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線饅頭我已說過,要練練看熟腳一下才知道我可以滑到哪種程度,而不是說我一到雪場馬上就能快速下黑線。taichiskiing 寫:所以說你是不能應付有饅頭的黑線的‧看你最好還是安份守己的玩玩你的小叮噹雪塢算了,“還會滑雪”,別人已經很羨慕你了。
:)
IS
到雪場的第一天,我的第一趟一定是綠線,然後紅線,第三趟後才可能去滑黑線,第二天才會去試饅頭線,以此類推,2011年以拍過,現在我說我認為下次去滑饅頭只要滑過兩趟以上,一定比2011年更厲害很多。
版主: norman
黑線饅頭我已說過,要練練看熟腳一下才知道我可以滑到哪種程度,而不是說我一到雪場馬上就能快速下黑線。taichiskiing 寫:所以說你是不能應付有饅頭的黑線的‧看你最好還是安份守己的玩玩你的小叮噹雪塢算了,“還會滑雪”,別人已經很羨慕你了。
:)
IS
taichiskiing 寫:所以說你是不能應付有饅頭的黑線的‧看你最好還是安份守己的玩玩你的小叮噹雪塢算了,“還會滑雪”,別人已經很羨慕你了。
:)
IS
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假裝”不知道‧前面說過,你還要“熟腳”才知道/才能滑,你是不知道你的技術在那,而你的技術也不夠滑黑線的‧norman 寫:黑線饅頭我已說過,要練練看熟腳一下才知道我可以滑到哪種程度,而不是說我一到雪場馬上就能快速下黑線。
前面說過,大山滑雪不是你只能轉几個彎、學几個“姿勢”就能做的;你不只是要有豐富的地形/“山”的知識,知道氣象怎樣影響雪質,雪質怎樣影響技術等等,你還要有体力,你不能至少“跑”半個鐘頭,你也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到雪場的第一天,我的第一趟一定是綠線,然後紅線,第三趟後才可能去滑黑線,第二天才會去試饅頭線,以此類推,2011年以拍過,現在我說我認為下次去滑饅頭只要滑過兩趟以上,一定比2011年更厲害很多。
taichiskiing - I finally received the DVD from Jack. I am busy on preparing tax return these few days. I'll mail out the DVDs (from mine and from Jack) after I finish the tax.taichiskiing 寫:... 前面說過,大山滑雪不是你只能轉几個彎、學几個“姿勢”就能做的;你不只是要有豐富的地形/“山”的知識,知道氣象怎樣影響雪質,雪質怎樣影響技術等等,你還要有体力,你不能至少“跑”半個鐘頭,你也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
...黑線不一定光只是陡。
:)
IS
出門滑雪前,我是一定會練一下體力的,只要滑兩三天不會引起肌肉酸痛即可。taichiskiing 寫: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假裝”不知道‧前面說過,你還要“熟腳”才知道/才能滑,你是不知道你的技術在那,而你的技術也不夠滑黑線的‧
前面說過,大山滑雪不是你只能轉几個彎、學几個“姿勢”就能做的;你不只是要有豐富的地形/“山”的知識,知道氣象怎樣影響雪質,雪質怎樣影響技術等等,你還要有体力,你不能至少“跑”半個鐘頭,你也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tree skiing, Aris Woods, Heavenly - YouTube
黑線不一定光只是陡。
:)
IS
体力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是練不出來的,你還有那麼多嗦碎的事情要照顧,你是練不到高級滑雪的“精華”的。norman 寫:出門滑雪前,我是一定會練一下體力的,只要滑兩三天不會引起肌肉酸痛即可。
練會省力技術,我不知可以一口氣滑多長,要測試可能得去歐洲那種超長滑道的測試比較準一點。
不過即使再省力還是會消耗體力,只是這消耗的速度來不來的及回補而已,要是來得及回補,自然就沒什麼問題,就算平日站個三五個小時,腳也是會酸的,不過在雪場上,大多時間都在坐纜車,除非每趟都要去爬山爬個半小時,那就比較累一點。
在歐洲超大雪場滑雪,扛雪板走路至少佔1/5的時間,搭纜車約3/5,剩下1/5才是滑雪的時間,我只有扛雪板走路比較累,滑雪行進間在最後一次去歐洲滑雪,倒是沒那麼累了。
你“知識、技術、經驗三缺”,你不知道你的技術在那,所以只有你在猜,說我在猜是你跟自己打迷糊仗,“自欺欺人”;你有再好的技術,沒有体力你還是使出來‧會滑、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愈高的技術所化的能量愈多,所以愈需要体力;愈陡的坡彎愈急,而愈急的彎“G-force”亦愈大,而“G-force”的力量是以“平方”增加的,所以高級滑雪所耗的“体能”跟跑步一樣,你要是不能在平地上(還不是“跑山”)跑卅分鍾的話你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經驗談,不用猜。但說到黑線饅頭或鬆雪累,我只是還不知我新完成的技術可以讓我省力到什麼程度而已,不去練練熟腳拍段影片來看,我們都不會是真正知道的,只能你猜我猜大家來猜猜看而已。
平地跑三十分鐘也要看你是慢跑還是速跑還是快跑還是衝刺跑,這就有差別了。taichiskiing 寫:体力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是練不出來的,你還有那麼多嗦碎的事情要照顧,你是練不到高級滑雪的“精華”的。
你“知識、技術、經驗三缺”,你不知道你的技術在那,所以只有你在猜,說我在猜是你跟自己打迷糊仗,“自欺欺人”;你有再好的技術,沒有体力你還是使出來‧會滑、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愈高的技術所化的能量愈多,所以愈需要体力;愈陡的坡彎愈急,而愈急的彎“G-force”亦愈大,而“G-force”的力量是以“平方”增加的,所以高級滑雪所耗的“体能”跟跑步一樣,你要是不能在平地上(還不是“跑山”)跑卅分鍾的話你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經驗談,不用猜。
:)
IS
snowrider 寫:taichiskiing - I finally received the DVD from Jack. I am busy on preparing tax return these few days. I'll mail out the DVDs (from mine and from Jack) after I finish the tax.![]()
對,体力是做運動/滑雪的先準條件‧沒有体力,很多高級滑雪的“變化”是很難應付的‧我認為最好練体力的方式是“跑步”,但是,所謂“練功不練氣,到老一場空”,所以光跑的氣喘喘的也是白練‧因為跑步的動作簡單、單調,很容易配合呼吸,所以“跑步”也是很好的練“氣”/氣功的運動‧到你能做到能呼吸就能跑的時候你就不會跑的氣喘喘的了;當你滑雪能配合你跑步/呼吸的那種節奏,你滑雪也不會那麼喘了‧因為風濕,我現在已經不跑了,但是“氣功”還在,所以還能照滑,腳/身体會累,但是不會喘的。體力真是重要 ... 尤其是在高海拔的地方滑雪 ... 偶體力就不行 常常一個 run 下來 喘氣喘的不行
“好高騖遠”?你連“慢跑”三十分鍾都跑不到,還說什麼“快跑”、“衝刺跑”?norman 寫:平地跑三十分鐘也要看你是慢跑還是速跑還是快跑還是衝刺跑,這就有差別了。
我要是滑黑線輕鬆穩速彎大點滑,事實上是不太費力的,不是嗎?
慢跑30分鐘不難吧?出國滑雪前一個月1天慢跑個二十分鐘就已足夠了。taichiskiing 寫:“好高騖遠”?你連“慢跑”三十分鍾都跑不到,還說什麼“快跑”、“衝刺跑”?
沒這個事,除了剛壓平的黑線,你是沒有那麼大的空間給你“穩速滑大彎”的,而壓平的黑線又太平滑而快,(能量/力量的增加與速度平方成正比,)你需要化更大的体力來轉彎、減速,所以,你沒体力你還是不能“一口氣”滑黑線的。
:)
IS
每天慢跑二十分鐘一個月,三十歲前可能還可以。講講下你都差不多有三十五,你來北美的大山滑,滑一天你個人應該散。norman 寫:慢跑30分鐘不難吧?出國滑雪前一個月1天慢跑個二十分鐘就已足夠了。
太平滑而快,應該更輕鬆才對,為何要減速?穩速跟減速是不一樣的,不過可惜在日本的黑線都太短,我還沒遇過不能一口氣滑下來的情況。
比較消耗體力的是小彎,越小越消耗體力,只要會應用速度及壓力,轉彎根本不費力,不知你的更大的體力是從何來?
不好意思,快年過四十了,不過技術好,所費的體力真的很低,低到很難想像。pku 寫:每天慢跑二十分鐘一個月,三十歲前可能還可以。講講下你都差不多有三十五,你來北美的大山滑,滑一天你個人應該散。
你吹牛技術可稱無敵。真正到了雪場,到了那些未壓過的雪道,怎樣下來就norman 寫:不好意思,快年過四十了,不過技術好,所費的體力真的很低,低到很難想像。
跑步跟滑雪一樣,你要是不會跑(沒有技術)的話,“跑”三十分鍾也不簡單‧前面討論過,你要是不能“承受”地力的反作用力的話,跑步傷腳(關節扭傷等等),而你說你可以慢跑到不承受地力的反作用力的,就跟你在饅頭坡上不承受饅頭震動一樣,你是“跑了白跑”,你是練不出体力滑黑線的,就不說每天要做二十分鍾這種“單調”的訓練,你是沒有毅力,也沒有耐性練的。norman 寫:慢跑30分鐘不難吧?出國滑雪前一個月1天慢跑個二十分鐘就已足夠了。
那是說你滑過的地形還不夠大‧不減速的轉彎只有刻滑,你還不會‧你一般的速度只有40到50公里一小時之間(25 to 30 mph),所以“減速”沒有那麼明顯。太平滑而快,應該更輕鬆才對,為何要減速?穩速跟減速是不一樣的,不過可惜在日本的黑線都太短,我還沒遇過不能一口氣滑下來的情況。
你每轉一次彎點一次杖,滑一趟還那麼多小彎(點那麼多杖),當然費力‧前面也說過,你的技術也學反了,小彎動作小,應的 G-force 小,所以應該是越小越“不”消耗體力的‧Wedeln 是個典型的例子‧以滑雪轉彎/弧度的發展來看, Wedeln 沒有 traverse phase,所以彎最小,所以也是最基本轉彎弧度的“模式”‧加上一點 traverse,最小彎變成 short swing,彎大了一點,traverse 再長一點,變成中彎,再長一點,就變成大彎‧你練滑雪以大彎做基礎,你也是練不到 Wedeln 的小彎的‧比較消耗體力的是小彎,越小越消耗體力,只要會應用速度及壓力,轉彎根本不費力,不知你的更大的體力是從何來?
2007年時遇到時,還不是就這麼下來了,何況是現在技術又比當年好不知多少倍。pku 寫:你吹牛技術可稱無敵。真正到了雪場,到了那些未壓過的雪道,怎樣下來就![]()
承受饅頭的反震力?就說我在2011年就終於感覺不到饅頭的反震力了,你是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滑饅頭卻沒有產生反震力的感覺,即然沒有產生反震力,哪來的消耗體力,也許你說我滑的是燒餅,在2010年我要是滑到當時的燒餅,我還是會感受到蠻大的反震力還要剎車,那當然就累很多了,不然我幹嘛說2011年之後是以前的技術分水嶺。taichiskiing 寫:跑步跟滑雪一樣,你要是不會跑(沒有技術)的話,“跑”三十分鍾也不簡單‧前面討論過,你要是不能“承受”地力的反作用力的話,跑步傷腳(關節扭傷等等),而你說你可以慢跑到不承受地力的反作用力的,就跟你在饅頭坡上不承受饅頭震動一樣,你是“跑了白跑”,你是練不出体力滑黑線的,就不說每天要做二十分鍾這種“單調”的訓練,你是沒有毅力,也沒有耐性練的。
在黑線上滑大彎,時速不可能低於60公里的,我說的是「穩速」,即不是刻滑也不是剎車,是一種整個C彎平均磨擦。taichiskiing 寫:那是說你滑過的地形還不夠大‧不減速的轉彎只有刻滑,你還不會‧你一般的速度只有40到50公里一小時之間(25 to 30 mph),所以“減速”沒有那麼明顯。
空手wedeln當然輕鬆,要是加上點杖,不是腳不輕鬆,而是手太忙太累了。taichiskiing 寫:你每轉一次彎點一次杖,滑一趟還那麼多小彎(點那麼多杖),當然費力‧前面也說過,你的技術也學反了,小彎動作小,應的 G-force 小,所以應該是越小越“不”消耗體力的‧Wedeln 是個典型的例子‧以滑雪轉彎/弧度的發展來看, Wedeln 沒有 traverse phase,所以彎最小,所以也是最基本轉彎弧度的“模式”‧加上一點 traverse,最小彎變成 short swing,彎大了一點,traverse 再長一點,變成中彎,再長一點,就變成大彎‧你練滑雪以大彎做基礎,你也是練不到 Wedeln 的小彎的‧
在黑線上刻滑的速度超過八十公里一小時 (50+ mph),而你“應”/承受的轉彎力量 (G-force) 增加與速度平方成正比,那是說在黑線上滑比你在籃線上滑要多化四倍的体力‧你說轉彎根本不費力只是說你還沒滑過那種地形‧說過,你是愈說愈小知識。
:)
IS
這種在平坦壓雪道上的小小鬆雪,當然易滑,看雪道上的初學者便知沒有難道
你是說你滑饅頭比你滑燒餅還不消耗体力?厲害,不知道你是“奇人”還是“無知”,想來是“無知”,不然就是你還沒滑過真正的黑線饅頭。norman 寫:承受饅頭的反震力?就說我在2011年就終於感覺不到饅頭的反震力了,你是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滑饅頭卻沒有產生反震力的感覺,即然沒有產生反震力,哪來的消耗體力,也許你說我滑的是燒餅,在2010年我要是滑到當時的燒餅,我還是會感受到蠻大的反震力還要剎車,那當然就累很多了,不然我幹嘛說2011年之後是以前的技術分水嶺。
你要是真能那樣子滑也是很不錯的了‧你的彎法叫“控制的側轉”/"controlled skidding turn",只是你不知道你是一直在剎車的,你的剎車抵消了地力加速,所以你才能“整個C彎平均磨擦”‧這樣子,你的速度也不會超過六十公里一小時‧當然,你還滑不出那麼“乾淨”的滑線,你的速度就更慢了。在黑線上滑大彎,時速不可能低於60公里的,我說的是「穩速」,即不是刻滑也不是剎車,是一種整個C彎平均磨擦。
等你能“下”黑線饅頭的時候再說吧!而現在我用的是壓力控制,適當少許的壓力即可穩速,不是剎車,如果你滑燒饅還會感到有反震力,那你的壓力技術就有問題了。
是說你的“進階點杖”“拙力太多”。空手wedeln當然輕鬆,要是加上點杖,不是腳不輕鬆,而是手太忙太累了。
你應該知道“刻滑”是不用剎車的吧!?下面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把“刻滑C彎”“縮短”‧這裡沒在講你整天滑什麼,而是在看你“能不能”“一口氣”滑黑線‧根劇你自己的解釋,你“能”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了解我說的壓力釋壓的方式,刻滑C彎不要太長,就不會耗太多體力了,問題是一般滑雪沒必要整天都在做超大C彎刻滑吧?
你“一點壓力的感覺都沒有”表示你不在刻滑‧根劇上一篇發言的解釋,你滑雪的難度與体力的消耗量增加是4倍,所以滑黑線腳上反應的“壓力”比滑綠線增加八倍,你“承受”的起嗎?問了白問,你轉彎時板頭分叉已經說明你不能(你不知道怎麼壓板頭)。不過依我在2011年時在綠線近平坡做刻滑轉彎時,我倒是一點壓力的感覺都沒有,所以得等我哪天有在黑線上做刻滑時,我再感受看看一下。
你不是說我2011年拍的那個是燒餅,所以我只問你滑燒餅時會不會感受到反震力?不過我覺得在燒餅或是饅頭上,都不應該有反震力的感覺,這樣才能比較更不耗力氣。taichiskiing 寫:你是說你滑饅頭比你滑燒餅還不消耗体力?厲害,不知道你是“奇人”還是“無知”,想來是“無知”,不然就是你還沒滑過真正的黑線饅頭。
你要是真能那樣子滑也是很不錯的了‧你的彎法叫“控制的側轉”/"controlled skidding turn",只是你不知道你是一直在剎車的,你的剎車抵消了地力加速,所以你才能“整個C彎平均磨擦”‧這樣子,你的速度也不會超過六十公里一小時‧當然,你還滑不出那麼“乾淨”的滑線,你的速度就更慢了。
等你能“下”黑線饅頭的時候再說吧!
是說你的“進階點杖”“拙力太多”。
你應該知道“刻滑”是不用剎車的吧!?下面一個問題就是你怎麼把“刻滑C彎”“縮短”‧這裡沒在講你整天滑什麼,而是在看你“能不能”“一口氣”滑黑線‧根劇你自己的解釋,你“能”的可能性很小。
你“一點壓力的感覺都沒有”表示你不在刻滑‧根劇上一篇發言的解釋,你滑雪的難度與体力的消耗量增加是4倍,所以滑黑線腳上反應的“壓力”比滑綠線增加八倍,你“承受”的起嗎?問了白問,你轉彎時板頭分叉已經說明你不能(你不知道怎麼壓板頭)。
:)
IS
不好意思,這兩段都是在壓雪道外,右邊再過去一些是壓雪道上的燒餅饅頭坡。pku 寫:這種在平坦壓雪道上的小小鬆雪,當然易滑,看雪道上的初學者便知沒有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