看得懂的應該也不多吧?
Ski on the bump/mogul line - YouTube
我什時說我走溝了?我一直走在饅頭靠頂的左右兩個邊綠,然後直下到「溝尾底」,你該不會看不懂我說的「溝尾底」是什麼吧?pku 寫:什麼直線饅頭,標準是由你定,跟本滑雪沒有這個述語,全世界只認為同zipper line 是滑饅頭最快的線,你滑的缐跟本不是zipper line.
走溝? 明明在溝旁過,是有走入去,幾下又出來,所以速度才會這樣慢
你真的可走zipper line. 下五龍雙黑,一分鐘內應該已可完成
大面積饅頭容錯率高,即是容易些,為什麼反而不用你的直線方法滑,norman 寫:我什時說我走溝了?我一直走在饅頭靠頂的左右兩個邊綠,然後直下到「溝尾底」,你該不會看不懂我說的「溝尾底」是什麼吧?
我稱直線饅頭是指只有單一一條那種饅頭,而不是大面積的饅頭坡。大面積的饅頭坡也能滑直線是沒錯啦,但這種大面積饅頭坡的容錯率較高,直線饅頭的容錯率較低。
我早已說過我頭痛的問題,所以我是交叉交換滑的,所以在五龍雙黑,我有滑直線的路線,但大多在四個饅頭後我會交換成一兩個倒勾逆彎上饅頭頂來緩速,再說,我可以很肯定,五龍雙黑就算你全程走直線,也不可能一分鐘內滑完,至少要一分半到兩分鐘才有可能,不然你自己去滑時自己測一下時間不就知道了,除非你滑五龍雙黑時,饅頭太小,但目前應該不太可能,除非雪下太多才會讓饅頭又變小了,不然下周你去滑時應該不太可能太小。
另外我認為你完全不會滑我說的直線饅頭,因為我看起來就很明顯是走在整條直線饅頭中間的,你卻一直說我在溝的外面,真不知你是什麼看的?![]()
有什麼好得意的?即然你滑的山太小,你的“足夠”正証明你的技術“不夠水準”。norman 寫:對,我也覺得算是小山,但已證你說我不能下黑線及饅頭及樹林就足夠了。![]()
樹林 - YouTube即使我荒費一年,還是能下直線饅頭,而你不能,所以你最多只能滑滑這麼寬的樹林,跟我下面這段樹林,我唯一在短短時間能找到的樹林,那裏沒這麼大的針葉林,都是這種樹或更小一半的更多樹,所以我以為滑樹林的寬度至少要像我下面這段片這麼窄才叫滑樹林,你那樹跟樹之間那麼寬,又是在自己熟悉的雪場還滑成這樣,而我這段片不過是第二次滑而已,就可顯現入的了樹林,只是這樹林短了些,但還是入樹林囉,
你滑的不是Zipperline,所以你滑的也不是“拉提收縮”,你的影片一片白茫茫的,即然看不見饅頭,當然也看不見你鏡頭的震動;拿走路及跑步相比,你只有走路的速度,你是感覺不出跑步的震動的,沒有跑步的震動,你不在做“拉提收縮”也不在“下直線饅頭”,所以沒有鏡頭的“震動”;不是我在否認,只是跟你解釋一個物理現象,另外不會拉提收縮是下不了直線饅頭的,即使下饅頭也一樣會像你的鏡頭晃震很厲害,你看到我哪段影片鏡頭有像你那樣一路震到底的?不然你指出哪一段不是樹林也不是直線饅頭?完全不知你想否認什麼?![]()
未來我要是跑去歐洲拍,我豈不是要說你所滑的雪場太小,所以你也只能在這小雪場遊混?邏輯有問題,現在反而不敢講說我不能下什麼路線了?taichiskiing 寫:有什麼好得意的?即然你滑的山太小,你的“足夠”正証明你的技術“不夠水準”。
樹林 - YouTube
這個你也敢叫“滑樹林”?騙自己比面對自己無能的事實簡單,不是嗎?26秒鐘的影片只能証明你無知的不會,不能証明你會滑樹林;只是對著樹林遲凝、不知何去何從、不敢轉彎等等,26秒鐘的轉兩個彎還不過樹,那不叫作“滑樹林”‧即然知道“這樹林短了些”就不需要拿出來“獻醜”,你所說所作,跟你的示範片的素質一樣,“水準太低”,那也是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滑樹林”‧注意下面影片的後段的一片小叢林,
Flatboarding/Line-skiing: off-piste, Maggie's canyon, right traverse, Heavenly - YouTube
你滑的不是Zipperline,所以你滑的也不是“拉提收縮”,你的影片一片白茫茫的,即然看不見饅頭,當然也看不見你鏡頭的震動;拿走路及跑步相比,你只有走路的速度,你是感覺不出跑步的震動的,沒有跑步的震動,你不在做“拉提收縮”也不在“下直線饅頭”,所以沒有鏡頭的“震動”;不是我在否認,只是跟你解釋一個物理現象,
Ski on the bump/mogul line - YouTube
“騙自己比面對自己無能的事實簡單,不是嗎?”
:)
IS
我有用了呀,只是沒從頭到尾都這麼滑而已,我早說我是交叉滑的,我剪其中一段,只是你注意看有泛黑的區塊,那是剛好一個撞點,不過因為當下的感覺,我這段又比較接近走溝滑直線,也就是一個撞點轉一個彎,絕不會是碰撞兩下或三下才轉一個彎。pku 寫:大面積饅頭容錯率高,即是容易些,為什麼反而不用你的直線方法滑,
我不會滑zipper line ,你的直線方法那麼白痴,我更加不懂,不過高手滑那處,一分鐘已足夠,你偶像Blake 應該也沒問題,這星期都沒有雪下,饅頭會變得更冰更大,想想已經頭痛,腳軟,應該七號便去
你的“未來”還是一個“未知數”,而就是你跑去歐洲滑你也只能滑小山/淺坡,歐洲山更高,你不怕更“頭痛”?Heavenly 雖小,卻是“麻雀雖小,五臟具全”,從10度到45+的坡,加上樹林、大小山溝,對一般娛樂性的滑雪者是足足有餘的,你能滑Heavenly全山你就可以滑歐洲/北美任何大山,反過來卻不能這樣說,你還是下不了“Gunbarrel”‧norman 寫:未來我要是跑去歐洲拍,我豈不是要說你所滑的雪場太小,所以你也只能在這小雪場遊混?邏輯有問題,現在反而不敢講說我不能下什麼路線了?
對,你沒有觀念什麼是“滑樹林”。滑樹林?誰跟你混雪場混那麼熟,還速度慢,我速度慢除了頭痛慢,其中也沒停下來,哪來的停下來,滑慢只是考慮想從哪條路過去而已,難道你滑一滑停下來就可以說你在找路及選路,我就不能有相同的情況?真是厚顏講出來的話,不覺得可恥好笑嗎?不過也是啦,你的是大樹大寬路,我的是小樹及窄路,實在不能跟你那麼寬的路相比,還滑得慢。
不是我不會,而是我不在“做”「拉提收縮」,卻是你說你在“做”「拉提收縮」,而拍不了片,“不會”,不是更可笑?同樣一件事,你不會拉提收縮,所以你下不了直線饅頭,當然也就拍不了這片,那還有什好講的,你的物理現象太可笑。影片我都貼出來給你看了,跟你自己的影片一比,你的影片是又慢又晃震的厲害。
他的相機是訂在他頭盔上的,而事實上他是一個 so-called“pro”,他的震動比我小是應該的,而他滑的才是“真正”的「拉提收縮」,你是看不懂他的“鏡像”是在上下跳動的,但是他“直線下饅頭”前面的“視野”是不變的,這總是應該可以看得出來的吧?你不如說下面這不是饅頭,只是平坦有點亂雪的斜坡而已,人家速度那麼快,晃震的幅度比你小太多了,依你物理現象來講,他速度這麼快,應該晃震更大,不是嗎?![]()
正如你未去前講,如果是直缐下饅頭,也慢不到那裏。你看你速度慢片中那人可只七八倍,人家頭是一路直望下山,你的頭是兩邊左右望,turn 與turn 時間又長,直線當然是直缐下山。你的所謂直線只是亂講。norman 寫:這是因為你只會蹲站,所以完全不懂什麼是拉提收縮,自然只能自以為我應該是用蹲站的動作囉,完全是把自己的能力不足當作他人的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下,你要我證什麼?
只因鏡頭太穩,不如你來證我不是滑直線饅頭及饅頭地形吧?
看看太極自己的影片就好,鏡頭是上下大晃兼大震,這才是用蹲站才會引起的問題,這點我也早就說了。
用拉提收縮雖然鏡頭也多少會上下一點點,但沒有像太極那麼大的晃震,不如我貼張影片來看看人家下直線饅頭鏡頭有上下晃震那麼凶嗎?另外你看到他的雪板有滑入兩邊的溝底嗎?鏡頭中的直線饅頭有很大嗎?恐怕你是不是認為這不過是小饅頭扁扁的而已,不過是我滑得慢又不太夠直而已,但這會隨著熟練度增加而有所改善的,而我的鏡頭攝影的角度則是偏低及偏左稍多了一點,鏡頭的水平也有一點點歪掉,不然你就能更清楚看到我的視野也不太上下晃太多,只是一點點而已。
Mogul skiing: Ride with Alexandre Bilodeau - YouTube
你的頭是左右望,直什麼缐。norman 寫:我有用了呀,只是沒從頭到尾都這麼滑而已,我早說我是交叉滑的,我剪其中一段,只是你注意看有泛黑的區塊,那是剛好一個撞點,不過因為當下的感覺,我這段又比較接近走溝滑直線,也就是一個撞點轉一個彎,絕不會是碰撞兩下或三下才轉一個彎。
饅頭變更冰更大,目前來看,最多也就跟我第二天去滑的差不多而已,我不是說過,我覺得第二天滑五龍雙黑覺得比較難,反而第三天越滑越輕鬆。
我剪了兩段,這樣也許看得出哪一段走是直線較直了,不過你看不到饅頭的深淺大小,我也沒辦法囉,等你去滑時,你的饅頭大小應該跟我滑過的差不多大小,不會差異太多才對。
接近走直線片段 - YouTube
走直線片段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