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腳
版主: norman
#1 換腳
這個話題我們需要謝謝norman二十年來無理無聊的爭論。他可以胡說八道的發表他的謬論,但是我不能。要証明他的謬論的錯誤,我必需要百分之百有根有據的証明;他越辯越傻,我卻是越辯越通。這個“通” 不是“進步” ,而是“突破” 。近來的話題從“拉提收縮”到“高級滑雪”,從“行雲流水”—滑雪最高的境界—到“一步一彎”—滑雪最簡捷的技術—到“主副腳”之分,剩下的就只有一個技術可以發展,那就是“換腳” 。不論你是那國那派的高手,你不能有效的換腳,你就不能有效的選擇滑線繼續滑。換腳就變成滑雪上最終/最後的一個技術,因此,要能平滑穩定的換腳,確保流暢/行雲流水的滑雪,熟練的換腳變成必需的技術。
前面說過,把副腳加重成主腳是一步。與走路不一樣的是走路換腳只需要一“點” 即釋,而滑雪的一彎卻是大小不一,我們要怎樣控制彎的大小呢?改變兩個雪板上重量的分配和用力的時間長短:五五站滑線最直,四六站滑線彎一點,三七站彎多一點,二八站彎更多... 而用力的時間越長滑線也越彎。技術很簡單,剩下的就只有多滑,經驗談。
結論,高手滑雪,沒人可以避免“換腳” ,有效的“換腳”就變成滑雪上最高/最重要的一個技術,而這個技術是不分派系的,萬流歸宗。
前面說過,把副腳加重成主腳是一步。與走路不一樣的是走路換腳只需要一“點” 即釋,而滑雪的一彎卻是大小不一,我們要怎樣控制彎的大小呢?改變兩個雪板上重量的分配和用力的時間長短:五五站滑線最直,四六站滑線彎一點,三七站彎多一點,二八站彎更多... 而用力的時間越長滑線也越彎。技術很簡單,剩下的就只有多滑,經驗談。
結論,高手滑雪,沒人可以避免“換腳” ,有效的“換腳”就變成滑雪上最高/最重要的一個技術,而這個技術是不分派系的,萬流歸宗。
#5 Re: 換腳
我想我的“用力” 在這裡 有點用詞不當,我指的是壓力,而滑雪時這壓力只能用体重來壓,所以我想知道的是你的体重是怎樣在兩腳上分配的,比如,左腳佔六成右腳四成滑線向右轉,下一個彎就要向左轉,主副腳對換,右腳佔六成左腳四成滑線向左轉,那是“換腳” 。你的knee angulation 也應該有這種效果。不過我是認為knee angulation用在機壓道上有點小題大作,很傷膝蓋。後坐不是好技術,要動板尾,壓板頭比較有效率。lelo 寫: 週六 5月 13, 2023 6:08 am 兩腿放鬆不用力,轉彎是用 knee angulation 發動的。
如果直下要減速,左右剉雪時,是微微後坐到板尾,也不用力。這要窄站姿才辦的到。
#7 Re: 換腳
誰在跟你爭換腳的問題呀?你的重心不轉移到位,換腳也沒用,而你的問題是在重心轉移的方式不對,所以一直卡在跟我爭換腳問題,萬流歸宗也不是你這種自猜自的歸法吧?太極滑雪 寫: 週五 5月 12, 2023 12:24 am 這個話題我們需要謝謝norman二十年來無理無聊的爭論。他可以胡說八道的發表他的謬論,但是我不能。要証明他的謬論的錯誤,我必需要百分之百有根有據的証明;他越辯越傻,我卻是越辯越通。這個“通” 不是“進步” ,而是“突破” 。近來的話題從“拉提收縮”到“高級滑雪”,從“行雲流水”—滑雪最高的境界—到“一步一彎”—滑雪最簡捷的技術—到“主副腳”之分,剩下的就只有一個技術可以發展,那就是“換腳” 。不論你是那國那派的高手,你不能有效的換腳,你就不能有效的選擇滑線繼續滑。換腳就變成滑雪上最終/最後的一個技術,因此,要能平滑穩定的換腳,確保流暢/行雲流水的滑雪,熟練的換腳變成必需的技術。
前面說過,把副腳加重成主腳是一步。與走路不一樣的是走路換腳只需要一“點” 即釋,而滑雪的一彎卻是大小不一,我們要怎樣控制彎的大小呢?改變兩個雪板上重量的分配和用力的時間長短:五五站滑線最直,四六站滑線彎一點,三七站彎多一點,二八站彎更多... 而用力的時間越長滑線也越彎。技術很簡單,剩下的就只有多滑,經驗談。
結論,高手滑雪,沒人可以避免“換腳” ,有效的“換腳”就變成滑雪上最高/最重要的一個技術,而這個技術是不分派系的,萬流歸宗。
我是懶得繼續跟你講這無聊的鬼打牆話題。
#8 Re: 換腳
我想那是你滑雪問題所在。有靈感時,換腳正確,滑的好。沒靈感時,換腳不正確,失去平衡,你不知道你的重心在那,你不能恢復平衡,只有繼續掙扎。
膝蓋只能折,不能歪,還記得norman的750下深蹲?“久走黑路必遇鬼” 。knee angulation可以很快的來回轉小彎,是設計給人滑饅頭用的,但是在機壓道上用就有點不適當,你怎樣轉大彎?knee angulation 實際上不是折膝蓋,不會傷膝蓋。
壓板頭,板尾就輕一點所以好移動,左右剉雪比較容易,也不會板尾卡邊,所以比後坐剉雪有效率。知道“板尾卡邊”是怎麼回事?壓板尾是要剉雪,不是平常滑就壓板尾。
#9 Re: 換腳
問題是重心是跟著腳走的,你不會換腳,你的重心不能轉移到位。而cross-over、cross-under、cross-though講的就是怎樣換腳,你不換腳你不能連續的滑,而每個派系必需經過這一關,所以換腳是萬流歸宗—你要是能有效的換腳的話,你不需要學任何別派的技術。norman 寫: 週六 5月 13, 2023 4:00 pm 誰在跟你爭換腳的問題呀?你的重心不轉移到位,換腳也沒用,而你的問題是在重心轉移的方式不對,所以一直卡在跟我爭換腳問題,萬流歸宗也不是你這種自猜自的歸法吧?
那是你“二十年來無理無聊的爭論” ,就隨便你了 。不學不長,你就繼續作你的小知小技吧。我是懶得繼續跟你講這無聊的鬼打牆話題。
#10 Re: 換腳
沒這回事,那這兩位是什麼動作?太極滑雪 寫: 週日 5月 14, 2023 1:42 am 膝蓋只能折,不能歪,還記得norman的750下深蹲?“久走黑路必遇鬼” 。knee angulation可以很快的來回轉小彎,是設計給人滑饅頭用的,但是在機壓道上用就有點不適當,你怎樣轉大彎?
#11 Re: 換腳
你換腳重心移動不對也一樣到不了位,這才是我講的重點。太極滑雪 寫: 週日 5月 14, 2023 1:45 am 問題是重心是跟著腳走的,你不會換腳,你的重心不能轉移到位。而cross-over、cross-under、cross-though講的就是怎樣換腳,你不換腳你不能連續的滑,而每個派系必需經過這一關,所以換腳是萬流歸宗—你要是能有效的換腳的話,你不需要學任何別派的技術。
那是你“二十年來無理無聊的爭論” ,就隨便你了 。不學不長,你就繼續作你的小知小技吧。
#12 Re: 換腳
那是hip angulation!
#13 Re: 換腳
“重心跟著腳走” ,所以換腳對了,重心一定到位。你的“因果”顛倒。
#14 Re: 換腳
那你各找一張 hip 跟 knee angulation 的照片來看看 ....
#15 Re: 換腳
“你要是能有效的換腳的話,你不需要學任何別派的技術” 。太極滑雪 寫: 週日 5月 14, 2023 1:45 am 問題是重心是跟著腳走的,你不會換腳,你的重心不能轉移到位。而cross-over、cross-under、cross-though講的就是怎樣換腳,你不換腳你不能連續的滑,而每個派系必需經過這一關,所以換腳是萬流歸宗—你要是能有效的換腳的話,你不需要學任何別派的技術。
沈氏滑雪,
long turns, short turns, and turn on demand, 275
#16 Re: 換腳
我試過,搜尋“knee angulation” 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p=mAEB ... ion+skiing
出現的都是hip angulation和carving turns,沒找到knee angulation的滑雪,只有一個knee excercise的影片,注意他上身是直的,只有膝蓋在動,
knee action, 49
knee angulation在早期(四、五十年前)人們剛開始滑饅頭時很流行,但是很累人,所以這技術慢慢的消失了。
#17 Re: 換腳
你在搞笑還是什麼?太極滑雪 寫: 週一 5月 15, 2023 2:04 am 我試過,搜尋“knee angulation” 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p=mAEB ... ion+skiing
出現的都是hip angulation和carving turns,沒找到knee angulation的滑雪,只有一個knee excercise的影片,注意他上身是直的,只有膝蓋在動,
knee action, 49
knee angulation在早期(四、五十年前)人們剛開始滑饅頭時很流行,但是很累人,所以這技術慢慢的消失了。
拍這段影片的,就是我啊!
#19 Re: 換腳
我是覺得那影片有點相似。那是說,網路上除了你以外,沒有別人作knee angulation?
#20 Re: 換腳
可以這樣說。
沒這回事,你腳不動,重心也不動。腳跟著重心走,重心到哪,腳就在哪。
你是“倒果為因” ,所以不見真實,是你的錯。這個就是我們兩的最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