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1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9:56 am
norman
norman 寫:
「拉提收縮」就是這樣的一個動作,你想想看,我都能隨時隨地能做像這樣懸空就能收縮的動作,我還會在乎地形跟動作變化嗎?我唯一在乎的就只有地心引力而 已,我只要想辦法維持相同的壓力把動作跟刻線做出來就行了,所以接下來我就把正確傾再加入進去,所以收縮的動作再加上自身旋轉的動作,這就是我說的把雙腳 收縮到極限才會產生我要練的動作,收到極限後,如果身體沒有正確傾及自轉及自主收縮,就會被甩出去(摔出去),這重心動作是變化非常快的。
lelo 寫:滑雪時有兩種縮腿動作,一種是順應地形,被雪包頂上去的被動縮腿。

一種是主動縮腿,變換鋼邊時用來釋壓的縮腿。
我不會說你些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我本來也是這麼以為的,但這個說對也不對,說錯也不對,只因程度後的看法而已。

絕大部份的人也是這麼以為的,所以就會覺得我講這個就很唬爛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很少講的原因,就如同現在,你清楚我說的正確傾是什麼樣的一個動作嗎?坦白講,沒練到就是不會知道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動作的。

講來太複雜了,有時要解釋就看起來很唬爛,不解釋就實在懶得講,真要講一下又講不全,真的會覺得累的。

我就針對你說的這兩點說法來提問好了。

1. 為何要縮腳?主動縮腳是用來變換鋼邊時用來釋壓,釋什麼壓?如果縮腳不是用來釋壓的話,那它是用來做什麼?
2. 被動收縮有何實質的作用?放鬆雙腳是真的放鬆了嗎?如果真的放鬆了,為什麼放鬆被動收腳往往跟不上被饅頭頂上來的速度?

就先問到這裏好了。

#2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10:11 am
lelo
norman 寫: 1. 為何要縮腳?主動縮腳是用來變換鋼邊時用來釋壓,釋什麼壓?如果縮腳不是用來釋壓的話,那它是用來做什麼?
做 knee angulation 啊!要做 knee angulation 雙膝就得彎曲,不縮腿怎麼做?

我現在要做側煞,也是彎膝縮腿做 knee angulation,不跳起來甩雪板了!
2. 被動收縮有何實質的作用?放鬆雙腳是真的放鬆了嗎?如果真的放鬆了,為什麼放鬆被動收腳往往跟不上被饅頭頂上來的速度?
誰說跟不上,你主動的"收縮拉提"才跟不上。

還有跟你說過多少次,滑雪時是看不到雪面凹凸的,沒人滑雪是看著腳下滑的,要怎麼主動收縮拉提?




.

#3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11:36 am
norman
lelo 寫:做 knee angulation 啊!要做 knee angulation 雙膝就得彎曲,不縮腿怎麼做?

我現在要做側煞,也是彎膝縮腿做 knee angulation,不跳起來甩雪板了!
膝折角使雙膝彎曲不一定代表是縮腳,如果膝折角還是在繼續抵抗著轉彎剎車帶來的壓力,這算縮腳嗎?

側剎本來就不用跳起來甩雪板了...這很累好不好......

lelo 寫:誰說跟不上,你主動的"收縮拉提"才跟不上。

還有跟你說過多少次,滑雪時是看不到雪面凹凸的,沒人滑雪是看著腳下滑的,要怎麼主動收縮拉提?


.
速度慢又一直在剎車轉彎,你確定雙腳有辦法被動收縮嗎?

還有,你滑雪的時候看不到饅頭凹凸嗎?

看不到雪面凹凸的滑道,這種滑道還算很平好不好?

主動收縮拉提要練呀,從由視線大腦反應練到變成小腦反射動作,不然為何我在練饅頭時硬要去撞溝底,我可以選輕鬆路線,就像那段有點鬆亂雪那段,那是我故意選輕鬆路線才能滑成這樣,要是選無論在不在路線上都要去撞溝,那動作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所以當然有差囉。

#4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11:55 am
lelo
norman 寫:膝折角使雙膝彎曲不一定代表是縮腳,如果膝折角還是在繼續抵抗著轉彎剎車帶來的壓力,這算縮腳嗎?
算不算縮腿不重要吧?你問這個幹嘛?
側剎本來就不用跳起來甩雪板了...這很累好不好......
那你是怎麼做側煞的?
速度慢又一直在剎車轉彎,你確定雙腳有辦法被動收縮嗎?
有!我在安比時,已經能從有人滑過的未壓雪黑線,高速衝下來了!

沒人滑過的深積雪還沒辦法。
還有,你滑雪的時候看不到饅頭凹凸嗎?

看不到雪面凹凸的滑道,這種滑道還算很平好不好?
就是看不太到。

你說平就平,我確實還沒滑過真正饅頭。
主動收縮拉提要練呀,從由視線大腦反應練到變成小腦反射動作,不然為何我在練饅頭時硬要去撞溝底,我可以選輕鬆路線,就像那段有點鬆亂雪那段,那是我故意選輕鬆路線才能滑成這樣,要是選無論在不在路線上都要去撞溝,那動作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所以當然有差囉。
你影片裏那些只能算亂雪,也不算饅頭。

#5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1:30 pm
norman
lelo 寫:算不算縮腿不重要吧?你問這個幹嘛?
那就要看你想練技術練到什麼程度囉,只是要滑滑雪安全下來就好,那會不會收腿確實不重要。

聽聽你的看法,或是激發你,看你會不會好好想一想而產生靈感。
lelo 寫:那你是怎麼做側煞的?
放鬆頓一下就行了。如果滑行速度太快,剎車線會拉長一點,當然腿會很酸,然後那天腿力就用完了。
lelo 寫:有!我在安比時,已經能從有人滑過的未壓雪黑線,高速衝下來了!

沒人滑過的深積雪還沒辦法。
喔,那不叫被動收縮,那只是被震回來有點像腿軟再用力伸出去死踩所反覆輪迴而已。
lelo 寫:就是看不太到。

你說平就平,我確實還沒滑過真正饅頭。
你應該滑滑看真正的饅頭,很慢很慢的下來也好,可以增加經驗。
lelo 寫:你影片裏那些只能算亂雪,也不算饅頭。
確實是不算饅頭,但也不是僅僅是亂雪而已,當時你應該進來試試看,這樣我才能跟你討論。

#6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4:16 pm
lelo
norman 寫: 放鬆頓一下就行了。如果滑行速度太快,剎車線會拉長一點,當然腿會很酸,然後那天腿力就用完了。
那應該是 down unweighting,省去前半段跳起來的動作而已。

這也頂累的。
喔,那不叫被動收縮,那只是被震回來有點像腿軟再用力伸出去死踩所反覆輪迴而已。
這樣哪來的及?我在安比黑線未壓雪道的速度,已經可以跟你衝綠線的速度一樣了 ....
你應該滑滑看真正的饅頭,很慢很慢的下來也好,可以增加經驗。
我反而認為不懂進階技術,就去滑困難地型,根本沒什麼用。

有些技術就是要速度夠快,才能體會出來,用半制動滑饅頭,最後練出來的也會是半制動技術,不會是進階技術的。
確實是不算饅頭,但也不是僅僅是亂雪而已,當時你應該進來試試看,這樣我才能跟你討論。
下次一起滑看看了 .....

#7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5:28 pm
norman
lelo 寫:那應該是 down unweighting,省去前半段跳起來的動作而已。

這也頂累的。
不一樣。
lelo 寫:這樣哪來的及?我在安比黑線未壓雪道的速度,已經可以跟你衝綠線的速度一樣了 ....
我覺得我在綠線上滑蠻慢的耶...... :face (4):
lelo 寫:我反而認為不懂進階技術,就去滑困難地型,根本沒什麼用。

有些技術就是要速度夠快,才能體會出來,用半制動滑饅頭,最後練出來的也會是半制動技術,不會是進階技術的。
可以認識地型後回來研究。

技術要速度夠快才能體會出來,這是錯誤的觀點。

沒有正確的方式及動作,快也沒用,快也是練不出正確的動作的。
lelo 寫:下次一起滑看看了 .....
那得要你「能」及「願意」跟我四處滑才有機會呀,不能老是看到覺得不行就閃人了,我是可以慢慢等你的,不用覺得讓我等是不好意思的。

#8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6, 2015 11:28 pm
lelo
norman 寫:不一樣。
那你說說看是什麼?
我覺得我在綠線上滑蠻慢的耶...... :face (4):
你沒有亂扭,直線滑的那種。
技術要速度夠快才能體會出來,這是錯誤的觀點。

沒有正確的方式及動作,快也沒用,快也是練不出正確的動作的。
有些技術要速度夠快才能測試正不正確,譬如應付雪包跟突起,慢慢滑誰都下的去,但只有速度夠快,才表示是有用技術。
那得要你「能」及「願意」跟我四處滑才有機會呀,不能老是看到覺得不行就閃人了,我是可以慢慢等你的,不用覺得讓我等是不好意思的。
下次跟你滑,只要我覺的不行,照樣會閃人。

用菜鳥技術滑那些困難地形,我一點也不覺的有什麼好處。

#9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7, 2015 12:28 am
norman
lelo 寫:那你說說看是什麼?
就是「頓」一下,就像你站在原地突然用點力蹲蹬一下。這跟收腳釋壓的動作是不一樣的。
lelo 寫:你沒有亂扭,直線滑的那種。
什麼亂扭,你不懂的啦。

不過就算我在綠線直線滑,我還是覺得有點慢呀,這是你不能理解的。只有在紅線上直線滑超過200公尺以上都不剎車的話,我就真的會覺得有點快了。

但你的黑線亂雪直線滑,我確實是不能理解,得一起滑同樣的滑道,你再告訴我,我才能說我的看法如何,這樣比較準。
lelo 寫:有些技術要速度夠快才能測試正不正確,譬如應付雪包跟突起,慢慢滑誰都下的去,但只有速度夠快,才表示是有用技術。
這個想法是錯的,在幾年前有個雪友就是這樣被同行的雪友害死的,就是苗場夜滑的那條綠線小饅頭上摔斷腳。典型的無知就是不怕死呀。
lelo 寫:下次跟你滑,只要我覺的不行,照樣會閃人。

用菜鳥技術滑那些困難地形,我一點也不覺的有什麼好處。
你要是閃人,要如何知道我如何應付困難的地形呢?總不能老是亂猜,那對你沒幫助吧?

#10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7, 2015 1:29 am
lelo
norman 寫:就是「頓」一下,就像你站在原地突然用點力蹲蹬一下。這跟收腳釋壓的動作是不一樣的。
都說"蹲"了,還沒有 unweighting ?你"蹲"的時候,不是正在做 down unweighting?

這種側煞法,你滑雪的速度都要夠快,否則雪板甩不過去,不然就得狠狠的跳起來。
這樣太累了!
不過就算我在綠線直線滑,我還是覺得有點慢呀,這是你不能理解的。只有在紅線上直線滑超過200公尺以上都不剎車的話,我就真的會覺得有點快了。
我在野澤有跟著你滑過啊!
但你的黑線亂雪直線滑,我確實是不能理解,得一起滑同樣的滑道,你再告訴我,我才能說我的看法如何,這樣比較準。
在黑線我才不敢直線滑,還是一樣努力煞車,只是這樣速度也不慢。
這個想法是錯的,在幾年前有個雪友就是這樣被同行的雪友害死的,就是苗場夜滑的那條綠線小饅頭上摔斷腳。典型的無知就是不怕死呀。
這反而證明我說的,技術不夠不要隨便上高難度地形,只會害了自己,對技術提昇根本沒什麼用。

這個雪友的技術程度想也知道,綠線上下場雪,就滑不出速度來了!他連壓雪道上的凹凸,恐怕都應付不了,就想上饅頭?
你要是閃人,要如何知道我如何應付困難的地形呢?總不能老是亂猜,那對你沒幫助吧?
你在困難地形只會龜速踱下山,不用看也知道。沒摔下山,只是不怕死加運氣好而已。

#11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7, 2015 11:49 am
norman
lelo 寫:都說"蹲"了,還沒有 unweighting ?你"蹲"的時候,不是正在做 down unweighting?

這種側煞法,你滑雪的速度都要夠快,否則雪板甩不過去,不然就得狠狠的跳起來。
這樣太累了!
不一樣。

我說的剎車方法也不是你講的這樣子,它只是在彎的結尾頓一下而已,所以哪來的轉不過去的問題?
lelo 寫:我在野澤有跟著你滑過啊!
大多你都看著你的腳下滑,我不敢離你太遠,怕你萬一真的需要救助時,我要往上走回去才不會累倒。
lelo 寫:在黑線我才不敢直線滑,還是一樣努力煞車,只是這樣速度也不慢。
整理好的黑線直線滑,我大概只敢直滑100公尺左右吧,超過100公尺後,速度就真的太快了。
lelo 寫:這反而證明我說的,技術不夠不要隨便上高難度地形,只會害了自己,對技術提昇根本沒什麼用。

這個雪友的技術程度想也知道,綠線上下場雪,就滑不出速度來了!他連壓雪道上的凹凸,恐怕都應付不了,就想上饅頭?
那個雪友是國內的教練之一,被另一個教練種聳恿,說什麼就直直滑下去不減速就行了,功力一定大增,然後事故就發生囉。

有時候看到類似的事發生,實在很搖頭呀。
lelo 寫:你在困難地形只會龜速踱下山,不用看也知道。沒摔下山,只是不怕死加運氣好而已。
龜速比下不了山的好吧。

不怕死加運氣是沒有用的,上段話已說明,我從來不相信不怕死加運氣就能安全下山的,我在滑時也只敢出60%的能力,出到80%就有點危險了,要是逹到100%,那離出事意外已經不遠了。

所以60%是我能最輕鬆滑的。在綠線上我出的能力也才30%而已,所以在綠線上就算滑一整天也不會累的,紅線就稍累一點了。黑線要是滑困難的地形,要是出太併也是會累的,但慢慢滑就很輕鬆了。

#12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7, 2015 11:58 am
lelo
norman 寫: 我說的剎車方法也不是你講的這樣子,它只是在彎的結尾頓一下而已,所以哪來的轉不過去的問題?
滑得很慢時,就會轉不過去。

我如果連頓都不想頓呢?
那個雪友是國內的教練之一,被另一個教練種聳恿,說什麼就直直滑下去不減速就行了,功力一定大增,然後事故就發生囉。
因為我喜歡挑無教練的長天團,所以常常選到教練團。滑遍天下跟雪協的教練團都參加過,今年的苗場團就是教練團。
龜速比下不了山的好吧。
沒人叫你一定要上去。

#13 回覆: 為何要收腿動作?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7, 2015 2:46 pm
norman
lelo 寫:滑得很慢時,就會轉不過去。

我如果連頓都不想頓呢?
正確的動作,滑很慢還是不會轉不過去的。

你不想頓就繼續滑就好啦,要停下來才要頓一下,平常滑行中沒事跳起來或頓一下要做什麼?

lelo 寫:因為我喜歡挑無教練的長天團,所以常常選到教練團。滑遍天下跟雪協的教練團都參加過,今年的苗場團就是教練團。
可能通常想滑長天數的都是教練吧?有許多教練不是為熱情教學,而是想帶人滑雪時順便增加自己的滑雪天數及技術,這樣可以不用花錢就能滑到雪,只是帶團教學一下而已。
lelo 寫:沒人叫你一定要上去。
技術行了,就要到困難的地型練呀,不然如何增加經驗及想出進步的對策?沒親自去滑就只能想像,這種想像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