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雪場看過很多用平板轉彎的,大致上就是把雪板甩過去 ...norman 寫:還是你也認為平板能轉彎?
只要雪面夠平,雪板沒卡到,也能滑的不錯。
我不是說甩板是錯誤滑法,很多狀況還是要用到。但是要他們用鋼邊轉就是還不行 ...
版主: norman
雪面硬當然有影響,高山滑雪選手的雪板邊都很利,只是一般滑雪人不需經常滑冰面,而且一般也不需要那麼高速刻滑轉彎norman 寫:我聽到的是通常是第二天十點過後才能拿,而前一天,你也要在人家下班前送去,通常是下午四點前就要送件了。
會滑的話,雪面很硬也沒什麼差太多的影響,而無法控制的測滑,大概滑半天就打回原形了,因為測滑太多,鋼邊很快就起毛邊了,所以磨後也沒什麼太多的卵用。
我不是講了嗎?只要立起1度都是會用到鋼邊,只是在上半C,立起來的角度不足,雖用到鋼邊(擦過切過),卻也沒什麼作用,但一樣會磨耗到鋼邊,在硬雪面一樣會因為側擦而捲毛邊。lelo 寫:我說的是在轉彎的時候,全程用鋼邊。
不是只有在側滑跟煞車時用。
.
放鬆側滑,通常都是建議初學者在太陡的坡自己彎不下去,而使用的方法之一,只是一般初中級無法放鬆到輕鬆而已。pku 寫:如果我要側滑,是一點也不會累
放鬆就讓雪板滑下,一個彎也不轉便可以由雪道頂滑到雪道㡳,怎會累,只是 Lelo 側滑時平衡不在外板,要剎車來控制才會累,當然他體重重也是關鍵之一
在我的看法,即使高速刻滑轉彎,鋼邊不用很利也行,但不能鈍到起毛邊包很厚一層,這樣會有些影響,只是刻線會比較不那麼乾淨而已。pku 寫:雪面硬當然有影響,高山滑雪選手的雪板邊都很利,只是一般滑雪人不需經常滑冰面,而且一般也不需要那麼高速刻滑轉彎
我的雪板邊通常邊都比一般人的鋒利
我是自己磨,以前的雪板一般磨幾次已經不能磨利,現在用的 Salomon 磨了十幾次仍很利,已經滑了一百天以上,表面也有很大破損,仍然好好用,
我不是指這種側滑,我是在轉彎時,雪板卡不住雪面,往山下滑下去。因為速度很快,有時一滑能滑到 5、6 公尺。pku 寫:如果我要側滑,是一點也不會累
放鬆就讓雪板滑下,一個彎也不轉便可以由雪道頂滑到雪道㡳,怎會累,只是 Lelo 側滑時平衡不在外板,要剎車來控制才會累,當然他體重重也是關鍵之一
你不可能會看到的,因為我不會刻意滑給你看,所以就算我偶爾想滑出來一下,你也會看不到及視而不見,因為你只看到你想要看到及自己認為看到的事。因為你從來不會當我的面說你希望看到我做什麼動作,只會瞎看而已,而我大部份滑雪是很懶散的,你什麼可能會看到你想看的動作,就算是幫我拍影片,在二世谷我也沒有要拍任何刻滑的動作,且你離我很遠,你也不會特地滑過來看我滑過的路線,所以你能看到什麼?這就好像說你一直認為我滑得比你慢,但這只是你以為而已,連PKU都不同意你這個以為的看法而已。lelo 寫:高手的刻滑溝我見過,在硬雪面上寬度只有兩、三公分。
你那個用板底拖出來的寬版溝,不能相提並論。
小叮噹的坡度不夠,至少要深紅以上的坡度,且距離也不夠,無法讓我的速度及時提升到我要的速度。lelo 寫:你這個假日就能去小叮噹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