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 motion turns?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61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日 6月 17, 2012 9:53 am

norman 寫:10個是因為日本較陡的黑線普遍很短,搞不好10個就到底了,當然,如果要是找到可以從上而下超過20個就更好,1顆饅頭10公尺,20個也有200公尺了,在白馬以照片來看饅頭,頂多也只有400~600公尺左右而已,還算很短,都可以一鏡到底。

但技術不會因為饅頭太少而變差或變好,有沒有差別10個夠大的饅頭就夠看得出來了,我也希望來一段,要是遇到那種人工造的饅頭就更好,就可以知道我的拉提收縮能讓我滑到什麼程度了。

所以我才說儘量,有出門拍饅頭,我一定會想拍走直線跟走溝兩種的。
日本的雪場我也去個五個以上,短的也約有三十個,那會只得十個那麼短,你吹牛也不要拿日本的雪場來吹,除非是那些很小的雪場,但要坐飛機飛三小時以上,怎也不會挑那種雪場來滑。

你又未去個八方尾根的黑菱,而且又不會去,你怎知自己可一口氣下得來,你上次滑那些深溝的饅頭,在最平坦的地方,滑幾個便失控飛出來,黑菱比那處斜度最少多一倍,沒有一佰也有七八十個,這樣講出來不是白痴是什麼,

技術是不會因饅頭太少變差或變好,但要多一點的長度才可試驗一個的技術。你現在的技術不用試我們也知是笑話,只是我們都看看你這個笑話怎樣出醜,開心一下

最後由 pku 於 週日 6月 17, 2012 9:57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62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日 6月 17, 2012 11:04 am

pku 寫:日本的雪場我也去個五個以上,短的也約有三十個,那會只得十個那麼短,你吹牛也不要拿日本的雪場來吹,除非是那些很小的雪場,但要坐飛機飛三小時以上,怎也不會挑那種雪場來滑。

你又未去個八方尾根的黑菱,而且又不會去,你怎知自己可一口氣下得來,你上次滑那些深溝的饅頭,在最平坦的地方,滑幾個便失控飛出來,黑菱比那處斜度最少多一倍,沒有一佰也有七八十個,這樣講出來不是白痴是什麼,

技術是不會因饅頭太少變差或變好,但要多一點的長度才可試驗一個的技術。你現在的技術不用試我們也知是笑話,只是我們都看看你這個笑話怎樣出醜,開心一下

我只去過三個,我沒遇過30顆以上的,在安比是我遇到較多的,但你們又嫌饅頭太小,就說是光線問題,你們又不相信。

不過我遇到的饅頭坡長度都真的蠻短的耶,唯一遇到最長的就是安比那條人工造的饅頭,就應該有4~50個左右了,當時沒能力滑,現在應該可以了。

其他的都覺得饅頭很短,沒兩三下就下完了,可能我在留壽都跟安比,都是看到地圖標示38度以上的黑線我才看得到饅頭,但這種斜度大多都差不多100公尺左右,也是有在其他遇到的,但都不到50公尺就沒了,不然就是斷斷續續的,可能下次去雪場要先找熟悉的人先問問,直接去攻幾下才能看情況拍吧?

怕你們看到我能直線連下饅頭,那時可能就是苦笑囉。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63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日 6月 17, 2012 1:44 pm

norman 寫:我請教你在小叮噹你要如何表現,結果你回「“要求也不難,只要把的“表現/pefromance”加一倍就可以了,那是說,跳高、跳遠加一倍,小轉六個彎,或是大轉速度快一倍等等就可以了”」,意思就是說你在小叮噹做得出來就是了,我說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雪場上才能輕鬆做得出來,那你還在辯什麼? :face (46):
原來以為你做“跟屁蟲”只是為了佔的口頭上的便宜,現在看來更像你“老年痴呆”到“你、我不分”的地步,連中文都看不懂,你認為我回答裡的紅字“你”是指誰?是說你在這論壇上混只有越混越“低能”,下面的摘語是原文,可知道你說的“你教教我...”是什麼意思?
已經都教過你了,你只是“自以為會”“不學”“不改”,所以做不到更好的要求。
“老年痴呆”的原因大多是一個人“自視過高”或是“夢想不切實際”,所以到老年時無法達到自己的追求,而用“假想”/“幻想”來達到自己的願望,因而導自精神錯亂而不見真實‧雖然現在醫藥發達,但是“老年痴呆”,至少現在,是無藥可醫的‧而“老年痴呆”患者大多是活在自己自創的“虛幻世界”裡,那也是說,在自創的“文字獄”裡打轉,又因為所用的“文字”“不切實際”,所以也一直無法鑽出來,所以病情只有每況愈下,終至最後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認識,孤獨了一生,是很可悲的一個人生‧一般人只是發生在老年,因為“天晚路遠”,“時不我予”焦慮的刺激才開始發展的,但是你現在還不到四十歲,我就不知道你以後怎麼辦了‧只能說Good luck,你好自為之吧。
就像你之前說我能在小叮噹直線滑下來就承認我可以滑快,現在要賴帳囉? :face (50):
“你能在小叮噹內滑直線衝下來並不表示你滑得快,看不見自己雪板分開三、四次,到最後“板頭分叉”?雪板分開表示你在減速或是防止雪板加速(全制動剎車)...”事實上,你的直線下是我教“新新手”在沒有學會轉彎之前控制速度的方式‧而我給你的樣本是下面這個,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traightlining - YouTube



你要說自己滑的好、滑的快,隨便你怎麼說,但是,你要別人“承認”你“滑的好、滑的快”,你卻要達到別人所設的標準,不是嗎?就像你說你是台大畢業的,你想別人會承認嗎?在社會上混了那麼久,這一點基本常識都不懂,你是白活了,典型的“老人痴呆”。

:)
IS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64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日 6月 17, 2012 2:21 pm

norman 寫:我只去過三個,我沒遇過30顆以上的,在安比是我遇到較多的,但你們又嫌饅頭太小,就說是光線問題,你們又不相信。

不過我遇到的饅頭坡長度都真的蠻短的耶,唯一遇到最長的就是安比那條人工造的饅頭,就應該有4~50個左右了,當時沒能力滑,現在應該可以了。

其他的都覺得饅頭很短,沒兩三下就下完了,可能我在留壽都跟安比,都是看到地圖標示38度以上的黑線我才看得到饅頭,但這種斜度大多都差不多100公尺左右,也是有在其他遇到的,但都不到50公尺就沒了,不然就是斷斷續續的,可能下次去雪場要先找熟悉的人先問問,直接去攻幾下才能看情況拍吧?

怕你們看到我能直線連下饅頭,那時可能就是苦笑囉。
你直線下饅頭只是在你夢中在會發生,在現實裏你只會滑不到幾個便滑回你的半制動交叉駝孑收縮大法。跟著說找不大饅頭所以不如不拍

你上次滑那條深溝饅頭,只滑最後平坦的幾個便飛出來,現在已預計可一口氣下來。你吹牛吹得真大。無它,因你一定不會再去,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65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日 6月 17, 2012 5:14 pm

taichiskiing 寫:原來以為你做“跟屁蟲”只是為了佔的口頭上的便宜,現在看來更像你“老年痴呆”到“你、我不分”的地步,連中文都看不懂,你認為我回答裡的紅字“你”是指誰?是說你在這論壇上混只有越混越“低能”,下面的摘語是原文,可知道你說的“你教教我...”是什麼意思?



“老年痴呆”的原因大多是一個人“自視過高”或是“夢想不切實際”,所以到老年時無法達到自己的追求,而用“假想”/“幻想”來達到自己的願望,因而導自精神錯亂而不見真實‧雖然現在醫藥發達,但是“老年痴呆”,至少現在,是無藥可醫的‧而“老年痴呆”患者大多是活在自己自創的“虛幻世界”裡,那也是說,在自創的“文字獄”裡打轉,又因為所用的“文字”“不切實際”,所以也一直無法鑽出來,所以病情只有每況愈下,終至最後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認識,孤獨了一生,是很可悲的一個人生‧一般人只是發生在老年,因為“天晚路遠”,“時不我予”焦慮的刺激才開始發展的,但是你現在還不到四十歲,我就不知道你以後怎麼辦了‧只能說Good luck,你好自為之吧。



“你能在小叮噹內滑直線衝下來並不表示你滑得快,看不見自己雪板分開三、四次,到最後“板頭分叉”?雪板分開表示你在減速或是防止雪板加速(全制動剎車)...”事實上,你的直線下是我教“新新手”在沒有學會轉彎之前控制速度的方式‧而我給你的樣本是下面這個,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traightlining - YouTube


你要說自己滑的好、滑的快,隨便你怎麼說,但是,你要別人“承認”你“滑的好、滑的快”,你卻要達到別人所設的標準,不是嗎?就像你說你是台大畢業的,你想別人會承認嗎?在社會上混了那麼久,這一點基本常識都不懂,你是白活了,典型的“老人痴呆”。

:)
IS
不管有沒有分開,終究還是直線,就說是需要熟腳的問題,這需要在雪場上滑個一兩天就不會飄了,就像太久沒寫字手會抖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我也不會特別在小叮噹內為不會飄而練,簡直是浪費時間跟力氣,就算我前兩天雪板會飄,我一樣可以把速度提到三倍而不會摔,所以那並不是主因重點,你只是在雞蛋裏挑骨頭而已。

別說你設的標準,你連我設的拉提收縮都做不到,我這雪板會飄都能做到了,你雪板會飄還依然做不到呢。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66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日 6月 17, 2012 5:25 pm

pku 寫:你直線下饅頭只是在你夢中在會發生,在現實裏你只會滑不到幾個便滑回你的半制動交叉駝孑收縮大法。跟著說找不大饅頭所以不如不拍

你上次滑那條深溝饅頭,只滑最後平坦的幾個便飛出來,現在已預計可一口氣下來。你吹牛吹得真大。無它,因你一定不會再去,
我上次滑那條深溝饅頭,其實還很淺,這是人工造出來的,在上面還有更深的更陡的,而且這溝不深,它的溝形就像是我把縱線凸坡變成橫線凸坡,每個橫線凸坡都是呈三角形的,因為我當時不會拉提收縮的方式,所以就速度就越來越快被震到失去平衡飛出去,所以才會來針對這種饅頭開發練習方法,只要不會被凸坡影響到平衡,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再遇到一定會拍的,但這種我比較少遇到有這麼長的。

自然形成的饅頭為何不拍,拍了才可以讓你們認為事實的變成只是你們幻想而已,因為進步速度太超驚人啦,那我之前說的練饅頭六天馬上縮短成兩天,還大大提前更多的進度,這不是進步驚人是什麼呢?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67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日 6月 17, 2012 8:56 pm

norman 寫:不管有沒有分開,終究還是直線,就說是需要熟腳的問題,這需要在雪場上滑個一兩天就不會飄了,就像太久沒寫字手會抖是一樣的道理。
是直線沒錯,但是“滑的快”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只有小知識/沒有知識的人才會“太久沒寫字手會抖”,那也是因為沒有練習的關係,只是沒想到你也有這個問題,你是“越說越‘低能’”‧ 在“綠線”上滑還要“熟腳”本身就已經是低級技術了,而在“綠線”上滑直線更是滑雪上“最最基本”的一個動作/技術,你還要“熟腳”後再能做是說你滑雪的技術是不能再低級了。
當然我也不會特別在小叮噹內為不會飄而練,簡直是浪費時間跟力氣,就算我前兩天雪板會飄,我一樣可以把速度提到三倍而不會摔,所以那並不是主因重點,你只是在雞蛋裏挑骨頭而已。
在“綠線”上滑直線不需要“綀”,也不需要“熟腳”,你只要能保持“原姿不動”和身体的平衡,地心吸引力自然而然的把你“直線”拉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但是“把速度提到三倍而不會摔”卻是需要更高的技術的,你“現在”是做不到的),只是看你“敢不敢”不剎車/測量你的膽氣而已,而你沒“膽”你也是不能滑高級滑雪的(像你“把速度提到三倍”、“不怕摔”等等),技術本位,所以也不是在“雞蛋裏挑骨頭”。
別說你設的標準,你連我設的拉提收縮都做不到,我這雪板會飄都能做到了,你雪板會飄還依然做不到呢。
已經証明過你的“拉提收縮”是錯的,所以你說做到你的“拉提收縮”就跟你說你自己可以快速滑直線一樣,“不值得一提”,也“不值得一看”‧而我所說的標準卻跟一般要說、要看的“拉提收縮”一樣,下面這個影片可証,(Women Freestyle Skiing - Moguls final event at the Vancouver 2010 Winter Olympic Games. 很長,一個多鐘頭,你可以慢慢看,撿討一下自己“錯”在那)。

Freestyle Skiing Women Moguls Final | Vancouver 2010 - YouTube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68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日 6月 17, 2012 9:49 pm

taichiskiing 寫:是直線沒錯,但是“滑的快”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只有小知識/沒有知識的人才會“太久沒寫字手會抖”,那也是因為沒有練習的關係,只是沒想到你也有這個問題,你是“越說越‘低能’”‧ 在“綠線”上滑還要“熟腳”本身就已經是低級技術了,而在“綠線”上滑直線更是滑雪上“最最基本”的一個動作/技術,你還要“熟腳”後再能做是說你滑雪的技術是不能再低級了。



在“綠線”上滑直線不需要“綀”,也不需要“熟腳”,你只要能保持“原姿不動”和身体的平衡,地心吸引力自然而然的把你“直線”拉下,沒有什麼技術可言(但是“把速度提到三倍而不會摔”卻是需要更高的技術的,你“現在”是做不到的),只是看你“敢不敢”不剎車/測量你的膽氣而已,而你沒“膽”你也是不能滑高級滑雪的(像你“把速度提到三倍”、“不怕摔”等等),技術本位,所以也不是在“雞蛋裏挑骨頭”。



已經証明過你的“拉提收縮”是錯的,所以你說做到你的“拉提收縮”就跟你說你自己可以快速滑直線一樣,“不值得一提”,也“不值得一看”‧而我所說的標準卻跟一般要說、要看的“拉提收縮”一樣,下面這個影片可証,(Women Freestyle Skiing - Moguls final event at the Vancouver 2010 Winter Olympic Games. 很長,一個多鐘頭,你可以慢慢看,撿討一下自己“錯”在那)。

Freestyle Skiing Women Moguls Final | Vancouver 2010 - YouTube


:)
IS
雪道不完全是平整的,所以就算只是站著讓重力拉下,雪板還是會因為不平而飄動,要不飄也是行,只要兩腳靠緊,呈現一個肉眼看不出來的A字站法就行了,這樣微向內傾就能相互卡住不飄了,但一點意義都沒有。

你的眼界老是太狗眼看人低,速度提高三倍本來就沒多難,你的難對我來講本就就不難,所以我無法體會你為何會覺得這樣就是難?

片子太長,看幾段就好,我早說了,拉提收縮本來就跟一般技術不一樣了,所以你不會用"拉提"兩個字,你只會用"蹲"一個字,這就透露了你的方法,你跟我指太多影片也沒用,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如果你要是覺得我我方法簡單的話,就仿我的動作拍一段來看看不就能說得通了,我也早說過,我這動作你是做不出來的。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69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6月 18, 2012 1:53 am

norman 寫:雪道不完全是平整的,所以就算只是站著讓重力拉下,雪板還是會因為不平而飄動,要不飄也是行,只要兩腳靠緊,呈現一個肉眼看不出來的A字站法就行了,這樣微向內傾就能相互卡住不飄了,但一點意義都沒有。
“A字站法”是“新手”的救命絕招;“新手”滑雪一怕,“A字站法”就出現了,你可知道“為什麼”?因為“A字站法”造成兩腳內沿/inside edges出力,那是“新手”所孰悉的“全制動”,所以你的基本滑雪觀念還沒出“新手”的領域‧問題是,你的“互卡”壓雪板只有在淺坡上有效,再陡一點的坡你的雪板就又開始飄,同時“互卡”也把你滑雪的姿勢“卡”死掉,你也不能有效的轉彎來控制速度,所以你的解決的方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死路一條。
你的眼界老是太狗眼看人低,速度提高三倍本來就沒多難,你的難對我來講本就就不難,所以我無法體會你為何會覺得這樣就是難?
“A字站法”本身就是低級技術,所以不是別人低看你而是你本身技術低‧也跟你說過,滑雪的原動力是地心吸引力,你的“A字站法”剛開始壓不住雪板,往後更壓不住/更飄,更難滑的快,“提高三倍”只是你沒經驗/無知的幻想‧雪板五尺長,而你的腳只有一尺,光靠重力你是壓不住雪板的。
片子太長,看幾段就好,我早說了,拉提收縮本來就跟一般技術不一樣了,所以你不會用"拉提"兩個字,你只會用"蹲"一個字,這就透露了你的方法,你跟我指太多影片也沒用,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如果你要是覺得我我方法簡單的話,就仿我的動作拍一段來看看不就能說得通了,我也早說過,我這動作你是做不出來的。
那影片和前面提的饅頭高手的影片所做的“拉提”的動作都是一樣的,而你說“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已經証明你所說的“拉提”是“錯”的,所以你所做的“拉提”也是“錯”的;我也做過你所說的“拉提”,還比你的好,

Taichi Sking/Flatboarding: dryland retraction and spin - YouTube



Norman真正練拉提收縮的動作.wmv - YouTube



你說我在“蹲”也是說你自己也只會“蹲”‧事實也是如此,只是在你“老人痴呆”的幻想裡,你是不知道自己“老人痴呆”,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在“蹲”。

:)
IS

頭像
snowrider
文章: 1329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7, 2009 11:44 am

#270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snowrider » 週一 6月 18, 2012 5:02 am

那個日本選手 Miki Ito 真是 cute!!! :face (330):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71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一 6月 18, 2012 8:12 am

norman 寫:我上次滑那條深溝饅頭,其實還很淺,這是人工造出來的,在上面還有更深的更陡的,而且這溝不深,它的溝形就像是我把縱線凸坡變成橫線凸坡,每個橫線凸坡都是呈三角形的,因為我當時不會拉提收縮的方式,所以就速度就越來越快被震到失去平衡飛出去,所以才會來針對這種饅頭開發練習方法,只要不會被凸坡影響到平衡,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再遇到一定會拍的,但這種我比較少遇到有這麼長的。

自然形成的饅頭為何不拍,拍了才可以讓你們認為事實的變成只是你們幻想而已,因為進步速度太超驚人啦,那我之前說的練饅頭六天馬上縮短成兩天,還大大提前更多的進度,這不是進步驚人是什麼呢?
你有那一次講完做得出來,上次練完直排輪,又說什麼完功,結果滑出什麼出來大家有眼睇。你現在吹這麼大的牛有什麼意思。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72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一 6月 18, 2012 8:14 am

snowrider 寫:那個日本選手 Miki Ito 真是 cute!!! :face (330):

上村愛子太老? 她也很 cute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73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一 6月 18, 2012 9:17 am

taichiskiing 寫:“A字站法”是“新手”的救命絕招;“新手”滑雪一怕,“A字站法”就出現了,你可知道“為什麼”?因為“A字站法”造成兩腳內沿/inside edges出力,那是“新手”所孰悉的“全制動”,所以你的基本滑雪觀念還沒出“新手”的領域‧問題是,你的“互卡”壓雪板只有在淺坡上有效,再陡一點的坡你的雪板就又開始飄,同時“互卡”也把你滑雪的姿勢“卡”死掉,你也不能有效的轉彎來控制速度,所以你的解決的方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死路一條。



“A字站法”本身就是低級技術,所以不是別人低看你而是你本身技術低‧也跟你說過,滑雪的原動力是地心吸引力,你的“A字站法”剛開始壓不住雪板,往後更壓不住/更飄,更難滑的快,“提高三倍”只是你沒經驗/無知的幻想‧雪板五尺長,而你的腳只有一尺,光靠重力你是壓不住雪板的。



那影片和前面提的饅頭高手的影片所做的“拉提”的動作都是一樣的,而你說“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已經証明你所說的“拉提”是“錯”的,所以你所做的“拉提”也是“錯”的;我也做過你所說的“拉提”,還比你的好,

Taichi Sking/Flatboarding: dryland retraction and spin - YouTube


Norman真正練拉提收縮的動作.wmv - YouTube


你說我在“蹲”也是說你自己也只會“蹲”‧事實也是如此,只是在你“老人痴呆”的幻想裡,你是不知道自己“老人痴呆”,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在“蹲”。

:)
IS
我說的是併緊腿的讓你看不出來的A字腿,不過最主要還是不熟腳問題比較大,初學者站A字雪板也是一樣會飄。

我不會用「蹲」字,「蹲」字是你在用的,已提那麼多年了,我又沒強迫你用,你覺得我提的「拉提」太好用,想改想魚目混珠嗎?

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對,因為一般人認為現實是不可能做到的,你需要支點,所以你的方式很簡單就會做了,可是要練很久才可能把饅頭練好,我的方式因為違反一般定理,用的是身體的力量,所以不會做的人永遠都不會做,會做後練饅頭很快就可以練會,而且直線下饅頭完全不會有撞擊力及反彈力,那是你不能體會的啦。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74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一 6月 18, 2012 9:23 am

pku 寫:你有那一次講完做得出來,上次練完直排輪,又說什麼完功,結果滑出什麼出來大家有眼睇。你現在吹這麼大的牛有什麼意思。
是主幹完功,沒錯呀,去年我用直排輪在斜坡做拉提收縮,你們說這不可能用在滑雪饅頭上,今年用利用小叮噹的縱綿凸坡做給你們看,你們還是說我沒辦法用在饅頭上,我都覺得難怪你們的饅頭技術進步會很慢。

別說其他什麼,以過凸坡來看,光是雙腳收上來,早就不是一般人都能收得上來了,其他的我也不想拿來比較,不然又說我心眼壞,所以只能說看不懂我有什麼辦法呢,那就等我去雪場拍下饅頭的動作,至少小叮噹拍的動作就當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樂趣囉。

PS.不過我把末支練完後,現在已想不出有什動作還可以增加練功或加強改進了,因為末支的動作太複雜了,只剩下提早熟練度而已。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一 6月 18, 2012 9:44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75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一 6月 18, 2012 9:47 am

norman 寫:是主幹完功,沒錯呀,去年我用直排輪在斜坡做拉提收縮,你們說這不可能用在滑雪饅頭上,今年用利用小叮噹的縱綿凸坡做給你們看,你們還是說我沒辦法用在饅頭上,我都覺得難怪你們的饅頭技術進步會很慢。

別說其他什麼,以過凸坡來看,光是雙腳收上來,早就不是一般人都能收得上來了,其他的我也不想拿來比較,不然又說我心眼壞,所以只能說看不懂我有什麼辦法呢,那就等我去雪場拍下饅頭的動作,至少小叮噹拍的動作就當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樂趣囉。
你過凸坡時一前一後,到頂是才追平,過完坡頂時手被拉後,時間協調完全不準,你到了饅頭,一有速度,你真的會口吃饅頭。凸坡三十五公尺,你才能轉四個彎,還用大片平滑的壓雪道來幫你挖制,你這幼嫩的技術去滑直線饅頭,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想你快點去,給我們開心一下。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76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一 6月 18, 2012 10:39 am

pku 寫:你過凸坡時一前一後,到頂是才追平,過完坡頂時手被拉後,時間協調完全不準,你到了饅頭,一有速度,你真的會口吃饅頭。凸坡三十五公尺,你才能轉四個彎,還用大片平滑的壓雪道來幫你挖制,你這幼嫩的技術去滑直線饅頭,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想你快點去,給我們開心一下。
就說是角度切入使然,手根本沒被拉後的問題。這動作你看不懂就算了。

這句就比較好笑了「你過凸坡時一前一後,到頂是才追平」,你的雙腳在頂時要是不追平,要如何進行下個變向轉彎?

「挖制」是什麼?饅頭溝是一個C字,走直線就是一個長扁C,縱線凸坡左右兩旁要彎回來是一個「U」字,路線多1/2倍,沒壓邊成功還彎不回來耶,連這點都觀察不出來嗎?

我也說了,我想想早點讓你們自信受創只能苦笑自己眼力差,那我也覺得很開心呀。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beg
文章: 2094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10, 2010 12:08 pm

#277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beg » 週一 6月 18, 2012 10:39 am

pku 寫:你過凸坡時一前一後,到頂是才追平,過完坡頂時手被拉後,時間協調完全不準,你到了饅頭,一有速度,你真的會口吃饅頭。凸坡三十五公尺,你才能轉四個彎,還用大片平滑的壓雪道來幫你挖制,你這幼嫩的技術去滑直線饅頭,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想你快點去,給我們開心一下。
手前手後,腳前腳後全不是問題,只是腳未煑熟,這就是吹牛滑雪利害之處。 :face (334):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78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6月 18, 2012 12:09 pm

norman 寫:我說的是併緊腿的讓你看不出來的A字腿,不過最主要還是不熟腳問題比較大,初學者站A字雪板也是一樣會飄。
我說的A字腿卻是“實在”的站法,與看得出、看不出無關,你把膝蓋併緊就是A字腿‧以前雪板又直又長又沒有腰身/sidecuts,滑雪多以側滑/skidding為基本,膝蓋併緊比較好操作,有它的作用,但是新式有腰身的雪板用沿/edges,膝蓋併緊就變成了阻礙,那不是你熟不熟腳的問題,而是你本身滑雪技術不夠的問題‧A字腿不A字腿,不論你怎麼站,雪板會飄就是初級手,那也是為什麼你滑不出“高級初級手”的領域。
我不會用「蹲」字,「蹲」字是你在用的,已提那麼多年了,我又沒強迫你用,你覺得我提的「拉提」太好用,想改想魚目混珠嗎?
「言行合一」,我用字附合事實,該蹲是“蹲”,該拉提是“拉提”,不像你只會找自以為好聽的說,不合事實,那也是為什麼你“已提那麼多年了”還鑽不出你“文字獄”的“牛角尖”。
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對,因為一般人認為現實是不可能做到的,你需要支點,所以你的方式很簡單就會做了,可是要練很久才可能把饅頭練好,我的方式因為違反一般定理,用的是身體的力量,所以不會做的人永遠都不會做,會做後練饅頭很快就可以練會,而且直線下饅頭完全不會有撞擊力及反彈力,那是你不能體會的啦。
前面所說,“那影片和前面提的饅頭高手的影片所做的“拉提”的動作都是一樣的,〔就是你一個不一樣〕,而你說“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已經証明你所說的“拉提”是“錯”的,所以你所做的“拉提”也是“錯”的”,事實上是你還不能直線下饅頭,在你做/會做之前,是你“不會”、“不能”体會你自己在說什麼‧你的“拉提”“只是在你“老人痴呆”的幻想裡,你不知道自己“老人痴呆”,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不會做“拉提”的”。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79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norman » 週一 6月 18, 2012 2:08 pm

taichiskiing 寫:我說的A字腿卻是“實在”的站法,與看得出、看不出無關,你把膝蓋併緊就是A字腿‧以前雪板又直又長又沒有腰身/sidecuts,滑雪多以側滑/skidding為基本,膝蓋併緊比較好操作,有它的作用,但是新式有腰身的雪板用沿/edges,膝蓋併緊就變成了阻礙,那不是你熟不熟腳的問題,而是你本身滑雪技術不夠的問題‧A字腿不A字腿,不論你怎麼站,雪板會飄就是初級手,那也是為什麼你滑不出“高級初級手”的領域。



「言行合一」,我用字附合事實,該蹲是“蹲”,該拉提是“拉提”,不像你只會找自以為好聽的說,不合事實,那也是為什麼你“已提那麼多年了”還鑽不出你“文字獄”的“牛角尖”。



前面所說,“那影片和前面提的饅頭高手的影片所做的“拉提”的動作都是一樣的,〔就是你一個不一樣〕,而你說“事實上我提的"拉提"方式已經算是違反一般定理了”已經証明你所說的“拉提”是“錯”的,所以你所做的“拉提”也是“錯”的”,事實上是你還不能直線下饅頭,在你做/會做之前,是你“不會”、“不能”体會你自己在說什麼‧你的“拉提”“只是在你“老人痴呆”的幻想裡,你不知道自己“老人痴呆”,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不會做“拉提”的”。

:)
IS
我說「雙腿緊靠」,結果你說我說是「雙膝併緊」,你的眼睛有問題嗎?

該蹲就蹲,該拉提就拉提,在我未提出拉提前,你有講過「拉提」兩個字嗎?

等你先不會魚目混珠再講吧?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280 回覆: down motion turns?

文章 pku » 週一 6月 18, 2012 2:33 pm

norman 寫:就說是角度切入使然,手根本沒被拉後的問題。這動作你看不懂就算了。

這句就比較好笑了「你過凸坡時一前一後,到頂是才追平」,你的雙腳在頂時要是不追平,要如何進行下個變向轉彎?

「挖制」是什麼?饅頭溝是一個C字,走直線就是一個長扁C,縱線凸坡左右兩旁要彎回來是一個「U」字,路線多1/2倍,沒壓邊成功還彎不回來耶,連這點都觀察不出來嗎?

我也說了,我想想早點讓你們自信受創只能苦笑自己眼力差,那我也覺得很開心呀。
你講這麼多你的白痴理論幹麼,我們只想看你出醜,快點準備你的滑雪之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