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回覆: Norman2012年第一次完功的不熟練滑雪動作
發表於 : 週四 3月 22, 2012 11:12 pm
我即能證我練的直排輪一樣能在滑雪上用,我一樣能證我在饅頭上、不整地、雪況差都一樣能跟現在的動作一樣不會走調。pku 寫:可惜你支臘槍頭只可在好雪和平平的壓雪道揮舞,碰到饅頭,坡倒,不整地,雪況差,便要回家講滑雪。
我即能證我練的直排輪一樣能在滑雪上用,我一樣能證我在饅頭上、不整地、雪況差都一樣能跟現在的動作一樣不會走調。pku 寫:可惜你支臘槍頭只可在好雪和平平的壓雪道揮舞,碰到饅頭,坡倒,不整地,雪況差,便要回家講滑雪。
知衰啦,明知自己下次出門還是練不好,又想推三推四。norman 寫:講了半天,好像都沒提過我是如何熟腳的,我每次去雪場滑雪,是有熟腳順序的。
在2010年時,我的熟腳就只有一個大彎而已。
2011年時,我的熟腳一開始先過度做伸縮收縮以上半身帶動轉彎,然後轉順了就比較沒這麼誇張做了,第一天這動作覺得ok了,第二天就直接開始嚐試練收縮釋壓的動作,這是第一次實際開始注重這個動作,覺很能力可以開始練了,然後接下來幾天都是在做這動作練習轉彎了,如影片,最後以這動作嚐試在饅頭上做看看會有什麼影響。
2012年的熟腳就比較麻煩了,需要熟腳的動作變多了,這次去小叮噹為了熟腳,光是伸展釋壓大彎就練了七八趟,小彎就練了三趟,然後收縮釋壓中小彎就練了五六趟,然後就開始拍啦,事實上這熟腳的時間及長度實在太短了,一般要是在大雪場,光是伸展釋壓大彎跟小彎最少就要花掉半天了,下午才會開始做收縮釋壓中小彎的練習,到隔天才會做極小彎及加大力度壓邊練習,直到第三天才能把所有要練習及熟腳都做順腳後,第三天就是要專熟腳饅頭練習了。
不過要是帶著小朋友去,我覺得我要熟腳的機會就降低到不時何時才能熟腳練習一下了。
六十公尺鬥乜好,鬥轉彎多,你最多轉到六個。不過滑雪票貴,片拍浪費時間,等有春季票出,浪費時間也沒問題norman 寫:小孩幾歲?
我也說明年韓國龍平滑雪的可能性比較大,再來是日本北海道二世谷,至於白馬八方的機率是零。要是明年我真的能出門滑雪就賺到啦。
我找你來小叮噹幹嘛,秀一下在那室內硬雪面看會不會打滑嗎?我沒那麼無聊吧?要比當然是戶外大雪場滑兩下囉。
我是說你哪天有出門滑雪時,在綠坡拍,攝影機離你70公尺,你就拍滑60公尺的小彎來看看,是不是有比較好,順手拍一下而已,又不是多難,我又沒限定你要在什麼特別的地形跟雪質,光雪質這點我就很吃虧啦。
併緊雙腳是有,只是你變成開口笑,問題還在只是方向變了而已norman 寫:不管如何,至少我在綠坡做中小彎時,雙腳確實是有能力併緊轉彎,只差熟腳而已,現在你們只是懷疑我在黑線及饅頭上是否能同樣辦得到而已,我可以肯定是辦得到囉。
話說回來,絕大多數的人就沒辦法併緊雙腳連續轉彎,光這一點就差多囉,所以我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囉。
我也說了,在綠線拍個併緊雙腳連續做中小彎來看看,就知跟我是否有差別了。
石像派弱慢大師 - 石像滑雪法 想學還真是不容易pku 寫:你上半身的伸展收縮很明顯,下半身就...石像滑雪法。
你是想像示範片,人家上半身動,但下半身仍然有做應該做,但你只能模仿上半身,最重要的卻冇做,在平坡扮高手,可昔你扮得還差太遠
眨眨眼也可騙騙人。在有壓雪的綠線好雪時可頂得住skier888 寫:看看這個姿勢,該折的地方不折,折不該折的製造假象
說到這,我覺得我的滑法確實自成一派。skier888 寫:看看這個姿勢,該折的地方不折,折不該折的製造假象
就說熟腳還沒完成,在這麼短的時間先有拍就好了,證實我練的直排輪是可以代進去的。skier888 寫:併緊雙腳是有,只是你變成開口笑,問題還在只是方向變了而已
室內雪場哪來的壓雪機?想太多了,我能維持這樣的姿勢,是一邊打滑一邊轉彎,算是利用高平衡做出來的。pku 寫:眨眨眼也可騙騙人。在有壓雪的綠線好雪時可頂得住
不急,有機會出門滑雪時,可以拍一段來看看就好,可別滑了兩百公尺,剪出60公尺的轉彎動作就好。pku 寫:六十公尺鬥乜好,鬥轉彎多,你最多轉到六個。不過滑雪票貴,片拍浪費時間,等有春季票出,浪費時間也沒問題
每個彎都抓了一張,問題很嚴重 小彎都不能看norman 寫:就說熟腳還沒完成,在這麼短的時間先有拍就好了,證實我練的直排輪是可以代進去的。
另外我不得不說,在轉彎中突然開口,這是因為雪板打滑滑開了,重心有點內傾還沒拉回來,要是熟腳後自然就沒這個問題了。
另外爬坡爬太累也會有這個問題,我拍的最後一趟,那動作就走樣到不行了,要看嗎?然後就不再滑了,浪費半小時也沒辦法囉。所以兩個小時我只滑了一小時半。
成日話自己滑得漂亮,只鬥好看,不如去選美。norman 寫:不急,有機會出門滑雪時,可以拍一段來看看就好,可別滑了兩百公尺,剪出60公尺的轉彎動作就好。
我記得一個斜坡接一個平面約200公尺,你自己拿捏囉。
不過只比轉彎數多,好像怪怪的,應該是比一樣是六個彎,看誰的動作好看,這樣是不是比較合理呢?
不然早知道,等我熟腳完成後,我的轉彎長度最多還可壓縮一半耶,那不就又要等我下次想辦法熟腳再來拍一段?
得幾十公尺幾個咁大把,,再長的你支臘槍頭就會散。咁仲認屎認屁你真是不要臉。norman 寫:室內雪場哪來的壓雪機?想太多了,我能維持這樣的姿勢,是一邊打滑一邊轉彎,算是利用高平衡做出來的。
沒人這樣畫的吧?skier888 寫:每個彎都抓了一張,問題很嚴重 小彎都不能看
你要用這動作也不是不行,但未熟腳前,我還不能做的很順,所以就沒拍了。pku 寫:成日話自己滑得漂亮,只鬥好看,不如去選美。
滑雪是一個速度的運動,鬥當然要鬥速度,像你滑得這樣慢,在雪場是抬不起頭。 轉彎快而速度仍可很快是技術表現的一個方法。
Classic Short Radius Turns - YouTube
我剪下來就以這動作為主就好,綠線,從起步到結束60公尺,有機會拍的話,讓我看看你能多快囉,可別跑去紅線拍稱是綠線,或是先下坡助滑一段才開始計算就好了。pku 寫:得幾十公尺幾個咁大把,,再長的你支臘槍頭就會散。咁仲認屎認屁你真是不要臉。
我覺得最後一趟中間有幾個彎還稍能看一點,明顯的身體伸展收縮動作,能做這麼大的伸展收縮,在饅頭上也有辦法這麼做,大幅度的伸展收都能做,也是可以做小幅度的伸展收縮,但動作更快,不過這就得等到熟腳完成自然就沒問題了。norman 寫:最後一趟,看得出來最後幾步差點走不上去,右腳肌肉拉傷又痛到爆了,滑下來時腳已僵掉了,七個彎,只是有點失敗了,要是熟腳的話,壓縮成八九個彎是沒問題的。
不過一開始看,好像爬坡不難,自己算算時間,幾乎沒什麼休息,連爬滑了1小時45分,對一個不運動的人來講,那坡真的很累,有時爬的速度比這段慢不少。
在小叮噹最後一趟 - YouTube
知道你嘴硬,跟你說也沒用。你搞清楚點,饅頭上的伸展收縮因饅頭地形上身還是不動的,而不是像你這樣在平地上上下動的那麽激烈 更重要的是重心前後調整,你跟本沒考慮到norman 寫:我覺得最後一趟中間有幾個彎還稍能看一點,明顯的身體伸展收縮動作,能做這麼大的伸展收縮,在饅頭上也有辦法這麼做,大幅度的伸展收都能做,也是可以做小幅度的伸展收縮,但動作更快,不過這就得等到熟腳完成自然就沒問題了。
最後一趟稍成功的轉彎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