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頁 (共 3 頁)

#41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28 am
carver_hk
lelo 寫:我看起來有屈板耶!
我也有說他有屈板, 但只是自然屈板. 所以屈的很小. :)

#42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42 am
lelo
carver_hk 寫: 因為體重只提供向下的力, 不提供撗行的力.
屈板方向是斜向的,這樣體重就可以提供斜向分力,

#43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43 am
lelo
(續上)不需要有橫向力才能施力,在工程力學上這是正確的 ...

#44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44 am
lelo
carver_hk 寫:但只是自然屈板. 所以屈的很小. :)
我看起來屈板幅度不小啊 ...

#45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55 am
carver_hk
lelo 寫:(續上)不需要有橫向力才能施力,在工程力學上這是正確的 ...
我是說有撗向力才可以快速屈板, 要不然在短s彎中時機很快要過去, 時機是怎麼過去的呢? 我在想可能是這樣的:

在3 sec 時, 假設我是沒有上一彎的殘餘撗向力, 那板頭板尾都卡著冰面後便不再撗向走, 但板中位置也一樣, 到體重的板方向的力發揮出來的同時, 板前後也是會往前後兩邊相對伸展, 這樣屈板的程度便會受到影響, 就是我說的壓死板. :face (46):

#46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02 pm
carver_hk
lelo 寫:我看起來屈板幅度不小啊 ...
lelo 兄是不是在說這圖? 我在圖中加了一條跟板平衡的線, 那依你看立角是多小, 半徑大約是多小? 能跟你的圖對應嗎? :face (46):
csialvl4student.jpg

#47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04 pm
lelo
carver_hk 寫:我是說有撗向力才可以快速屈板, 要不然在短s彎中時機很快要過去,
這 carver 兄懂的比我多,

#48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04 pm
lelo
(續上)我滑的話,可能會試著增加 edge 角度看看 ....

#49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07 pm
carver_hk
lelo 寫:這 carver 兄懂的比我多,
lelo 兄言重了, 我們只談理論, 不談個人技術, 而且我也不過還是在學吧. :face (52):

#50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09 pm
lelo
carver_hk 寫: 我在圖中加了一條跟板平衡的線,
你的線並沒跟板平行,那條線明顯切過板頭,而跟板腰有空隙 ....

#51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14 pm
carver_hk
lelo 寫:你的線並沒跟板平行,那條線明顯切過板頭,而跟板腰有空隙 ....
那你也不妨試一下加一條你認為平衡的線, 我也想看看為什麼你認為他的板是彎的呢. :)

#52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2:42 pm
lelo
要回家才能畫圖,在公司沒辦法上傳 ...

#53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2:57 pm
carver_hk
lelo 寫:要回家才能畫圖,在公司沒辦法上傳 ...
也可參考這個屈板的程度 @21sec
tplst.jpg
YouTube- maxxtracks Indoor Artificial Skislopes

#54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三 4月 14, 2010 11:57 pm
lelo
carver_hk 寫:也可參考這個屈板的程度 @21sec
[attachment=]134[/attachment]
YouTube- maxxtracks Indoor Artificial Skislopes
線畫出來了,扣掉雪板的 side cut,我認為屈板幅度也不小了,應該在合理範圍!
至於第二張圖我實在是看不清楚 ...

圖檔

#55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四 4月 15, 2010 12:29 am
taichiskiing
lelo 寫:我想了一下不準備用複雜的公式,只讓大家裡解一下就好 ...

請看下面第一張圖,左邊的弧形代表雪板的 side cut,A 是弧線深度,表示板頭寬跟板腰寬的差距,A 如果越大表示雪板的轉彎半徑越小。
圖檔

再看第二張圖,如果把雪板斜放在地面上,我們不考慮雪板的 camber,假設雪板是平的,這時雪板的頭尾會接觸地面,但板腰會懸空。

我們把雪板往下壓,讓他彎曲,直到板腰接觸地面,這時板頭與板腰的弧線深度會是 B,B 比 A 長多了,可知轉彎半徑會縮短,而斜放的角度越大,B 會越長,可知轉彎半徑會越短 ...

圖檔
認識不錯,那就是為什麼一塊雪板可以轉彎的基本原理‧雪板轉彎是因為其弓形的弧度(雪板被壓的彎度),不是因為其有腰身鋼邊;有腰身、用鋼邊等等都只是增加其轉彎的效率,沒有還是可以轉,但是一塊雪板要是壓不彎的話,它是轉不動的‧一般傳統的雪板有“reversed chamber”是預先設計的所以當滑雪人站上去的時候,雪板己經被壓成弓形,雖然我們不一定看的見雪板的彎度,但是其轉彎的功能己經存在了‧滑雪及其技術就看那滑雪人怎樣在雪板上加壓減壓來改變那雪板弓形的形狀因而改變了轉彎的弧度而達到滑雪的目的‧好、壞是另外一個故事。

:)
IS

#56 回覆: 這麼高手還要請教他人. :)

發表於 : 週四 4月 15, 2010 9:56 am
Vicente
taichiskiing 寫:..........為什麼一塊雪板可以轉彎的基本原理‧雪板轉彎是因為其弓形的弧度(雪板被壓的彎度),不是因為其有腰身鋼邊;有腰身、用鋼邊等等都只是增加其轉彎的效率,沒有還是可以轉,..............................................................................................................................滑雪及其技術就看那滑雪人怎樣在雪板上加壓減壓來改變那雪板弓形的形狀因而改變了轉彎的弧度而達到滑雪的目的‧好、壞是另外一個故事。

:)
IS
清楚又直接的說明.
:face (332)::face (332)::face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