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無法做到「側向傾斜」?
發表於 : 週二 4月 07, 2009 9:26 am
最近剛好想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好像困擾不少人,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face (328):
好奇大家來討論各自看法囉。:wawavillage (41):
好奇大家來討論各自看法囉。:wawavillage (41):
我說的側向傾斜就是當新彎離心力產生時,為了平衡離心力的作用所做的依速度離心力所需的側向傾斜角度。lelo 寫:不太懂,是怎樣的「側向傾斜」?能詳細說明一下嗎?
以我騎滑板車的經驗,用窄站姿平衡離心力時,需要用到大腿外側的肌肉(感覺是那裏吧?不是很清楚),而日常生活中我還沒經驗過那種動作會用到相同肌肉的。norman 寫:我說的側向傾斜就是當新彎離心力產生時,為了平衡離心力的作用所做的依速度離心力所需的側向傾斜角度。
大多初期者要嘛就是傾斜太多向圓心倒下,或是因為身體僵硬無法做出側向傾斜出適當的角度來平衡離心力...等。為何呢?
是會用到大腿外側的肌肉,但有使用上時機對不對的差別。:face (341):lelo 寫:以我騎滑板車的經驗,用窄站姿平衡離心力時,需要用到大腿外側的肌肉(感覺是那裏吧?不是很清楚),而日常生活中我還沒經驗過那種動作會用到相同肌肉的。
我是騎了好幾個月的滑板車之後,這一部份的肌肉才慢慢有力起來,換算成滑雪天數,應該也要五、六十天吧 ....
說到這裏,再次推薦各位騎滑板車練習,真的能增加一甲子功力的!
時機可能有差別,但這個用講的也體會不出來的,我還是建議練滑板車,這種事實際體會就好了,用講的就太多餘了 ....norman 寫:是會用到大腿外側的肌肉,但有使用上時機對不對的差別。:face (341):
問題是,如果有方法可以實際體會,這算不算呢?lelo 寫:時機可能有差別,但這個用講的也體會不出來的,我還是建議練滑板車,這種事實際體會就好了,用講的就太多餘了 ....
norman 兄一定又想扯你的 norman 大法了,不過我可以明確的說,不管是樓梯口的 norman 大法,甚至是滑雪機,都沒有滑板車的功效的,因為只有滑板車才製造的出離心力來 ....norman 寫:問題是,如果有方法可以實際體會,這算不算呢?
不一定要用我的方法呀。就算用我的方法,不用樓梯直接在雪場也行,問題是示範方式確實是如我的樓梯練習法最能看得懂了,我相信你也看得懂我如何做,只是你並不了解我做那些動作有什麼作用而已。lelo 寫:norman 兄一定又想扯你的 norman 大法了,不過我可以明確的說,不管是樓梯口的 norman 大法,甚至是滑雪機,都沒有滑板車的功效的,因為只有滑板車才製造的出離心力來 ....
能弄出離心力,還要能兩腳固定站在上面,除了滑板車之外,我還真ㄅㄨ ˋ`不知道有什麼東西 ....norman 寫: 所有能轉彎的器具都能弄出離心力來
感覺不太一樣,但滑兩趟就能適應了,所以不用擔心 ...但問題是製造出離心力的開始,時機跟滑雪的時機使用時機一樣嗎?重點又回到說感覺,什樣才叫做感覺出現了呢?
練滑板車啦!練熟了就做的出來了!有點偏題,重點是,為何無法做到「側向傾斜」,明知應如何做,但實際在滑行時又做不太出來,這也能要說等感覺到了就做得出來了嗎?或是有其它你覺得是基於什麼原因呢?:face (341):
問題是,兩腳雖是固定在上面,但是在滑雪時,兩隻腳各有不同的運用方式,這時就會產生差異性了,也就是出現你說的感覺不太一樣。lelo 寫:能弄出離心力,還要能兩腳固定站在上面,除了滑板車之外,我還真ㄅㄨ ˋ`不知道有什麼東西 ....
但是感覺不太一樣,跟我的方法幾乎是98%以上感覺一模一樣,也是滑上兩趟就能完全應用代上了,這兩種就是一種明確跟模稜兩可的界限吧?lelo 寫:感覺不太一樣,但滑兩趟就能適應了,所以不用擔心 ...
這個以後有機會一定要跟你借來玩玩看,也許更能了解你的說法,但還是要有影片會更好,這樣更能看出你練習的成果。希望明年有機會拍一段,另外今年雪鞋的矯正應該算是搞定了吧?lelo 寫:練滑板車啦!練熟了就做的出來了!
是有這個差異沒錯,但滑板車已經是最接近的模擬了!norman 寫:問題是,兩腳雖是固定在上面,但是在滑雪時,兩隻腳各有不同的運用方式,這時就會產生差異性了,也就是出現你說的感覺不太一樣。
你的方法連邊都沾不上,靜態動作想模擬動態的離心力,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覺不太一樣,跟我的方法幾乎是98%以上感覺一模一樣,也是滑上兩趟就能完全應用代上了,這兩種就是一種明確跟模稜兩可的界限吧?
要拍影片當然行,不過這樣你又慢一年了!這個以後有機會一定要跟你借來玩玩看,也許更能了解你的說法,但還是要有影片會更好,這樣更能看出你練習的成果。希望明年有機會拍一段,另外今年雪鞋的矯正應該算是搞定了吧?
是蠻接近的,只是沒辦法做到雙腳細部運用的方式,這在滑雪時就是一個有門檻的差異性了,但也能肯定對離心力上的平衡運用還是蠻有效的。lelo 寫:是有這個差異沒錯,但滑板車已經是最接近的模擬了!
我的方法重點不在離心力的運用,而是只要在什麼位置做出所需要的動作就行了,動態只是一個平衡問題而已,只要能在該位置上做出該動作出來,自然就解決動態平衡及離心力的問題了。這是你無法體會的事,而且我這方法運用在滑雪時所產生的壓力及運動的感覺是蠻接近100%的。每個位置上的姿勢站得對,平衡自然完全不是問題。就像站在平地上,對已經能很好的站在平地上的你,你需要特別練習平衡嗎?我的方式就是這麼簡單。lelo 寫:你的方法連邊都沾不上,靜態動作想模擬動態的離心力,那是不可能的!
那就是明年沒有雪鞋問題的藉口囉。lelo 寫:要拍影片當然行,不過這樣你又慢一年了!
現在我只能希望你相信我,相信我就能節省一年的寶貴時光!
矯正搞定了啦!最近迷起機器人製造,又搞了個新嗜好了 ...
那是你根本還沒做過真正的側向平衡才會這樣講!你滑雪時也真的像站在平地上一樣,缺乏動態 ....norman 寫: 我的方法重點不在離心力的運用,而是只要在什麼位置做出所需要的動作就行了,動態只是一個平衡問題而已,只要能在該位置上做出該動作出來,自然就解決動態平衡及離心力的問題了。這是你無法體會的事,而且我這方法運用在滑雪時所產生的壓力及運動的感覺是蠻接近100%的。每個位置上的姿勢站得對,平衡自然完全不是問題。就像站在平地上,對已經能很好的站在平地上的你,你需要特別練習平衡嗎?我的方式就是這麼簡單。
什麼拿雪靴當藉口,第三天我本來就想拍了,結果那個教練跟我說錯集合地點,他們則不知從那裏跑到田代去了,所以才沒拍到,不然你可以親自去問那個教練!那就是明年沒有雪鞋問題的藉口囉。nion (47):
唉!慢慢等吧,不過我可能終於找到可以搞的夠久的嗜好了 ...機器人製造呀,有做出來時分享一下,真是高級有趣的嗜好耶。 :p rimitives
這個你還是多看看啦 ....這也正是我要講的話耶,要是你去年就相信我的方式的話,今年你會有更多的想法及看法,節省的可不只一年耶。至於我的話,沒三五年,我是別想出門滑雪的,所以我一點都不急,且我很確定我的滑雪技巧已經不是問題了,即使三五年後也不需要擔心退步,也想下次找機會拍饅頭一下。:wawavillage (41):
如果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側向平衡的感覺時,你自然能從我的影片看得出來囉,在滑板車上因為雙腳不能動,只能併在一起站好,但重心壓力的變化並沒有這麼單純,滑雪的動作要是能如此單純就好了。我相信你也知在每個彎轉下,雙腳的重心壓力及運用時機的動作一直都在變化的,並無法像站在滑板車上雙腳都不動就能好好的做出連續轉彎的。lelo 寫:那是你根本還沒做過真正的側向平衡才會這樣講!你滑雪時也真的像站在平地上一樣,缺乏動態 ....
有離心力時的平衡真的很不一樣的,絕不是你站在平地上感覺的出來的,說真的這只要騎上滑板車上試試就能了解了,你不肯試說這麼多也沒用 ....
這個我就再看明年有沒有影片欣賞囉。:face (52):lelo 寫:什麼拿雪靴當藉口,第三天我本來就想拍了,結果那個教練跟我說錯集合地點,他們則不知從那裏跑到田代去了,所以才沒拍到,不然你可以親自去問那個教練!
很簡單,我練單腳騎車 ....norman 寫:在滑板車上因為雙腳不能動,只能併在一起站好,但重心壓力的變化並沒有這麼單純,滑雪的動作要是能如此單純就好了。我相信你也知在每個彎轉下,雙腳的重心壓力及運用時機的動作一直都在變化的,並無法像站在滑板車上雙腳都不動就能好好的做出連續轉彎的。
我是速度快起來後,雪板振動太厲害,開始不穩定,只好慢下來,跟體重有什麼關係?當真正了解體會出側向平衡時,自然就不會有體重問題了,更不會擔心速度太快控制不了,我想,時速六十以下應該都不算快吧?
這張根本是"靜態"側向平衡,你的腳都還沒移出下盤範圍 ....對了,下面這一張就是很好的側向平衡的照片了。雖只是綠線,但看起來就是很平穩,如果沒有速度,我相信我這個姿勢一定會往右邊倒下來的。
![]()
這個我就不是很了了,就個人體會腳踏車的施力方式跟滑雪不一樣。lelo 寫:很簡單,我練單腳騎車 ....
你也知道單腳滑雪在滑雪練習上的意義 ....
喔,這個我也不太了解,不知你的快起來有多快,這是蠻個人感受的問題,所以得有影片看,會比較準些。至於體重...你不是一直覺得體重太重,所以就是速度在快起來時覺得雪板振動太厲害?這點我較難體會,因為後來我速度再多快,雪板要振動到不穩,實在是很難的事... :p rimitives (52):lelo 寫:我是速度快起來後,雪板振動太厲害,開始不穩定,只好慢下來,跟體重有什麼關係?
靜態就是靜止不動,是這樣的意思吧?但問題是,這張是在時速三十左右時所拍下的照片耶。且注意一下,我的屁股是在右腳的右上側耶,要再多移出去,就要有更快的速度,有更快的速度才有更大的離心力,有更大的離心力才需要更多的反作用力及更多的側向平衡,我要是在這張做出那樣的側向平衡,不是姿勢很怪就是已經往旁邊倒了。lelo 寫:這張根本是"靜態"側向平衡,你的腳都還沒移出下盤範圍 ....
我是說單腳站在滑板車上騎車啦!什麼腳踏車?norman 寫:這個我就不是很了了,就個人體會腳踏車的施力方式跟滑雪不一樣。
你估計很不準!這張照片看起來時速頂多十公里,我騎滑板車時速二十,雙腳就完全移出身體下方了,滑雪時如果到三、四十公里,更不可能像你站的這麼直 ...靜態就是靜止不動,是這樣的意思吧?但問題是,這張是在時速三十左右時所拍下的照片耶。
就是弄一張雙腳不在身體下方的照片就行了 ...不然你的側向平衡是什麼呢?:face (353):
抱歉,眼花看錯。lelo 寫:我是說單腳站在滑板車上騎車啦!什麼腳踏車?
這要看轉彎的大小,像大轉彎,我有自信可以在30~40公里還能站得這麼輕鬆,因為我的三軸心是處在非常平衡的,所以對我而言幾乎用不到稍多的力量。lelo 寫:你估計很不準!這張照片看起來時速頂多十公里,我騎滑板車時速二十,雙腳就完全移出身體下方了,滑雪時如果到三、四十公里,更不可能像你站的這麼直 ...
你說的是像下面這樣嗎?這張時速只有10公里左右而已。比上面那一張的速度還慢很多。所以轉彎的大小跟速度及身體的姿勢平衡都是有很大的關係。lelo 寫:就是弄一張雙腳不在身體下方的照片就行了 ...
都有,不過你在意這個幹嘛?我兩種方法都用有另外的原因 ...norman 寫:那請問一下,單腳站時,你的腳掌站的位置子在兩輪的中心線左右兩邊,還是腳掌的中心線剛好站在兩輪的中心線上?
這個也還是再看看啦 ....這要看轉彎的大小,像大轉彎,我有自信可以在30~40公里還能站得這麼輕鬆,因為我的三軸心是處在非常平衡的,所以對我而言幾乎用不到稍多的力量。
這張站的是不錯,不過看過 norman 兄影片的都知道,這種優美姿勢都是稍縱即逝的 ...你說的是像下面這樣嗎?這張時速只有10公里左右而已。比上面那一張的速度還慢很多。所以轉彎的大小跟速度及身體的姿勢平衡都是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