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弄錯了‧我己經說過你的“最大傾角”是拙力,我是不會去做你那麼笨拙的動作,見下‧norman 寫:您這個彎的半徑比較大,哪裏一樣了。
我也貼一個大彎的照片,這大彎的半徑還是比您的小一些,傾角是59度。
所以您這個說法不成立,所以等您有低於46度以下的角度動作,我們的對談才有意義,不然我只是認為您是做不出這個雕蟲小技的動作而已,就如同您本有自信認為您張照片有50度以下,顯然不符您的話及期待。
不只是“彎腰鴕背”,算數也不會‧“傾角”是“傾”的角度,所以應該從垂直線開始算‧傾角愈大,向心力亦愈大‧所以根劇你的數劇(也錯),我傾27度,你傾31度,所以是你的傾角大,向心力亦大,而你要平衡向心力的力量也要大,加上你“彎腰鴕背”,你的“有效傾角”還要扣掉你“彎腰”的角度,所以你整個轉彎的過程中,“拙力百出”,我說的毛病都還在‧你慢慢去體會吧!雙手在前,角度比您的少4度,上身較自然無特意壓低,您說的毛病沒有了。
你是被你自己的小知/數字“唬弄”的‧前面那張照片是讓你看“正確”的“折股”是怎麼長的,你看不見,就只知道講“大”話來表示自己厲害,也不知道不在同樣的弧線上比傾角是比不出名堂的,當然也不知道自已知識錯誤,結果是那正確的折股你沒看到/學到,反而學到一些亂七八糟/錯誤的數字‧對,你是被你自己的小知/數字“唬弄”的。所以我會建議,拿一個45度上下的照片來再說囉,不然顯示您是空口說白話,連自己的動作有多少度都看不出來。
至於為何要傾這麼低,這低角度跟您這種高角度的動作操作不太一樣,所以我才說等您有45度的照片再來談我的雙手姿勢,我絕對可以肯定您一隻手也是會在後面的,不信就證明您的雙手都會像這樣在前面又能45度,那我肯定馬上五體投地服氣認錯,但最好用小彎證明,不要拿大彎來唬弄我。
![]()
我的小彎“傾角”更小,更証明了你的滑法沒有效率,你不服氣認錯只是反影你小知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情;你不服氣認錯,你是不會改的,所以也不會進步,你就慢慢拙力滑吧。
YouTube - Taichi Skiing/Rollerblade skiing: on the flat
:)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