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動作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lelo
文章: 6008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41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lelo » 週日 4月 15, 2012 8:10 am

norman 寫: 用全腳掌是一個正常人的自然習慣,不過你應該沒遇過腳跟骨膜受傷發炎的感覺吧?
用腳前掌走路是需要練習的,不然還叫做需要教及練習?
如果你腳跟發炎,用腳尖走當然是最好的方法;像你腳受傷,柱柺杖就是最好的方法。
不過在你的帖子裏,你講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

至於要證明收縮動作,我沒你那麼有創造力 ....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42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pku » 週日 4月 15, 2012 12:37 pm

norman 寫:看來你對自己的解釋很滿意了?我的方法正是那些教學練習法中所沒提過的,所以你們不能想像,但不能想像不代表沒機會,所以今天我給你們機會證明自己知道也會做,反正周一就知道了,不是嗎?

或許這兩天你再去滑雪時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的證明方法吧? :face (50):
人有人的練習方法 ,martin H 有他的練習方法,你也可有你的練習方法,最後是誰鍊很好,你如果說你的練習方法這樣利害。但你滑出來卻只有上身在動。你仲講你練習方法犀利,你真是白癡。正如一位學生請了一位名教授補課。但最後仍然不及格。還要告知大家補課老師是幾犀利。

B2L2
文章: 346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4, 2011 9:24 am

#43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B2L2 » 週日 4月 15, 2012 3:34 pm

用中文回覆真難,用英文你又不知明多少.吖. 我回的原因只是想將我知的說出來,有錯請改,並非為了norman的激漲法.

我覺得要明白收缩減壓很易,做到的人會感覺到,根本不要去找解釋,因做到了之後壓力少了後,做一些動作會容易得多,問題只是做得有多足,時間有多準.我自問很大部份時間都須要及可以做得好一點,真的不易.
反而不懂的人就墜入牛角尖,又要人証明怎麽怎麼,開口問一句就好了.

我的解釋:

F = ma
P = F / A

現假設A(area)不改變。

當在静態的時候,你在低位要向上升,那你要使力向地面, F加大 P 就變大, 但這是暫時性的,當你向上到止點時,壓力便回落,這是因為再没有了向上的acceleration. (要感覺到就自己去跳一跳,這個我希望你不要我再解釋).

這一個是在静態的,或是在慢速的,要自己用力向地面的,但這點不是大問題,可以容易解决,只要你記著,當上升到最高的止點時,就是壓力减少之時。當然如果你向上跳離地面,你的壓力就更加是零。這是up-unweight的
原理。

在有快一點速度的時候,雪板及turn rebound可提供你向上的力,所以石像滑法亦可以不太花氣力,只要時間控制得好,雪面给你的力度不大,一點也不難。

但當力度太大的時候,依舊用石像滑法,情況會怎樣? 重心移動太大,不利控制及產生很多問題,不在此談。大的壓力來自雪面,把雙腿收回,已可减低向上的力度(我不知道有怎麼須要解釋,norman很在意須要解釋為何收腳可吸收壓力),只要留足够向上的力用作把重心維持高度,其他多出的就用雙腳吸收,能吸多少便吸多少。

收收腳只為將多餘的向上力吸去,要是你没有多餘的,但硬是要收腳,我便會叫那種為蹲下。蹲下時,重心很明顯的往下,實際是在加壓。這個不難聯想到norman的片。

壓力為何會這麼大,不平地,有 mogul時,速度快時,壓力都會變大,吸收得不夠,人可能離地,離地控制得到,可以用作自用,時間錯就很易失控,吸收壓力 or pressure control 很重要。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4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日 4月 15, 2012 9:07 pm

lelo 寫:如果你腳跟發炎,用腳尖走當然是最好的方法;像你腳受傷,柱柺杖就是最好的方法。
不過在你的帖子裏,你講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

至於要證明收縮動作,我沒你那麼有創造力 ....
我今天帶小朋友逛動物園走了一整天,累死了。

我特地注意了一下,在精神體力好時,我確定我腳著地時是腳掌前半段,但走到累時,就會不知不覺是後腳跟著地,最後走多了,後腳跟底骨就開始覺得壓力很大,然後走多了就覺得有點要痛的感覺,所以累時後腳跟著地更累,所以就不斷提醒自己走路時還是打起精神,不然就越走越累的快。

我開的帖子不一定是我講的才是最好,因為是公開講出來的,大家自己心中有把尺,講完又認定如何,我也不知你們什麼想的,不過我確實有方法可以證明什麼叫做收縮動作的方式,而且一看就明白,而不是只用文字說明及想像而已。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4月 15, 2012 11:2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5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日 4月 15, 2012 9:09 pm

pku 寫:人有人的練習方法 ,martin H 有他的練習方法,你也可有你的練習方法,最後是誰鍊很好,你如果說你的練習方法這樣利害。但你滑出來卻只有上身在動。你仲講你練習方法犀利,你真是白癡。正如一位學生請了一位名教授補課。但最後仍然不及格。還要告知大家補課老師是幾犀利。
你講了我很多次「白痴」,我都沒說什麼,但是你到現在只有文字證明,確定這樣就夠了嗎?還是放一段你們加拿大的interski也算?

等看完我的方法公佈後再講也不遲,不然這話還是讓我笑的緊呀。 :face (50):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6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日 4月 15, 2012 9:18 pm

B2L2 寫:用中文回覆真難,用英文你又不知明多少.吖. 我回的原因只是想將我知的說出來,有錯請改,並非為了norman的激漲法.

我覺得要明白收缩減壓很易,做到的人會感覺到,根本不要去找解釋,因做到了之後壓力少了後,做一些動作會容易得多,問題只是做得有多足,時間有多準.我自問很大部份時間都須要及可以做得好一點,真的不易.
反而不懂的人就墜入牛角尖,又要人証明怎麽怎麼,開口問一句就好了.

我的解釋:

F = ma
P = F / A

現假設A(area)不改變。

當在静態的時候,你在低位要向上升,那你要使力向地面, F加大 P 就變大, 但這是暫時性的,當你向上到止點時,壓力便回落,這是因為再没有了向上的acceleration. (要感覺到就自己去跳一跳,這個我希望你不要我再解釋).

這一個是在静態的,或是在慢速的,要自己用力向地面的,但這點不是大問題,可以容易解决,只要你記著,當上升到最高的止點時,就是壓力减少之時。當然如果你向上跳離地面,你的壓力就更加是零。這是up-unweight的
原理。

在有快一點速度的時候,雪板及turn rebound可提供你向上的力,所以石像滑法亦可以不太花氣力,只要時間控制得好,雪面给你的力度不大,一點也不難。

但當力度太大的時候,依舊用石像滑法,情況會怎樣? 重心移動太大,不利控制及產生很多問題,不在此談。大的壓力來自雪面,把雙腿收回,已可减低向上的力度(我不知道有怎麼須要解釋,norman很在意須要解釋為何收腳可吸收壓力),只要留足够向上的力用作把重心維持高度,其他多出的就用雙腳吸收,能吸多少便吸多少。

收收腳只為將多餘的向上力吸去,要是你没有多餘的,但硬是要收腳,我便會叫那種為蹲下。蹲下時,重心很明顯的往下,實際是在加壓。這個不難聯想到norman的片。

壓力為何會這麼大,不平地,有 mogul時,速度快時,壓力都會變大,吸收得不夠,人可能離地,離地控制得到,可以用作自用,時間錯就很易失控,吸收壓力 or pressure control 很重要。
感謝你認真的回應,無論如何,很好的解釋,很清楚,很明白,至於夠不夠證明你這說法能不能證明你會收縮釋壓的動作,今天不妨先看我貼的馬丁.H吧,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證明。

不過就別再用我2011年拍時的動作來講了,我已說過那時我確實是做蹲下的動作,而我新完成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解決這問題。 :face (343):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7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日 4月 15, 2012 9:25 pm

我今天先放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中的片段,我就不說明什麼了,看了下面的動作,就算沒解釋也該懂他的意思吧?所以這三段加起來,證明他懂也能做得到收縮釋壓的動作。你們認為呢?這樣還看不懂又需要我解釋,那就等明天看我的方式公佈囉,我確實是很認真在討論這話題的,完全沒逼盯你們喔。

明天我再公布我的方法,還剩半天時間,你們要是有想通或想再追加解釋,來加強證明自己真的會收縮釋壓的動作,歡迎再補充囉,只是這最普通的方法被Martin Heckelman這段影片給證了,所以得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好或更強的方法囉。

這影片我是以半公開的,有連結網址才看得到,你們應該看得到吧?

收腳練習.wmv - YouTube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4月 15, 2012 11:41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B2L2
文章: 346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4, 2011 9:24 am

#48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B2L2 » 週一 4月 16, 2012 3:01 am

今天都不會再冇時間回覆,只好問簡單說" 收縮釋壓 的動作",有容易的passive方法,只要放鬆雙腿,由外力將腿推上,不費力。另一種是active mode, 自己actively用腳力把腳抽上,在壓力太大時,在regain balance 時,都用得著。

片中gym的是active mode,在bump的,他便可以只用absorb。兩個都練習腳的movement.就算你直排輪的综習一樣可以練movement.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9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一 4月 16, 2012 9:57 am

不知現在公布會不會早了一點,不過我想大家要講的應該都講了,感謝、感謝,錯失證明自己真的會收縮釋壓的也別難過,日後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努力就好了。 :face (52):

如題我一開始便問,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在做收縮釋壓時,自己如何區分是蹲下跟收縮的動作。相信大家看到我剪的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中的片段,就會發現,其實我問的問題真的沒那麼複雜,想太複雜了,容易鑽牛角尖,而現在我再貼我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就會發現,有時思路真的被自己限定住了,但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把問題單純化,那接下來看我講的有沒有道理囉。

一般有學的人,都知道兩種方法,B2L2在上一篇已用文字說明,教初中級者,是把雙腳或全身放輕鬆,撞上凹凸不平的小燒餅,就讓自己的雙腳被推回來就行了,這是被動方法,而主動方法就是自己在碰撞時把雙腳拉起收回來,還可以讓重心平衡回復穩定(這個原因為何,你們應該也不知道吧?不過我也不想解釋。)‧被動方法雖較簡單,但遇到大的饅頭就不受控制,很容易被彈飛出去,主動方法很難練,因為收縮雙腳到底是蹲下還是收縮,只有練到一定的程度才感覺得到,但我可以很確定,我用我的核心技術做蹲下釋壓的方式一樣可以感覺不到反震力,缺點是蹲下後還要伸展時太花時間了,所以反應無法靈敏及速度快。所以主動收縮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定方,自己收縮才能繼續加快轉動雪板的力量。

Martin Heckelman的健身房練習動作,不是我的方式,現在你們看到了,應該對如何練收縮釋壓有概念了,當然,滑饅頭不只是只有收縮釋壓的動作而已,其他的我就不講了,就單一這討論就好了。我覺得這健身房練習還不是最好的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老是提出我的核心技術的特別練法,下面我貼的這段空中收縮,用我的竅門,一講就會,也不用花太多的力氣練習,只要把動作做習慣就自然能做到了,快速又有用,這一段是特別拍出來給徒弟看,究竟練了我那竅門應該要呈現出的動作是什麼,所以才拍這一段的,這一段可是在我拿到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之前就拍好製成光碟教學了。

下面這段空中收縮,一看就很明白了吧,我跳起來在空中先把身體拉直後,還能把雙腳收上來,這正是最有力的收縮釋壓的證明,完全符合我自己創的「收縮釋壓」這個動作的定義。事實上最好的C彎壓力應該是平衡的,即不增加壓力,也不減少壓力,唯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省力技術的要求。

滑饅頭最大的麻煩就是當雪板前端碰撞凸饅頭底時,會有一股反震力,速度慢反震力小,速度快反震力大,而我們就應該要想辦法消除掉這反震力,才能方便有力做接下來的動作,所以我都能空中收縮雙腳了,我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在碰撞產生反震力的一瞬間,就開始拉起我的雙腳就行了,做到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反震力的感覺了,而我現在已經達到不用意識刻意拉雙腳就能自動反射做出這動作來了。

那接下來就是剛才說的,速度快時,反震力越大,反應時間越短,那就是一個問題,我也說了,當身體變成反射動作時,就是被動與主動的結合,不過度放鬆讓力量推回來,也不主動浪費太多的力量把雙腳拉回來,那過饅頭時,自然就能把產生反震力的力量降低到最低,能有多低我不知道,這要去大雪場練習滑一滑才知道我可以讓自己做到什麼程度。

另外就是,下面這個空中縮腳的動作,我可以一次跳躍在落地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這真的是有竅門的啦。所以你們總是會覺得我說的太神,其實我的核心主要技術有兩個,其他次要核心練習有三個,那些都是有其神奇的目的的啦,所以不能怪我老是說你們沒眼力的說法,真正會及半知半解是有差別的,這動作是不是比Martin Heckelman的證明又更有力呢?我就只差上雪上去拍段證給你們看而已,但真正懂得如何證明自己會做收縮釋壓的證明,普遍用Martin Heckelman的方式就能證明了,而不是看在滑饅頭動作,因為會跟不會只有真正會的人才會看的,而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那你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我下面這個空中收縮的證明更有力度,也歡迎提出囉,別忘了,我可以在一次跳躍雙腳落地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所以在任何坡上,增壓減壓及平不平衡的事,跟我實在沒有太大的關係,我是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來做動作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我能輕易仿很多動作,但核心技術及方法不同,當然是依我的為主,我的方法這麼好用幹嘛不用呢?這才是我認為最高水準的方式,不靠外力也不需要太極說的支點(他已放棄說明了,其他再說也是馬後炮的事了)。這樣還覺得我講得太誇張了嗎?有增加一下大家的思維嗎?別再讓我暗笑在心裏了。 :face (52):

空中收縮.wmv - YouTube


單邊收腳動作 - YouTube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一 4月 16, 2012 10:0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beg
文章: 2094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10, 2010 12:08 pm

#50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beg » 週一 4月 16, 2012 11:16 am

若至吹牛大師、這是縮陽功嗎? :face (46): :face (46):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51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pku » 週一 4月 16, 2012 1:25 pm

norman 寫:不知現在公布會不會早了一點,不過我想大家要講的應該都講了,感謝、感謝,錯失證明自己真的會收縮釋壓的也別難過,日後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努力就好了。 :face (52):

如題我一開始便問,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在做收縮釋壓時,自己如何區分是蹲下跟收縮的動作。相信大家看到我剪的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中的片段,就會發現,其實我問的問題真的沒那麼複雜,想太複雜了,容易鑽牛角尖,而現在我再貼我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就會發現,有時思路真的被自己限定住了,但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把問題單純化,那接下來看我講的有沒有道理囉。

一般有學的人,都知道兩種方法,B2L2在上一篇已用文字說明,教初中級者,是把雙腳或全身放輕鬆,撞上凹凸不平的小燒餅,就讓自己的雙腳被推回來就行了,這是被動方法,而主動方法就是自己在碰撞時把雙腳拉起收回來,還可以讓重心平衡回復穩定(這個原因為何,你們應該也不知道吧?不過我也不想解釋。)‧被動方法雖較簡單,但遇到大的饅頭就不受控制,很容易被彈飛出去,主動方法很難練,因為收縮雙腳到底是蹲下還是收縮,只有練到一定的程度才感覺得到,但我可以很確定,我用我的核心技術做蹲下釋壓的方式一樣可以感覺不到反震力,缺點是蹲下後還要伸展時太花時間了,所以反應無法靈敏及速度快。所以主動收縮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定方,自己收縮才能繼續加快轉動雪板的力量。

Martin Heckelman的健身房練習動作,不是我的方式,現在你們看到了,應該對如何練收縮釋壓有概念了,當然,滑饅頭不只是只有收縮釋壓的動作而已,其他的我就不講了,就單一這討論就好了。我覺得這健身房練習還不是最好的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老是提出我的核心技術的特別練法,下面我貼的這段空中收縮,用我的竅門,一講就會,也不用花太多的力氣練習,只要把動作做習慣就自然能做到了,快速又有用,這一段是特別拍出來給徒弟看,究竟練了我那竅門應該要呈現出的動作是什麼,所以才拍這一段的,這一段可是在我拿到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之前就拍好製成光碟教學了。

下面這段空中收縮,一看就很明白了吧,我跳起來在空中先把身體拉直後,還能把雙腳收上來,這正是最有力的收縮釋壓的證明,完全符合我自己創的「收縮釋壓」這個動作的定義。事實上最好的C彎壓力應該是平衡的,即不增加壓力,也不減少壓力,唯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省力技術的要求。

滑饅頭最大的麻煩就是當雪板前端碰撞凸饅頭底時,會有一股反震力,速度慢反震力小,速度快反震力大,而我們就應該要想辦法消除掉這反震力,才能方便有力做接下來的動作,所以我都能空中收縮雙腳了,我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在碰撞產生反震力的一瞬間,就開始拉起我的雙腳就行了,做到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反震力的感覺了,而我現在已經達到不用意識刻意拉雙腳就能自動反射做出這動作來了。

那接下來就是剛才說的,速度快時,反震力越大,反應時間越短,那就是一個問題,我也說了,當身體變成反射動作時,就是被動與主動的結合,不過度放鬆讓力量推回來,也不主動浪費太多的力量把雙腳拉回來,那過饅頭時,自然就能把產生反震力的力量降低到最低,能有多低我不知道,這要去大雪場練習滑一滑才知道我可以讓自己做到什麼程度。

另外就是,下面這個空中縮腳的動作,我可以一次跳躍在落地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這真的是有竅門的啦。所以你們總是會覺得我說的太神,其實我的核心主要技術有兩個,其他次要核心練習有三個,那些都是有其神奇的目的的啦,所以不能怪我老是說你們沒眼力的說法,真正會及半知半解是有差別的,這動作是不是比Martin Heckelman的證明又更有力呢?我就只差上雪上去拍段證給你們看而已,但真正懂得如何證明自己會做收縮釋壓的證明,普遍用Martin Heckelman的方式就能證明了,而不是看在滑饅頭動作,因為會跟不會只有真正會的人才會看的,而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那你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我下面這個空中收縮的證明更有力度,也歡迎提出囉,別忘了,我可以在一次跳躍雙腳落躍雙腳落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所以在任何坡上,增壓減壓及平不平衡的事,跟我實在沒有太大的關係,我是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來做動作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我能輕易仿很多動作,但核心技術及方法不同,當然是依我的為主,我的方法這麼好用幹嘛不用呢?這才是我認為最高水準的方式,不靠外力也不需要太極說的支點(他已放棄說明了,其他再說也是馬後炮的事了)。這樣還覺得我講得太誇張了嗎?有增加一下大家的思維嗎?別再讓我暗笑在心裏了。 :face (52):

空中收縮.wmv - YouTube

單邊收腳動作 - YouTube

恭喜,恭喜,你花了這麼多時間,終於明白什麼是下身收縮。而不是上身上下移動。 :face (50): :face (50):

我一早講了,你用什麼方法練是你的事,我用什麼方法練是我的事,最重要是在雪上滑時做到出來。

你也不用擔心我會用你的方法來練,因我這樣跳收躍雙腳落地時我膝蓋受不了。

你自己快點練習,快點出來whistler 跟我滑一下。我一定帶你去那些大饅頭讓你試試你的收縮動作。我幇你拍片譲你可証明這個在夢中的神到了現實中不是笑話,而是神話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52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pku » 週一 4月 16, 2012 1:32 pm

skier888 寫:我在等著笑呢,快拿出來啊。我們沒人在意幼稚園怎麽想 :face (341):
弱智大師終於貼了出來。是有點心思,不能說是幼稚園。不過,在饅頭上滑,收縮 :face (334): :face (334):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53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pku » 週一 4月 16, 2012 1:37 pm

忘了,你滑直排輪是上身還是有一點上下動,但這麼細微可以接受,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54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一 4月 16, 2012 3:57 pm

beg 寫:若至吹牛大師、這是縮陽功嗎? :face (46): :face (46):
這個有梗,好笑,不過比縮不起來的人好。 :face (334):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55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一 4月 16, 2012 4:58 pm

pku 寫:恭喜,恭喜,你花了這麼多時間,終於明白什麼是下身收縮。而不是上身上下移動。 :face (50): :face (50):

我一早講了,你用什麼方法練是你的事,我用什麼方法練是我的事,最重要是在雪上滑時做到出來。

你也不用擔心我會用你的方法來練,因我這樣跳收躍雙腳落地時我膝蓋受不了。

你自己快點練習,快點出來whistler 跟我滑一下。我一定帶你去那些大饅頭讓你試試你的收縮動作。我幇你拍片譲你可証明這個在夢中的神到了現實中不是笑話,而是神話
你自己都證不出來了,講的好像你真的明白似的,別放馬後炮啦,用文字講一講我也會講,前面已說啦。

問題是在我看來,你在雪場上做時,還是有蹲的成份,不是真的收縮,所以你過饅頭時,雪板飛出去來硬轉回來,時機慢了一些。

另外有件事你誤會了,我展示的這段影片是我第一次這樣是拍給徒弟看的,事實上我是站在地上練習的,跟本就不做跳起來的練習,我也沒那麼多的力氣練這個,我也說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訣竅,連我三歲的兒子跟姪子一教就會做,不過你們想練,也只能以Martin Heckelman在健身房那樣練,只是看要練多久才能練通而已。

而這伸縮身體的基本練習我早就不練了,只是這兩天好奇我在空中可以一次跳躍做幾次的伸縮而已,我本來以為我應該可以做2回次,想不到居然可以做到3回次,不知再練下去是不是可能達到4回次,不過我覺得這個不現實。

而你們沒練過,則連一回次拉直跟收縮都做不出來,這證明這動作是有難度的。不然你們早就想到要證了,不然用講的也行,把這方法講出來證明,是一件很難的事嗎?只是思維問題而已。

至於去加拿大滑,真的不是短期能辦到的事,不然就讓你知道我下饅頭已達到何種程度。


pku 寫:弱智大師終於貼了出來。是有點心思,不能說是幼稚園。不過,在饅頭上滑,收縮 :face (334): :face (334):
可惜你連一個平常的跳起來在空中做出收縮的動作都做不出來,不過我也忘了說這動作站在平地練就行了,練會了,即使上了五十歲還是能在空中做一回次的伸縮動作的,那個又不是多難辦到的事,懂得訣竅真的不用什麼練,馬上就會了,練五分鐘就能在空中做一回次的伸縮動作了。

pku 寫:忘了,你滑直排輪是上身還是有一點上下動,但這麼細微可以接受,
如果你能真正做到收縮動作,一開始就能完全消除反震力,你自然就會發現身體的稍為上下根本就不是重點,反而你為了想辦法保持身體看起來不會上下反而刻意去做收縮過多或不小心變成蹲下,那才是沒事浪費力氣的事,你還不能做到空中收縮,你就很難體會的啦。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一 4月 16, 2012 5:0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888
文章: 1962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4, 2010 1:57 pm

#56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skier888 » 週一 4月 16, 2012 9:59 pm

norman 寫:不知現在公布會不會早了一點,不過我想大家要講的應該都講了,感謝、感謝,錯失證明自己真的會收縮釋壓的也別難過,日後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努力就好了。 :face (52):

如題我一開始便問,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在做收縮釋壓時,自己如何區分是蹲下跟收縮的動作。相信大家看到我剪的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中的片段,就會發現,其實我問的問題真的沒那麼複雜,想太複雜了,容易鑽牛角尖,而現在我再貼我如何證明自己會收縮釋壓的動作,就會發現,有時思路真的被自己限定住了,但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把問題單純化,那接下來看我講的有沒有道理囉。

一般有學的人,都知道兩種方法,B2L2在上一篇已用文字說明,教初中級者,是把雙腳或全身放輕鬆,撞上凹凸不平的小燒餅,就讓自己的雙腳被推回來就行了,這是被動方法,而主動方法就是自己在碰撞時把雙腳拉起收回來,還可以讓重心平衡回復穩定(這個原因為何,你們應該也不知道吧?不過我也不想解釋。)‧被動方法雖較簡單,但遇到大的饅頭就不受控制,很容易被彈飛出去,主動方法很難練,因為收縮雙腳到底是蹲下還是收縮,只有練到一定的程度才感覺得到,但我可以很確定,我用我的核心技術做蹲下釋壓的方式一樣可以感覺不到反震力,缺點是蹲下後還要伸展時太花時間了,所以反應無法靈敏及速度快。所以主動收縮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定方,自己收縮才能繼續加快轉動雪板的力量。

Martin Heckelman的健身房練習動作,不是我的方式,現在你們看到了,應該對如何練收縮釋壓有概念了,當然,滑饅頭不只是只有收縮釋壓的動作而已,其他的我就不講了,就單一這討論就好了。我覺得這健身房練習還不是最好的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老是提出我的核心技術的特別練法,下面我貼的這段空中收縮,用我的竅門,一講就會,也不用花太多的力氣練習,只要把動作做習慣就自然能做到了,快速又有用,這一段是特別拍出來給徒弟看,究竟練了我那竅門應該要呈現出的動作是什麼,所以才拍這一段的,這一段可是在我拿到Martin Heckelman的饅頭教學之前就拍好製成光碟教學了。

下面這段空中收縮,一看就很明白了吧,我跳起來在空中先把身體拉直後,還能把雙腳收上來,這正是最有力的收縮釋壓的證明,完全符合我自己創的「收縮釋壓」這個動作的定義。事實上最好的C彎壓力應該是平衡的,即不增加壓力,也不減少壓力,唯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省力技術的要求。

滑饅頭最大的麻煩就是當雪板前端碰撞凸饅頭底時,會有一股反震力,速度慢反震力小,速度快反震力大,而我們就應該要想辦法消除掉這反震力,才能方便有力做接下來的動作,所以我都能空中收縮雙腳了,我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在碰撞產生反震力的一瞬間,就開始拉起我的雙腳就行了,做到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反震力的感覺了,而我現在已經達到不用意識刻意拉雙腳就能自動反射做出這動作來了。

那接下來就是剛才說的,速度快時,反震力越大,反應時間越短,那就是一個問題,我也說了,當身體變成反射動作時,就是被動與主動的結合,不過度放鬆讓力量推回來,也不主動浪費太多的力量把雙腳拉回來,那過饅頭時,自然就能把產生反震力的力量降低到最低,能有多低我不知道,這要去大雪場練習滑一滑才知道我可以讓自己做到什麼程度。

另外就是,下面這個空中縮腳的動作,我可以一次跳躍在落地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這真的是有竅門的啦。所以你們總是會覺得我說的太神,其實我的核心主要技術有兩個,其他次要核心練習有三個,那些都是有其神奇的目的的啦,所以不能怪我老是說你們沒眼力的說法,真正會及半知半解是有差別的,這動作是不是比Martin Heckelman的證明又更有力呢?我就只差上雪上去拍段證給你們看而已,但真正懂得如何證明自己會做收縮釋壓的證明,普遍用Martin Heckelman的方式就能證明了,而不是看在滑饅頭動作,因為會跟不會只有真正會的人才會看的,而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那你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我下面這個空中收縮的證明更有力度,也歡迎提出囉,別忘了,我可以在一次跳躍雙腳落地前做出三回次的「伸、縮」動作,所以在任何坡上,增壓減壓及平不平衡的事,跟我實在沒有太大的關係,我是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來做動作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我能輕易仿很多動作,但核心技術及方法不同,當然是依我的為主,我的方法這麼好用幹嘛不用呢?這才是我認為最高水準的方式,不靠外力也不需要太極說的支點(他已放棄說明了,其他再說也是馬後炮的事了)。這樣還覺得我講得太誇張了嗎?有增加一下大家的思維嗎?別再讓我暗笑在心裏了。 :face (52):

空中收縮.wmv - YouTube

單邊收腳動作 - YouTube
你所謂收縮的動作,最大的致命傷在於你示範裏收縮之前的跳/伸張。但是我眼力差,看不懂所以你也不用在乎我的意見 :face (4): :face (41):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3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57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norman » 週一 4月 16, 2012 10:14 pm

skier888 寫:你所謂收縮的動作,最大的致命傷在於你示範裏收縮之前的跳/伸張。但是我眼力差,看不懂所以你也不用在乎我的意見 :face (4): :face (41):
我故意把前面的動作切掉,你還能憑想像出我的前面動作呀?嘿,不給你提示,那是我的秘密。

另外我也說了,這個動作我是站在平地練習的,這影片是特別拍給我徒弟看的,所以是第一次拍,我也不會做這樣的跳躍練習的,這個只是要說明站在平地練的動作,最後應該是呈現出可以做出什樣的動作,畢竟光看到我站在平地練習的示範動作,可能會誤解我的用意,所以只好這樣拍一段啦。 :face (50):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888
文章: 1962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4, 2010 1:57 pm

#58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skier888 » 週一 4月 16, 2012 11:01 pm

norman 寫:我故意把前面的動作切掉,你還能憑想像出我的前面動作呀?嘿,不給你提示,那是我的秘密。

另外我也說了,這個動作我是站在平地練習的,這影片是特別拍給我徒弟看的,所以是第一次拍,我也不會做這樣的跳躍練習的,這個只是要說明站在平地練的動作,最後應該是呈現出可以做出什樣的動作,畢竟光看到我站在平地練習的示範動作,可能會誤解我的用意,所以只好這樣拍一段啦。 :face (50):
不管跟你如何說最後還是變成打嘴炮,我囘言的目的只是要把你說過的話框起來,等你真的會滑了才會知道你說過多少蠢話。抱歉,實在不想用這樣字眼,但是如果我客氣,就是嚴重的謊話 :face (4):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59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pku » 週一 4月 16, 2012 11:10 pm

skier888 寫:你所謂收縮的動作,最大的致命傷在於你示範裏收縮之前的跳/伸張。但是我眼力差,看不懂所以你也不用在乎我的意見 :face (4): :face (41):
跳得幾高,想睇下佢一跳三伸縮。

等待佢滑饅頭時怎樣收縮,不過到時滑不到時可能橫滑二個bump 交貨 :face (50):

B2L2
文章: 346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4, 2011 9:24 am

#60 回覆: 收縮動作

文章 B2L2 » 週二 4月 17, 2012 3:42 am

I have more than a few things that doesn't agree with what Norman said.

However, 1) I also really want to 睇下一跳三伸縮 . :)

2), what's the "pressure" value on your foot through your whole jump movement? What "pressure" has been reduced after your retract your legs up in the air?

3) "但我可以很確定,我用我的核心技術做蹲下釋壓的方式一樣可以感覺不到反震力,缺點是蹲下後還要伸展時太花時間了,所以反應無法靈敏及速度快。所以主動收縮才是最根本的解決定方,自己收縮才能繼續加快轉動雪板的力量。"
Does it means, your "主動收縮" doesn't need to retract your legs? Otherwise, once you retracted your legs, you will need to extend it which also takes time. So what do you mean?

4) "事實上最好的C彎壓力應該是平衡的,即不增加壓力,也不減少壓力,唯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省力技術的要求。"
Do you really thing that the best turn in this world will maintain the same pressure through different phase of the turn? I will give you another chance to think about this, and we could open another topic for it.

5) "我認為最高水準的方式,不靠外力也不需要太極說的支點"
In your exercise, if there is no 外力, how do you jump up in the air using just internal force? Please explain. Skier888 already asked and we knew/assumed what you did. Don't say that it is your secret. You know what you did.

6) "我接下來要練習的就是在碰撞產生反震力的一瞬間,就開始拉起我的雙腳就行了,做到了,自然就不會有任何反震力的感覺了"
Have you estimated how much pressure you are able to "absorb" by retracting your legs? And what're you going to do when pressure is above your limit?

7) more, but too lazy to type...

------------------------------

Here is what I want to say, MH showed in the gym is an exercise to train your core and leg movement. It doesn't show how/why/what is "收縮釋壓". What showed in Norman's video, is also a movie which showed he 收縮雙腳 up in the air, it also doesn't show how/why/what is "收縮釋壓". By saying this, I disagree that "這動作是不是比Martin Heckelman的證明又更有力". Both videos don't 證明 anything.

壓力 is invisible, unless you go measure it, you aren't showing it. If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 sit on a chair with a bathroom scale in front of you. Press down your legs and see the reading, then release your legs and tell me what's the reading. That would showing it.

Norman's jumping exercise could be used as an exercise to train the movement, however, I think what MH showed in the gym is much effective. I will tell you why later.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