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滑的很好的兩段影片
發表於 : 週日 11月 22, 2009 2:01 am
太極兄滑的很好,不過在下的能力還是只能一步一步來,taichiskiing 寫:有點單調,可以加一點風味,
YouTube- TaichiSkiing/Flatboarding: spins
人生苦短,一步一步來就來不及了‧:)一般人對滑雪的觀念,因而影響到他們學習及發展的程度,都很局限,認為只有到大雪場才能把滑雪學好練好,而什麼是“好”呢?又只知道快快轉彎,結果滑起雪來總是急急忙忙,東倒西歪的,不從容,也不穩當‧追其禍首,都是觀念不當所致‧滑雪這個運動是從西方開始的,所以教學的方式大部分也是跟他們來的‧但是西方的教法比較注重於技術性,所以他們的教法是用各式各樣的小練習(drills)來教學生怎樣操縱雪板,而對身體本身的運動卻很少觸及‧所以一般人就是知道怎樣操縱雪板也滑不好,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去運動他們的身體去達到他們操縱的目的。一個人要是不曉得怎樣正確的運動他的身體,就是有再好的裝備、再好的技術他也是滑不出來。lelo 寫:太極兄滑的很好,不過在下的能力還是只能一步一步來,
所以這只能列入待辦事項 ....
這段同意,我算很肯練功型的,別人在逛山時,我是在初級雪道一遍一遍的滑,當然口說無憑,這一點還是等我二月初去過日本,拍出影片來,再送上來讓大家評一評 ....taichiskiing 寫:人生苦短,一步一步來就來不及了‧:)一般人對滑雪的觀念,因而影響到他們學習及發展的程度,都很局限,認為只有到大雪場才能把滑雪學好練好,而什麼是“好”呢?又只知道快快轉彎,結果滑起雪來總是急急忙忙,東倒西歪的,不從容,也不穩當‧追其禍首,都是觀念不當所致‧滑雪這個運動是從西方開始的,所以教學的方式大部分也是跟他們來的‧但是西方的教法比較注重於技術性,所以他們的教法是用各式各樣的小練習(drills)來教學生怎樣操縱雪板,而對身體本身的運動卻很少觸及‧所以一般人就是知道怎樣操縱雪板也滑不好,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去運動他們的身體去達到他們操縱的目的。一個人要是不曉得怎樣正確的運動他的身體,就是有再好的裝備、再好的技術他也是滑不出來。
這一點就不太贊同了!我認為在平地時還是少去模擬,因為不正確的環境只會模擬出不正確的感覺來。Norman 在家裡練習的主意是不錯的‧很多滑雪的動作及怎樣從腳上使力到地上是可以在家裡練習研究的‧為什麼呢?雖說滑雪時我們滿山跑,但是腳跟雪板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就是在家裡,我們還是可以練習、認識腳上的力道及出處和身體平衡的‧總之,打功夫、跑步、騎腳踏車等等運勳都能增加我們對滑雪的感性‧等你的身體能在這種運動的情況下能運用自如,流利的滑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在初級雪道練習是不錯的囉,這要有點堅定的意識力才會願意呆在那練功。lelo 寫:這段同意,我算很肯練功型的,別人在逛山時,我是在初級雪道一遍一遍的滑,當然口說無憑,這一點還是等我二月初去過日本,拍出影片來,再送上來讓大家評一評 ....
你用這個做比喻實在太不恰當了,無重力跟在水中當然不一樣,無重力下,人體內的壓力比外面壓力大,要是人直接在太空中曝露,就會因為體內壓力大而由內往外爆開來。lelo 寫:這一點就不太贊同了!我認為在平地時還是少去模擬,因為不正確的環境只會模擬出不正確的感覺來。
這不是我自己講的!美國 NASA 訓練太空人時也是這個做法,他們雖然有個大水池來模擬無重量環境,但物體的慣性還是沒辦法模擬,所以他們在需要推動物體時,是不讓受訓的太空人動手的,而由旁邊的潛水伕幫忙,他們認為與其讓太空人得到錯誤的感覺經驗,不如什麼經驗都沒有!這我是看 discovery 的節目看來的 ...
Norman 兄的做法我不太贊同,不過講他也不會聽 ....
這個 norman 兄要相信美國太空總署,有辦法解決這個差異,因為他們在節目裏沒有提到這一點 ...norman 寫: 你用這個做比喻實在太不恰當了,無重力跟在水中當然不一樣,無重力下,人體內的壓力比外面壓力大,要是人直接在太空中曝露,就會因為體內壓力大而由內往外爆開來。
而在水中,淺水下是浮力,深水中是外在壓力比人體內壓力大,進出太深的深海內,人體會被海水的壓力由外往內擠爆,所以哪有一樣,差太多了啦。
我沒試過你的方法就下結論,確實有點站不住腳,不過你也要給人家一個願景嘛!如果練你的方法只能滑的跟你一樣"好"的話,那實在不太有吸引力 ...所以換我的角度來講,我的方法明明那麼有效,就算我講破了嘴,你也不會聽的,更不會相信我的方法是有用的。我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face (50):
再說,至少我還有試過你的電動滑板車,多少也能講一點自己對使用滑板車的感覺,這比光用看連試都沒試,就說沒用的好吧?
就算穿太空衣下水也是一樣的問題,在太淺沒浮力,在太深壓力太大,光是移動所使用的力量就不一樣了。沒提就是沒有辦法,做專業節目,有試就會提,就算失敗還是會提出來供大家看看的。lelo 寫:這個 norman 兄要相信美國太空總署,有辦法解決這個差異,因為他們在節目裏沒有提到這一點 ...
問題是,你並不明白我提的好是在哪裏,動作的正確性是有難度的,你要看的動作是必須在紅黑線上拍才行的,但我也提過了,我在紅黑線上一樣能維持這種動作慢慢的速度,那就跟一般快快滑下去就有所差別了,在紅黑線最大的恐懼就是不好控制速度,而我是一樣能控制慢慢的,也能快快的滑下去,又是一樣的動作,這就是我目前程度的差別囉,這也為何我會建議先看過你的影片再討論囉。:face (341):lelo 寫:我沒試過你的方法就下結論,確實有點站不住腳,不過你也要給人家一個願景嘛!如果練你的方法只能滑的跟你一樣"好"的話,那實在不太有吸引力 ...
而且我影片還沒拍出來,怎麼知道我需要練成跟你一樣"好"呢?所以歸根究底,norman 兄還是要拿出夠好的影片出來,有夠好的影片,肯試的人就會多了 ...
不用這麼麻煩吧?雖說要我練直排輪,實在太簡單了,且說lelo兄相信練直排輪對他的技術反而有損害,而我練的話,自然知道不能當一般玩直排輪的練法,玩直排輪跟用滑雪的知識及技術來練直接輪,是很有差別的。taichiskiing 寫:你們二位仁兄要比也很簡單‧你們二位都不會直排輪,所以從現在開始用你們的滑雪的知識和技術去學滑直排輪,看誰的見識比較正確比較高誰先“會”,或是等二位都會以後再比,看誰滑的比較“好”比較“流利”?這樣子不是很公平嗎?
:)
IS
跟你們說了半天“Rollerblade skiing”白說了。norman 寫:不用這麼麻煩吧?雖說要我練直排輪,實在太簡單了,且說lelo兄相信練直排輪對他的技術反而有損害,而我練的話,自然知道不能當一般玩直排輪的練法,玩直排輪跟用滑雪的知識及技術來練直接輪,是很有差別的。
結果還是一樣—各說各的。我是覺得最簡單的方次就是lelo兄下個月去滑雪時,直接拍一段來看就知道了,不然用直排輪相比下,最後也是跟上次拍的電動滑板車是一樣各說各的囉。:face (341):
不好意思,這個Rollerblade skiing我到現在還沒真正弄懂您的意思,我覺得是否可以針對這句來弄一串有系統的討論串呢?不然我都不知要去哪裏找您上次說過的話來回憶一下...taichiskiing 寫:跟你們說了半天“Rollerblade skiing”白說了。
沒辦法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本來就很容易各說各的,也許可以真正各自表述,最後取得共識,討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囉。:tusky (25):taichiskiing 寫:結果還是一樣—各說各的。
:)
IS
最近上班時間又不能發信,回信會慢一點 ....taichiskiing 寫:跟你們說了半天“Rollerblade skiing”白說了。
我曾經說過,輪子的滑把山坡帶到平地,所以你要是真正懂的滑雪的原理你就會發現Rollerblade skiing跟Snow skiing沒有什麼差別;滑的方式/原則/道理是一樣的,看起來不同只是因器具的不同,在技術上表現好像不太一樣而己,但是身體的動作跟用力的方式是一樣的,norman 寫:不好意思,這個Rollerblade skiing我到現在還沒真正弄懂您的意思,我覺得是否可以針對這句來弄一串有系統的討論串呢?不然我都不知要去哪裏找您上次說過的話來回憶一下...nion (36):
分別派系在剛開始學習練習有種專一易學的好處,但是等你學會練會後還執著自己的技術就有一點局限了‧在你沒有開悟到“一元”的境界之前你需要學習/了解別人的方式來彌補自已的不足,這樣你才能到這個知識的整體性‧當然,那就要看你自已要追求的境界有多高了。沒辦法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本來就很容易各說各的,也許可以真正各自表述,最後取得共識,討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囉。:tusky (25):
就是‧雖說她們用Rollerblades來cross-train for skiing in the summer,但是直排輪本身就是很技術很好玩的一個運動。lelo 寫:最近上班時間又不能發信,回信會慢一點 ....
Rollerblade skiing 應該是指這種滑法吧 ...
YouTube- Inline- Alpin Slalom Trainingsgruppe Schmohl
剛開始還是最好不要用斜坡,在平地上滑幾步,等有速度時再滑幾個彎,重復,等在平地上能平行轉彎時再找坡不遲‧滑直排輪的身法比你滑滑板車的身法要基本,所以我不認為同時做它們會有什麼忽突,事實上,我認為你直排輪滑好了你滑滑板車也進步。不過合適的斜坡有點難找,而且滑下去後還要走上坡(好吧!我承認這才是真正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已經買了滑板車了,說真的我認為使用滑板車,會比較有助益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