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就有看到了,那個不是我。snowrider 寫:Norman ... is that you?
http://www.hkssa.net/showpost.php?p=78171&postcount=19
http://www.hkssa.net/showpost.php?p=78453&postcount=7
![]()
我的帳號就只是norman而已。

版主: norman
前幾天就有看到了,那個不是我。snowrider 寫:Norman ... is that you?
http://www.hkssa.net/showpost.php?p=78171&postcount=19
http://www.hkssa.net/showpost.php?p=78453&postcount=7
![]()
今年去日本拍的,滑道就開始就插著黑線牌子了,拍給你們看了,你還要把最後一天的黑線當綠線,我也沒辦法呀。pku 寫:你明知去拍你的滑雪片只能在那麼綠線滑出些像樣些的動作,一到徙的坡便滑得很醜,還是在家講講,在路邊滑直排輪,反正在這懂直排輪的人很少,你認屎認屁比較容易。當然沒興趣去雪場,又要花錢,又花時間。
還有你的所謂標準動作,只有你自己覺得標準。
我是推測你應該是可以不用停下來的,不到兩公里的饅頭,再不濟,撐一下就到底了。pku 寫:Whistler 那有像那麼長的饅頭,所以我也想試我能不能不停下來Gunsbarrel.
所以說你完全沒有滑雪經驗,有些饅頭道我可一口氣滑很遠,有些難滑的可能不到十個turn已要停,如果好像你每天只做白日夢,吹牛滑雪,當然滑什麼也沒問題。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今年去日本拍的,滑道就開始就插著黑線牌子了,拍給你們看了,你還要把最後一天的黑線當綠線,我也沒辦法呀。
下面這張是今年拍的,這是日本人插的牌子,又不是我插的。第四天拍的那一段是我一趟分成多次拍的,所以最後面一段看起來雪道像綠線也是因為是尾端了,你就只抓著最後一段自我安慰?我也沒辦法呀。
至於直排輪是現在沒辦法出門,只能先用這個代替一下,但直排輪做滑雪的動作,在實際換成雪板時還是有一點點差別的,只是看你會不會分辯差別而已。但主要的關鍵動作能做得出來,在換成雪板也一樣能做得出來,只需要一天的轉換練習就足夠了。
我是推測你應該是可以不用停下來的,不到兩公里的饅頭,再不濟,撐一下就到底了。
有些手套大指頭上有條膠片,那是“雨刷”,可以用來清雪鏡的積雪。lelo 寫:這個我要說一下,在滑時雖然不會積雪,但在纜車上會積雪的;
Gopro 是放在一個防水的外盒裡用的,所以防水、防雪、防風,(所以也防音,放在盒子裡你是錄不到你講話的聲音的)。另外相機所以在下雪天不敢拿出來,是因為台灣能跟拍的沒幾個,我們總要停下來才能拍,而日本的氣溫通常只有零下5到10度,沾到相機幾乎立刻融化,所以下雪天沒什麼人敢拍影片。
我也差不多呀,有些真正一定要走直線的那種饅頭,我大概三個就不行了,但是下次應該可以突破連續下十個以上應該沒問題,我又沒說我饅頭滑得如何一流,而是在說滑饅頭的技術要如何練及方法。pku 寫:所以說你完全沒有滑雪經驗,有些饅頭道我可一口氣滑很遠,有些難滑的可能不到十個turn已要停,如果好像你每天只做白日夢,吹牛滑雪,當然滑什麼也沒問題。
不是模仿滑雪,是練「關鍵動作」,在雪場上只要第一天把「關鍵動作」帶進去就好了,這需要花1~2天練習的。pku 寫:看你拿ski poles用直排輪模仿滑雪 ,那麼不自然,一到雪場遇到難滑小小的雪,一定完全走樣。
第四天拍的那一段是那個雪場最陡的滑線了,而最上面的那一段都是較大的饅頭,完全不能避開饅頭,我的雪友在那段就卡得有點久,我還要請他們先滑下去再幫我拍,那太危險了,請體諒我是參加日本團,不是歐美團,這兩邊的團友技術素質差蠻大的,嚴格講,他們的sb還沒到中級程度,帶他們去那條我只能請他們以最慢的速度一次下一個饅頭,偶爾還會在上面摔到,其中一個還滾了三四圈,才短短不到五十公尺就摔好幾次了,我都有點良心不安耶。pku 寫:你的所謂黑線,是因為那些在旁邊的饅頭,不是因為雪道很倒。做夢時我也可滑得比世界冠軍還快。
那方便請你在易滑且整理過的滑道拍一段來看看,要選綠線藍線都隨你,選一段你認為比一些四級csia漂亮的動作來看看,我好奇你的動作能不能從up unweight變成down unweight的動作?pku 寫:在易滑的雪道我可滑得比一些四級csia 漂亮,問題是到難滑的雪道便沒有人家好。我們自己知自己是,不會像你吹牛吹到變超人。
你的直排輪刻滑被我完仿了,你仿不了我的動作,只能拿一根手指指對方,卻忘了有四根手指指著自己。等你能仿拍我的直排輪點杖再說吧?taichiskiing 寫:所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不能讓你的“胡說八道”的理論跟鼠屎一樣撒的到處都是。
在講風雪大小,誰看你的動作呀?又在自以為是了。taichiskiing 寫:從你的回言可以看的出你只是找個壞處來說,而不見真正的“流暢”滑粉雪的技術,對,小知小見的見識‧你看不見雪飛的是“橫”的?那才是“風大”;你要是真能有這個經驗站在山頂往下看的話,大概魂都嚇沒了。
一個小時內可積50公分左右的雪,這樣才夠大吧,你的影片內一個小時內積不了這麼多的雪,我不得懷疑這麼大的風雪下,你們纜車可能停開了,以免有人發生山難,所以你也沒機會嚐試,除非有箱型纜車可撐。taichiskiing 寫:沒有影片還“死辯”,誰“丟臉”?你以為你經過一次風雪你就可以“吹”了?只有兩種情況下雪鏡會積雪:一,你站著或是滑的很慢,二,雪很溼,那是說天氣“不冷”/還不到-10度,說不定對你這台灣來的人來說是很大風雪了,在有風雪的地區,那種風雪是很平常的‧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powder skiing, Ponderosa, Heavenly - YouTube
小知小見的推測,正是自以為是的表現。taichiskiing 寫:簡單的說,你的技術不夠,加上沒有体力,還會“怕”(雙黑線),你那些直排輪“進階點杖”的技術是用不上的,所以就看你怎麼“摔”法,摔的嚴重的話,多几次,一個小時都是一個問題。
我知什樣的陡度跟饅頭會造成這問題,可惜這麼大的饅頭我都沒摔過了,我也很久沒掉過雪板,摔也要摔的有技巧,雪板跟雪杖都不會掉。taichiskiing 寫:等你拍片我們再說吧!
曾滑過這種陡度的大饅頭 - YouTube
想的好;還有一個問題,你要是在 Gunbarrel 上摔跤,你還不一定能站的起來,很陡;而你一隻雪板脫下來,你不一定穿的回去,所以你要是摔一跤,你什麼時候才能繼續向下滑是很大一個問題。
強詞奪理。taichiskiing 寫:當你回答了「疑問句」不就是「肯定句」了,白痴?
你的直排輪真的不什麼樣,輕易就能仿拍了,自以為是,笑死你自己我也不會內傷。taichiskiing 寫:好笑的是你的無知,事實是你在雪場上“不能”練什麼,所以你也“不能”達到什麼高級技術,而你兒子五年後能不能滑雪還是個問題,你要拿他跟我比?你跟我比都已經「不自量力」,還把你兒子也供上了,你認為你會“分析”?「愚不可及」,“笑死人”。
:)
IS
問題昰你根本滑雪次數太少,在家想的時間又太多,以為想做的明白了便會很容易做。在家時間越多,便越覺容易。因為不是滑,只是想。 你什麼都說到雪塲一兩天練習便可以,但你又不去滑,好等你可継騙人騙己。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我也差不多呀,有些真正一定要走直線的那種饅頭,我大概三個就不行了,但是下次應該可以突破連續下十個以上應該沒問題,我又沒說我饅頭滑得如何一流,而是在說滑饅頭的技術要如何練及方法。
我知道練習及方法,只缺滑雪天數而已。練習的方法對了,節省的時間不是你能想像的。
不是模仿滑雪,是練「關鍵動作」,在雪場上只要第一天把「關鍵動作」帶進去就好了,這需要花1~2天練習的。
今年拍的這個,對我來講完全沒走像,而是必須要了解自己做了什麼動作,會產生什樣的結果,這樣回家後才能針對下次出門滑雪前做加強改善。
第四天拍的那一段是那個雪場最陡的滑線了,而最上面的那一段都是較大的饅頭,完全不能避開饅頭,我的雪友在那段就卡得有點久,我還要請他們先滑下去再幫我拍,那太危險了,請體諒我是參加日本團,不是歐美團,這兩邊的團友技術素質差蠻大的,嚴格講,他們的sb還沒到中級程度,帶他們去那條我只能請他們以最慢的速度一次下一個饅頭,偶爾還會在上面摔到,其中一個還滾了三四圈,才短短不到五十公尺就摔好幾次了,我都有點良心不安耶。
那段後面才有一條推平的滑道,我當然先拍小彎囉,後面你也看到了,他們幾乎都在推平的滑道幫我拍,我才不敢叫他們滑進饅頭及亂雪區呢,不然當天中午要離開雪場就要趕不上了。
旁邊那條窄窄推平的黑線,有人戲稱烏龜道,我就不知道推那一條要做什麼了。
黑線不一定有饅頭,但較陡的黑線容易有饅頭。
有一個方法你可以證實,在你肯定是黑線已整理過的滑道,請你朋友「坐」在雪道上幫你拍滑下去,就跟我的影片一樣,拍背後,看看你肯定的黑線會不會變綠線?試一次就知道了,這很簡單吧?雪季到了,拍一段對你來講不難吧?
那方便請你在易滑且整理過的滑道拍一段來看看,要選綠線藍線都隨你,選一段你認為比一些四級csia漂亮的動作來看看,我好奇你的動作能不能從up unweight變成down unweight的動作?
另一點,我覺得四級跟三級只有一個小差別而已,除了動作要能看以外,就是要會「先點再彎」的timing,會了這個timing,你才有辦法練真正的down unweight動作。不然最多再漂亮也只是三級而已。
在整理好的綠線或藍線都可以,仿下面這段動作就行了,從他的點杖動作來看,他的饅頭技術應該很強。先提醒一下,這段裏面的點杖都是「先點再彎」的動作喔,都是同性質的動作。不求你有100%像,只要你能達到80%就行的了,但「先點再彎」是必要的,不能改,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你是不可能滑得比四級好的。
Natural Balance in Skiing_John Gillies - YouTube
Hey taichiskiing - I haven't got the GoPro yet. I will definite get something before our ski trip. Here is another one that I might consider:taichiskiing 寫:有些手套大指頭上有條膠片,那是“雨刷”,可以用來清雪鏡的積雪。
Gopro 是放在一個防水的外盒裡用的,所以防水、防雪、防風,(所以也防音,放在盒子裡你是錄不到你講話的聲音的)。
:)
IS
在下大風雪一邊滑時,1~2秒刷一次,真的不太好滑,所以雨刷的效果及實用性不高。taichiskiing 寫:有些手套大指頭上有條膠片,那是“雨刷”,可以用來清雪鏡的積雪。
我也想過要買一台類似的,但一想到解析度低,音質差,我就實在不太想買,不然一台一萬塊左右而已,總不能身上帶兩台攝影音吧?也許哪天有機會跟lelo兄一起滑時,我可能會考慮敗一台,不然平常拿來拍,效果有點爛。taichiskiing 寫:Gopro 是放在一個防水的外盒裡用的,所以防水、防雪、防風,(所以也防音,放在盒子裡你是錄不到你講話的聲音的)。
:)
IS
這是我們認知上差距的問題,你看不懂我新拍的直排輪影片,又不願正視我2010跟2011影片放在一起就有明顯的進步差別,也聽不下我講的,所以你只能等我下次出門滑,有拍片後再跟今年的影片放在一起,一樣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差別連一般沒滑過雪的都看得出來。pku 寫:問題昰你根本滑雪次數太少,在家想的時間又太多,以為想做的明白了便會很容易做。在家時間越多,便越覺容易。因為不是滑,只是想。 你什麼都說到雪塲一兩天練習便可以,但你又不去滑,好等你可継騙人騙己。
我不是講了嗎?你們自己嚐試拍一段不就知了嗎?pku 寫:通常黑缐到雪道完前都是很平,你挑的所謂黑線已經是平,還在最後才拍片,真是笑掉人家大牙。csia 4 級你見過幾個,在片看到大都是demo 級,John Gillies 更是demo team 的教練。
看來你還是分不清up unweight跟down unweight的差別,down unweight不是什麼了解不起的技術,但這技術在滑饅頭時,會讓你很輕鬆。pku 寫:人家鬼佬講什麼up unweight, down unweight 你便以為down unweight 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術。你看Norman kreutz 不是用很多up unweight 但還是滑得那麼好。
如太極兄說,你只是自以為是的無恥之人。
這兩年我也有在注意類似這些,我有接一個部落格,我轉貼給你看。snowrider 寫:Hey taichiskiing - I haven't got the GoPro yet. I will definite get something before our ski trip. Here is another one that I might consider:
http://contour.com/products/contour-roam
說的意思沒錯,但是還是說錯—那是三根手指指著你自己‧就說你會看到別人的錯卻看不見自己同樣的錯,當你批評別人不好的時候,可想到另外三根手指指著你自己?為什麼我要仿拍你那“雞毛蒜皮”的“錭蟲小技”的直排輪點杖?你認為你的直排輪點杖枝術很高明?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你的直排輪刻滑被我完仿了,你仿不了我的動作,只能拿一根手指指對方,卻忘了有四根手指指著自己。等你能仿拍我的直排輪點杖再說吧?
真正滑學人看滑雪的影片,第一個看滑雪的動作,第二、三個才看滑雪的環境、地形、天氣等等;那是說你小知小見不會看影片。在講風雪大小,誰看你的動作呀?又在自以為是了。
小知小見,好笑,你在台灣講“風雪”就跟你在家裡講“滑雪”一樣,「不知所云」。一個小時內可積50公分左右的雪,這樣才夠大吧,你的影片內一個小時內積不了這麼多的雪,我不得懷疑這麼大的風雪下,你們纜車可能停開了,以免有人發生山難,所以你也沒機會嚐試,除非有箱型纜車可撐。
你真的見識不夠。
那還要看他的技術及什麼美國雪場他滑過,想來小見識,「物以類聚」。當下有一位住在美國滑很多年的雪友就講,來歐洲滑這一趟真是開了眼界,目前所知在美國他滑過的雪場沒有一個能比,變化太大了。這位雪友也是過六十歲的人了。
等你能來滑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小知小見的推測,正是自以為是的表現。
那只是說你還沒見過“真正”的“滑雪的世面”‧溜冰滑雪—“滑”—界的人都知道,你不摔跤你是學不會“滑”的;你要是還沒把雪板摔掉過的話,你滑的地形還不夠多,不夠難,或說“經驗不夠”。我知什樣的陡度跟饅頭會造成這問題,可惜這麼大的饅頭我都沒摔過了,我也很久沒掉過雪板,摔也要摔的有技巧,雪板跟雪杖都不會掉。
不是,當「疑問句」只有一個答案時不就變成「肯定句」了,反應遲頓?強詞奪理。
完仿拍太極的直排輪刻滑 - YouTube你的直排輪真的不什麼樣,輕易就能仿拍了,自以為是,笑死你自己我也不會內傷。
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下面這影片是太極引貼的,下面這一段就全部都是up unweight的動作,你有信心仿一段來看看嗎?相似度90%就行了,但你up unweight還少了一兩點的關鍵性動作,我好像也沒看過你彎過大彎,猜不準。
下面這一段我也有信心在下次拍仿80%的相似度,剩下20%需要更多的滑雪日練習才行。
最後,除非我們講的up unweight跟down unweight是不一樣的東西,那我們就雞同鴨講了,但這是目前我確定的分別,這樣講比較容易居分。
Carving Fun-damentals on Vimeo
If you do go to get a GoPro, get the GoPro2, a bit pricy, but it comes with a video viewer. And I like the versatility of the GoPro's mounting system.snowrider 寫:Hey taichiskiing - I haven't got the GoPro yet. I will definite get something before our ski trip. Here is another one that I might consider:
http://contour.com/products/contour-roam
無聊的回應呀,你應該要試著跟我互相仿,這樣才能理解,你一直講你自己的,你的直排輪影片都快被我證光光了。沒意思啦。taichiskiing 寫:說的意思沒錯,但是還是說錯—那是三根手指指著你自己‧就說你會看到別人的錯卻看不見自己同樣的錯,當你批評別人不好的時候,可想到另外三根手指指著你自己?為什麼我要仿拍你那“雞毛蒜皮”的“錭蟲小技”的直排輪點杖?你認為你的直排輪點杖枝術很高明?
完仿拍太極的直排輪刻滑 - YouTube
“失之亳厘,差之千里”。
真正滑學人看滑雪的影片,第一個看滑雪的動作,第二、三個才看滑雪的環境、地形、天氣等等;那是說你小知小見不會看影片。
小知小見,好笑,你在台灣講“風雪”就跟你在家裡講“滑雪”一樣,「不知所云」。
那還要看他的技術及什麼美國雪場他滑過,想來小見識,「物以類聚」。
等你能來滑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
那只是說你還沒見過“真正”的“滑雪的世面”‧溜冰滑雪—“滑”—界的人都知道,你不摔跤你是學不會“滑”的;你要是還沒把雪板摔掉過的話,你滑的地形還不夠多,不夠難,或說“經驗不夠”。
不是,當「疑問句」只有一個答案時不就變成「肯定句」了,反應遲頓?
好無聊的影片呀,那些動作都太簡單了,我都不用什麼練就能拍一段來給你看了,不過就算我拍了,你還是不會拍我的直排輪點杖動作,在直排輪上,你技窮啦。taichiskiing 寫: 完仿拍太極的直排輪刻滑 - YouTube
我的直排輪本來就不什麼,說過只是夏天沒雪滑時逍遣用,但是你要“完”仿拍還早呢!你不能做到,你是不會知道你的內傷在那兒‧
Taichi Rollerblade Skiing: classical rollerblade skating - YouTube
:)
IS
我是看得出來有進步,點杖時效有較好,壓邊更低,上半身更穩定,差一點點就可以變成down unweight的動作了,可惜你的身體轉下個彎的動作稍快了一點點反應,還沒達到真正的先點後彎,如果能點到雪地時,你的雪板身體再稍後面一點點,位置就對了。pku 寫:
SHORT TURN 2005 - YouTube
The 2 video got 很明顯的分別
Short Turn Dave Murray 2011-2 - YouTube
到了advance level 的滑雪人,進步便困難,而且我們這些weekend skier 又沒有很多訓練,會更加困難,幸好現在拍片容易。可自已看到自已怎樣滑。
你的滑雪技術很初級,因你常看高手的片,又很重外型,在好雪和不倒的雪道,便可滑得有點像樣,但實質的東西便沒有,如速度。好像你說那雪道分幾次拍,但最似樣是最後那段,便是因你的技術有形冇實,到最容易的坡時,才可做到似樣。
你還在講2010在北海道留壽都拍的影片?pku 寫:你又在做白日夢,他們這樣滑,速度之快,是你不能想像,你上次到北海道滑,那些大彎完全失控。怎可能像他們八成。
別忘了他們滑完還有兩線留在雪上。 你又在做白日夢,他們這樣滑,速度之快,是你不能想像,你上次到北海道滑,那些大彎完全失控。怎可能像他們八成。 別忘了他們滑完還有兩線留在雪上。 我這樣的大彎滑得普通,csia 也不要求carving ,只需要dynamic 1 點便司以。就算雪好而滑道不倒,也未必可滑到八成似
我這樣的大彎滑得普通,csia 也不要求carving ,只需要dynamic 1 點便司以。就算雪好而滑道不倒,我也未必可滑到八成似
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當下有一位住在美國滑很多年的雪友就講,來歐洲滑這一趟真是開了眼界,目前所知在美國他滑過的雪場沒有一個能比,變化太大了。這位雪友也是過六十歲的人了。
]
人家没得罪妳、妳也沒見過人家怎滑、咀巴不用那麼臭吧?taichiskiing 寫: 那還要看他的技術及什麼美國雪場他滑過,想來小見識,「物以類聚」。
:)
IS
那麼跟你約定2014年一月到日本白馬八方尾根一會,看看你怎樣練兩天便什麼都得。八方尾根的雪道標準很高,而且由山頂滑下也很長。lelo 寫:(代 norman 貼回覆)
對我不能出門滑雪這事,真的是身不由已的,如果你不信我說的,那就等幾年後我拍了再說囉。
taichiskiing - Thanks for the comparison. Yes, I noticed that your Contour video clip is darker. Is the GoPro2 the following one t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taichiskiing 寫:If you do go to get a GoPro, get the GoPro2, a bit pricy, but it comes with a video viewer. And I like the versatility of the GoPro's mounting system.
...
Contour camera has little distortion [compares to GoPro], but darker, the following clip is shot with a Cont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