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3 頁)

#21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4, 2012 11:50 am
pku
norman 寫:所以你饅頭練那麼久,還是吸收不了,因為你根本就看不懂我的動作原理在哪裏。 :face (50):
剛剛想出來,你這樣做是吸引路過的人看你屁股。 :face (50):

#22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4, 2012 11:57 am
norman
pku 寫:你自己留些你差不多每次過最後兩個時,這姿勢便跑出來。怎有滑一個冇問題便等如滑五十個冇問題。

人家Blake 有二十八年功力才有這樣的水準,我滑得差很正常。吸收不到有什麼好賴皮。我不會像你那樣無恥,明明上半身蹲前這麼多,還死口不認。
最後兩個是唯一最高的,你看似我滑上去,事實上我完全不真正著力在那斜坡上,我是直接雙腳收上來越過去的,不然就會被絆倒啦,該不會還要我示範一下沒有斜坡的收腳給你看吧?之前那個空中收腳你都看不懂了,也沒差這個吧? :face (50):

所以我才說你看不懂是應該的,因為你本來就做不出這種拉提雙腳的動作。 :face (334):

#23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4, 2012 11:59 am
norman
pku 寫:剛剛想出來,你這樣做是吸引路過的人看你屁股。 :face (50):
也就只有你會盯著看吧?從之前你抓的圖都是以這為重點不是嗎?連Blake你也沒放過。 :face (50):

#24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4, 2012 12:18 pm
pku
norman 寫:也就只有你會盯著看吧?從之前你抓的圖都是以這為重點不是嗎?連Blake你也沒放過。 :face (50):
Blake 那會像你這樣的姿勢。

#25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4, 2012 12:43 pm
norman
pku 寫:Blake 那會像你這樣的姿勢。
他的腹腰的瞬間爆發力量比我強太多了,我的還太軟弱無力了,光那踼球踼了兩天,就好像腰扭到在痛一樣,蹲個廁所也不敢太用力,肌肉真的很酸痛。

#26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三 9月 05, 2012 10:55 am
norman
我昨天在頭上加一條橫線,現在再放慢速度來看,大家就能從中發現一些問題,我失敗的動作其中有幾樣,一個是雙腳前後腳不平行時(這跟我在小叮噹拍的不平行是不一樣的),上半身跟不上碰撞時引起在黃線上上下下稍厲害時,其中有一個就是沒吸收時,整個身體就被頂上去了,另外是晃太厲害時也會被絆倒,最後就是點杖的位置不對。

昨天看一看後想了一想,我決定在收縮上再增加一個小動作,看來要把跟之前的在融合完成時,可能又得多花個一兩小時了,不過新增加的動作可以讓動作變更漂亮,過饅頭的速度又可以更平穩更快,真的讓自己覺得進步這麼快,強得要命做什麼呀? :face (334):

不過下面這最後兩個斜板有點心理障礙,之前每次過時都像被絆到腳一樣,要是能練到無聲無息過這個,那就厲害啦。 :face (8):

直排輪饅頭直線不彎篇02 - YouTube

#27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三 9月 05, 2012 11:50 am
lelo
norman 寫: 不過下面這最後兩個斜板有點心理障礙,之前每次過時都像被絆到腳一樣,要是能練到無聲無息過這個,那就厲害啦。 :face (8):
我大學時騎腳踏車,校內馬路上都有減速丘,我就曾經練到過減速丘時無聲無息。

不過我練出來的動作,只能應付那種形狀的減速丘,換一種就沒辦法了 ...

雪場上的雪包不會都長的一樣的,而且你根本就看不到那裏有雪包。

#28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三 9月 05, 2012 1:26 pm
beg
norman 寫:最後兩個是唯一最高的,你看似我滑上去,事實上我完全不真正著力在那斜坡上,我是直接雙腳收上來越過去的,不然就會被絆倒啦,該不會還要我示範一下沒有斜坡的收腳給你看吧?之前那個空中收腳你都看不懂了,也沒差這個吧? :face (50):

所以我才說你看不懂是應該的,因為你本來就做不出這種拉提雙腳的動作。 :face (334):
我們是做不出這種提子收縮雙腳的動作的。 :face (334): :face (334):







lelo 寫:我大學時騎腳踏車,校內馬路上都有減速丘,我就曾經練到過減速丘時無聲無息。

不過我練出來的動作,只能應付那種形狀的減速丘,換一種就沒辦法了 ...

雪場上的雪包不會都長的一樣的,而且你根本就看不到那裏有雪包。
它根本不会去雪場。 :face (50): :face (50):

#29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三 9月 05, 2012 2:26 pm
norman
lelo 寫:我大學時騎腳踏車,校內馬路上都有減速丘,我就曾經練到過減速丘時無聲無息。

不過我練出來的動作,只能應付那種形狀的減速丘,換一種就沒辦法了 ...

雪場上的雪包不會都長的一樣的,而且你根本就看不到那裏有雪包。
這跟你那騎腳踏車不一樣啦。

騎腳踏車你只要屁股離開座椅,碰到減速丘只要拉起一下龍頭把就好了,而且輪胎是軟有彈性的。

這直排輪的輪子則硬很多,雪板因為長度的關係也會變得較有彈性一些,其中碰撞的難易度有就差別了。

只有最後那兩塊斜板的陡度真的就像絆到腳,而減速丘的斜度比我那第三塊板子還低一些,而最後那兩塊板子的斜度是第三塊的一倍高,這中間的難度是有差的,第一、二、四塊的斜板高度則差不多一樣。

#30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三 9月 05, 2012 4:00 pm
lelo
norman 寫:這跟你那騎腳踏車不一樣啦。
騎腳踏車你只要屁股離開座椅,碰到減速丘只要拉起一下龍頭把就好了,而且輪胎是軟有彈性的。
沒騎過又在亂講!

過減速丘時只要速度快一點,整台腳踏車都會震的鏗鏮作響的,尤其那時都是一把大鎖掛在車身上,更會震出很大聲音來,不管你屁股離座椅、拉龍頭或靠輪胎都沒用。而且腳踏車是前後兩輪,所以是震兩次而不是震一次。

怎麼辦呢?唯一的方法是在過減速丘時,讓雙腿很快彈起,讓上半身保持不動,而且是前輪彈一次,後輪彈一次,雙腿很快的連彈兩次,才能無聲過減速丘。

我剛練成後,因為過減速丘都沒聲音,嚇到我同學,在我過丘時都盯著看,我怕太招搖,以後就不敢施展絕技了!

#31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四 9月 06, 2012 10:10 am
norman
norman 寫:我昨天在頭上加一條橫線,現在再放慢速度來看,大家就能從中發現一些問題,我失敗的動作其中有幾樣,一個是雙腳前後腳不平行時(這跟我在小叮噹拍的不平行是不一樣的),上半身跟不上碰撞時引起在黃線上上下下稍厲害時,其中有一個就是沒吸收時,整個身體就被頂上去了,另外是晃太厲害時也會被絆倒,最後就是點杖的位置不對。

昨天看一看後想了一想,我決定在收縮上再增加一個小動作,看來要把跟之前的在融合完成時,可能又得多花個一兩小時了,不過新增加的動作可以讓動作變更漂亮,過饅頭的速度又可以更平穩更快,真的讓自己覺得進步這麼快,強得要命做什麼呀? :face (334):

不過下面這最後兩個斜板有點心理障礙,之前每次過時都像被絆到腳一樣,要是能練到無聲無息過這個,那就厲害啦。 :face (8):

直排輪饅頭直線不彎篇02 - YouTube
昨天花了十幾分鐘練習一下,今早帶一塊第二陡的去試了一下,新增加的小動作果然好用,覺得實力又增加了一倍以上,實在太好用了,不過還不夠熟練,等下周確定熟練到不用特意去記時,再拿最陡的去試幾趟就算是驗收成果了,要是有機會再來重拍這一段直線不彎的影片。 :face (334):

#32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四 9月 06, 2012 3:15 pm
norman
今天早上還是忍不住先去拍來看看,可惜我熱昏頭,板子方向及位置又擺錯,變成白拍了,還好原本就只計劃拍下面這動作就好。

新加入的小動作,好用,等練到真正熟到穩定,那就會更順更讚啦,衝的速度又可以加快了。 :face (334):

完整極密不彎 - YouTube

#33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五 9月 07, 2012 8:42 am
norman
norman 寫:今天早上還是忍不住先去拍來看看,可惜我熱昏頭,板子方向及位置又擺錯,變成白拍了,還好原本就只計劃拍下面這動作就好。

新加入的小動作,好用,等練到真正熟到穩定,那就會更順更讚啦,衝的速度又可以加快了。 :face (334):

完整極密不彎 - YouTube
我再把最後兩個碰撞斜板放大及放慢,還不夠熟練,才練不到半小時,這動作可以標準太多了,等我練到熟到變反射動作,那可應該就驚人了。

會拉提收縮才能容易練得出來,不會的話,練很久也練不會的,錯誤的拉提收縮解讀也一樣幫不上忙的,因為只有正確的練對,進步才會真正的快。 :face (334):

新加的小動作,不會拉提收縮也是沒有用的啦。 :face (50):

終於完整了,讓我開心的笑啦。 :face (334): :laf (2): :face (292):

上半身穩定不動 - YouTube

#34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六 9月 08, 2012 4:28 pm
norman
norman 寫:我再把最後兩個碰撞斜板放大及放慢,還不夠熟練,才練不到半小時,這動作可以標準太多了,等我練到熟到變反射動作,那可應該就驚人了。

會拉提收縮才能容易練得出來,不會的話,練很久也練不會的,錯誤的拉提收縮解讀也一樣幫不上忙的,因為只有正確的練對,進步才會真正的快。 :face (334):

新加的小動作,不會拉提收縮也是沒有用的啦。 :face (50):

終於完整了,讓我開心的笑啦。 :face (334): :laf (2): :face (292):

上半身穩定不動 - YouTube
想不到今天全家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剛好趁吃早餐前,我再去拍幾段影片,動作又更順了,光這樣拍的短時間練習就太夠用,所以我再把影片重新整理加新的影片進去。

直排輪饅頭-簡潔版 - YouTube




下面這個是完整版,有時間有耐心再看吧,重新拍的小彎感覺實在是太讚了。 :face (334):

直排輪饅頭完功-完整版 - YouTube

#35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12:23 am
pku
norman 寫:想不到今天全家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剛好趁吃早餐前,我再去拍幾段影片,動作又更順了,光這樣拍的短時間練習就太夠用,所以我再把影片重新整理加新的影片進去。

直排輪饅頭-簡潔版 - YouTube



下面這個是完整版,有時間有耐心再看吧,重新拍的小彎感覺實在是太讚了。 :face (334):

直排輪饅頭完功-完整版 - YouTube
你的直排輪練得似模似樣,你一定認為我這進些進步超慢的滑雪人,你只需一天熟腳,便可輕易打敗我,我一月尾去白馬滑五天,你出來一起滑,又有人幫你拍片,又有人跟你鬥,突顯你的神功。

#36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9:25 am
norman
pku 寫:你的直排輪練得似模似樣,你一定認為我這進些進步超慢的滑雪人,你只需一天熟腳,便可輕易打敗我,我一月尾去白馬滑五天,你出來一起滑,又有人幫你拍片,又有人跟你鬥,突顯你的神功。
一月就要去白馬滑,真是太羡慕了,有人一起滑還能一起拍片,我覺得很棒呀,我不是不想出門滑雪,但我還沒想出解決的辦法前,我真的還想不出來要如何去,我還在研究中,不過一月是公司最忙的時候,這應該是不可能出門滑雪的時間,所以我還是會先試試看,但3月出門滑雪的希望可能還會稍微比較大一點點。 :face (330):

昨天晚上還夢見去滑雪呢,可惜夢到去滑雪時,碰到下雨,下雨把雪都給融光了,真是悲恨呀... :face (48):

我是沒有那麼強的好勝心,大多都是自己跟自己比,我自己計劃我能進步有多快,而我講的進步快速方法不信,我才會爭辯吐漕一下而已啦,只是你們不相信我的饅頭真的可以進步很快而已,現在就只差在滑雪上拍兩段影片而已。

我把周六的影片整理一下都放在下面這段,我確實是自我感覺良好,拍到後面覺得連碰撞的感覺及僵硬感消失不見了。這一兩個星期可能會再找一天去小叮噹拍一下,因為我得確認新熟練的動作應用在雪板上會如何,應該也是能跟直排輪一模一樣的吧。直排輪拍完了,應該不會再拍新的了,再拍也是差不多而已,最多只是上半身越來越能直線不動而已。

直排輪饅頭完成動作 - YouTube



另外這兩天我將拍好的其中兩段放在一起比較,因為我一直想不透為何這兩段明明斜板的位置擺得都差不多一樣位置及角度,但在影片畫面的視覺為何會有差別,看半天後總算看出來了,原來一個是站姿較低,一個是站姿較高,這樣兩者就能比較出,站姿較高有較大的伸展收縮吸收的空間,站姿較低的伸展收縮吸收的空間就小很多了,所以站姿太低遇上較大的饅頭就會因為吸收的極限而會彈飛到空中再彎回來,至於哪一個比較難,見人見識吧?不過我還是真的覺得站姿高比較難,因為站姿高要擁有更高的平衡穩定性才站得出來。不過這也要去雪場拍一下才知道。

小彎饅頭比較 - YouTube

#37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10:22 am
pku
norman 寫:一月就要去白馬滑,真是太羡慕了,有人一起滑還能一起拍片,我覺得很棒呀,我不是不想出門滑雪,但我還沒想出解決的辦法前,我真的還想不出來要如何去,我還在研究中,不過一月是公司最忙的時候,這應該是不可能出門滑雪的時間,所以我還是會先試試看,但3月出門滑雪的希望可能還會稍微比較大一點點。 :face (330):

昨天晚上還夢見去滑雪呢,可惜夢到去滑雪時,碰到下雨,下雨把雪都給融光了,真是悲恨呀... :face (48):

我是沒有那麼強的好勝心,大多都是自己跟自己比,我自己計劃我能進步有多快,而我講的進步快速方法不信,我才會爭辯吐漕一下而已啦,只是你們不相信我的饅頭真的可以進步很快而已,現在就只差在滑雪上拍兩段影片而已。

我把周六的影片整理一下都放在下面這段,我確實是自我感覺良好,拍到後面覺得連碰撞的感覺及僵硬感消失不見了。這一兩個星期可能會再找一天去小叮噹拍一下,因為我得確認新熟練的動作應用在雪板上會如何,應該也是能跟直排輪一模一樣的吧。直排輪拍完了,應該不會再拍新的了,再拍也是差不多而已,最多只是上半身越來越能直線不動而已。

直排輪饅頭完成動作 - YouTube


另外這兩天我將拍好的其中兩段放在一起比較,因為我一直想不透為何這兩段明明斜板的位置擺得都差不多一樣位置及角度,但在影片畫面的視覺為何會有差別,看半天後總算看出來了,原來一個是站姿較低,一個是站姿較高,這樣兩者就能比較出,站姿較高有較大的伸展收縮吸收的空間,站姿較低的伸展收縮吸收的空間就小很多了,所以站姿太低遇上較大的饅頭就會因為吸收的極限而會彈飛到空中再彎回來,至於哪一個比較難,見人見識吧?不過我還是真的覺得站姿高比較難,因為站姿高要擁有更高的平衡穩定性才站得出來。不過這也要去雪場拍一下才知道。

小彎饅頭比較 - YouTube
咪去小叮噹小試牛刀,我也想看看你怎跳360 ,現在學校開課了,小叮噹應該不會有那麼多人。

在一條只有兩度的斜坡滑直排輪跟一條有二十度的雪道滑雪是兩回事,你要証實你方法只能在雪場上証明。一天到睌說人家技術低看不懂

#38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11:00 am
norman
pku 寫:咪去小叮噹小試牛刀,我也想看看你怎跳360 ,現在學校開課了,小叮噹應該不會有那麼多人。

在一條只有兩度的斜坡滑直排輪跟一條有二十度的雪道滑雪是兩回事,你要証實你方法只能在雪場上証明。一天到睌說人家技術低看不懂
我也想知道能不能在滑道上跳360度,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的,沒試過我也不知道,在那凸坡最多只能跳270度,但沒試過,我的把握也只有在50%左右而已,但我還是會拍看看,成就放出來看,失敗了也不會如何。

我溜直排輪的地方不止2度,但在五六度以上還是有的。不過我也說過了,重點是在碰撞吸收,我最後做的那些真的比我在2011年拍的那些饅頭難太多了,所以20度以上的饅頭一樣是不成問題的。

我剛才再去看一下出團,我是很中意下面這團,但應該是不可能的,要是可以該有多好。 :laf (16):

http://www.naruwan.com/eWeb/GI/V_GI_Det ... &SUB_CD=GI


到是下面這些團,看來可行性較高,也有三月份的,唯一缺點就是住的地方離八方雪場有點遠而已,不能出門滑雪的煩真的是很煩惱呀。 :laf (19):

http://www.liontravel.com/webpd/webpdsh ... 13JT112BR3

#39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12:18 pm
pku
norman 寫:我也想知道能不能在滑道上跳360度,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的,沒試過我也不知道,在那凸坡最多只能跳270度,但沒試過,我的把握也只有在50%左右而已,但我還是會拍看看,成就放出來看,失敗了也不會如何。

我溜直排輪的地方不止2度,但在五六度以上還是有的。不過我也說過了,重點是在碰撞吸收,我最後做的那些真的比我在2011年拍的那些饅頭難太多了,所以20度以上的饅頭一樣是不成問題的。

我剛才再去看一下出團,我是很中意下面這團,但應該是不可能的,要是可以該有多好。 :laf (16):

http://www.naruwan.com/eWeb/GI/V_GI_Det ... &SUB_CD=GI


到是下面這些團,看來可行性較高,也有三月份的,唯一缺點就是住的地方離八方雪場有點遠而已,不能出門滑雪的煩真的是很煩惱呀。 :laf (19):

http://www.liontravel.com/webpd/webpdsh ... 13JT112BR3
馬路十度已經很斜,你這條路有五六度,我不大相信。

重點是你滑雪太小時間,到了雪上你會手忘腳亂,你只有縮陽的份兒。

人家Blake 也強調,他要滑二十八年才有這樣的水準,而且每年滑這樣多。

他這樣講証明他也

#40 回覆: 直排輪饅頭/inline skate mogul

發表於 : 週一 9月 10, 2012 1:54 pm
norman
pku 寫:馬路十度已經很斜,你這條路有五六度,我不大相信。

重點是你滑雪太小時間,到了雪上你會手忘腳亂,你只有縮陽的份兒。

人家Blake 也強調,他要滑二十八年才有這樣的水準,而且每年滑這樣多。

他這樣講証明他也
五、六度。不是五十六度。

只要練出來,就不會手忘腳亂,這是有原因的,除非一開始第一趟就下太陡及速度太快大饅頭坡,不然一般中饅頭以下,一般不中斷的速度,我還真的不需要熱腳就能開始衝了。

Blake的水準我還滑不出來,但接近相同的動作是沒問題的,主要是他下饅頭的速度太快,快到我真的不知道他如何能把速度提這麼高(這點我有想問他,但不知如何問),你看他的影片有其他人一起下饅頭的影片,Blake的速度真的比較快,快的讓人有點驚心的感覺。我可能要再多練一段時間或許才會知道吧?我的新完成動作嚴格來講,還沒練超過2小時呢。

對了,我的新動作跟你說我縮陽的方法還是一樣的,只是我把動作調整一下,讓動作再細膩一點而已,會訣竅,就是簡單不會忘,這方法教人的話,可能不用半天就能把拉提收縮雙腳吸收練得很好了。會,有方法,有訣竅,就是進步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