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傾贏得冠軍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1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三 6月 17, 2009 4:39 pm

原文:http://www.youcanski.com/en/coaching/incline-to-win.htm

翻出來方便大家閱讀,其實翻成中文後我還是看不很懂,所以請大家對照一下原文,並請有錯誤指正一下 ...

===============================================
全程刻滑的大迴轉,已經成為近二十年來選手跟教練的終極目標。要如何做出刻滑已成為一項普遍的常識,即選手須利用一連串稱為edging 的基本技術,來轉動雪板立刃。以前使用較長較直雪板的選手,主要使用折膝(knee angulation)跟折股(hip angulation)的技術,在轉彎中讓鋼邊立刃。現代的滑雪技術則使用較短及有較多切邊弧(side cut)的雪板,創造出全然不同的立刃技術 – 側傾(inclination)。

那麼什麼是側傾?簡單的說就是滑雪者相對於滑雪方向中線,整個身體的位移或偏移。如下圖作者的示範。

圖檔

圖檔
[圖一]

黃線描繪出在轉彎開始的階段,要做出有效的側傾,身體跟四肢所須的位置。
- 身體外側呈一直線,
- 外側腿伸直,肩膀與臀部互相平行,並與雪板呈直角(注意疊加在照片上的平行線)。
如圖一所見的,滑雪者的身體骨架以完美方式排列,使關節有最少的應力。
正確做出的側傾不同於”山傾”(learning in),山傾通常是指在轉彎時太早將太多重量施加在內側雪板上,這在教練及選手眼中,被視為是個拙劣的技術錯誤。如圖二中的作者,當側傾時讓肩膀跟臀部一起移動。

圖檔
[圖二]

一旦肩膀開始傾斜且移到臀部前面,選手就會停止傾斜並開始側滑。但若讓肩膀放在臀部後面,或小心的試著讓肩膀在轉彎開始的第一部份,與坡面呈平行,都會造成過渡的反弓(angulation),即是所謂的”卡住的姿勢”(locked position)。

在現代大迴轉技術裏,雪板鋼邊的角度,通常磨成能讓外側腳伸直,並只需要最少的或全無折膝動作,如圖三所示。圖中是芬蘭的Kalle Pallander以及瑞典的Frederik Niberg,在2005年12月科羅拉多Beaver Creek舉辦的世界杯大迴轉的比賽照片。

圖檔
[圖三]

以正確時序精準做出來的側傾,是需要多年才能掌握的藝術。要了解為何這會成為現代滑雪技術的基礎,我們可以來檢視一下過旗門時刻滑的基本原理。比賽選手如果能在賽道以緊密的路線,做出乾淨的刻滑,就能有更快的速度。整個過程的物理原理也很簡單 --- 比賽選手以最可能緊密的路線轉彎,會讓身體質量在整個過程有較筆直的路線。這已在現代滑雪時代,由公認最有效率的滑雪選手清楚證明。圖四是澳地利的Hermann Maier,在2005年科羅拉多Beaver Creek世界杯,通過大迴轉賽道的照片。

圖檔
[圖四]

選手及教練一般都會同意,較大的立刃角度,能提供較多的抓地力。但是在轉彎的開始階段,如果立刃角度過大,會造成”鋼邊卡住”(edge lock),這會拖慢速度。正確做出的側傾,能讓Hermann Maier(圖四)在轉彎的前半部,可以有較大的立刃角度,而不至於卡住鋼邊拖慢速度。Maier使用如下述的基本技術,來做出最有效率的側傾,這些基本技術也出現在從J3到國家隊的所有滑雪選手身上。
伸直
伸直外側腳是正確側傾跟位移的基本,如圖三Maier所示。
伸直”新的”外側腳,這在前一個轉彎結束時還是彎曲的腳,是做出有效率側傾的關鍵。當腿伸直後,如圖1-3所示,臀部跟膝關節都不會被”卡住”。
映射
映射是身體重心往下個轉彎方向的移動。如圖三Maier在紅色及藍色旗門之間,清楚的展示出這種動作。當雪板在身下移動時,選手的上半身跟臀部往前越過雪板做出映射。這也可以描述為凌越動作,就是當雪板在身下橫移時,身體的重心越過雪板。
要正確的做出現代滑雪技術動作,伸直跟映射是不可分離的。這兩種動作讓選手的重心,在轉彎開始的階段,可以往前及往內移動。伸直及映射的結合,讓Maier可以以正確的側傾姿勢,即肩膀與臀部互相平行,並伸直外側腿(見藍色旗門上方的三格照片)進入新的轉彎。正確的執行伸直及映射動作,可以有效率的重定圓心(re-centering)。
在圓弧間重定圓心
在側傾的開始階段之前,有必要做出重平衡或重定圓心的動作,以讓”新”外側雪板的板頭有足夠壓力。無論在轉換階段使用那種形勢的動作,重定圓心都是有必要的。當在圖三第一個藍色旗門跟紅色旗門之間的轉換狀態,Maier使用純粹的down-unweighting(腿部的收縮),在下一個藍色旗門之前則稍微挺直一點。選手在兩個轉彎開始側傾的時候,對外側雪板施以足夠的立刃壓力(見紅色旗門上方三格照片,及最後一個藍色旗門,上方三格照片)。下圖由作者演示的照片較易觀察重定圓心的動作,這是由側面拍攝的(圖四)。

圖檔

在第二格照片裏,當鋼邊從上一個轉彎被釋放時,作者是平衡在雪板尾端之上。此時兩支雪板的前端都在空中,但在幾分之一秒內,作者已重定圓心(第三格照片)。外側腳已經伸直且外側雪板已重新吃刃。在最後一格照片裏,可以由雪板的彎曲,明顯的看出施加在板頭的壓力。

動態反弓(Dynamic Angulation)
反弓或是”反折臀部”,如圖三Pallander跟Nyberg在轉彎的最後階段所演示的,通常被視為一種立刃動作,反弓在實際上,正是在讚美側傾。當離心力在轉彎的第二部份建立時,反弓用來維持抓地力。但除非在開始階段以適當的側傾產生初始立刃角度,否則反弓無法正確有效率的做出來。在從一個有力的轉彎結束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腿保持伸直,直到轉彎結束。現代滑雪的趨勢是使用較少的反弓及較明顯的側傾,這可在Maier的滑法看出(圖三,在最後那個藍旗門那格)。值得一提的是,反弓在現代滑雪技術裏,是由軀幹輕微伸直的動作產生,造成滑雪者的肩膀呈水平平行姿勢。大抵來講,明顯的髖關節反弓已經不再需要。反弓的程度則視速度跟轉彎半徑而定。

上面所述的現代滑雪新趨勢,必須反應在年輕運動員的教學上。許多年輕人仍使用太多折股動作,以靜態或”卡住”的姿勢滑雪。大抵來講,卡住的姿勢,通常是教練要求選手肩膀放平,以改正山傾的問題時,不經意產生的。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雖然這可以矯正山傾的問題,但卻會發展出跟快速動態滑雪不一致的動作模式。實際上,一些山傾的現像,通常是出現在運動員開始學習側傾的階段。通常”山傾”是平衡不足造成的,這會妨礙做出正確映射及重定圓心動作。最佳的補救方法是回到基本動作,發展上述提及的平衡技巧及感知能力,以便能有效的使用現代滑雪的關鍵元素 --- 側傾。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三 6月 17, 2009 7:49 pm

看到標題很容易誤解耶...:face (4):

整篇講的就是下面那兩張圖說的位置呀。

圖檔

圖檔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3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三 6月 17, 2009 8:40 pm

norman 寫:看到標題很容易誤解耶...:face (4):

整篇講的就是下面那兩張圖說的位置呀。
你是在看什麼啊?我不至於翻的這麼爛吧?

標題沒錯啊!原文是 Inclined To Win,不然要怎麼翻?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三 6月 17, 2009 9:24 pm

lelo 寫:你是在看什麼啊?我不至於翻的這麼爛吧?

標題沒錯啊!原文是 Inclined To Win,不然要怎麼翻?
你翻的沒錯呀,我只是針對這個標題有問題,又不是指你翻的有問題。

我覺得如果單看這篇,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及困擾,好像滑雪用 Inclined 就沒錯了...雖然其中也有提到一些附帶關鍵的字眼,如果以個人的淺見,這個提的這個論點沒有錯,但要有配套方法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運用得當及好囉。

利如利用反彈來進入新彎,這個也很重要,不然會很難做到非常棒的Inclined。而Inclined後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進入出現反彈的應力,這樣才有反彈應力可運用,不然也是一樣難有反彈應力呀,所以單講一點,很容易失焦吧? :p rimitives (52):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5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三 6月 17, 2009 11:15 pm

norman 寫: 利如利用反彈來進入新彎,這個也很重要,不然會很難做到非常棒的Inclined。而Inclined後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進入出現反彈的應力,這樣才有反彈應力可運用,不然也是一樣難有反彈應力呀,所以單講一點,很容易失焦吧? :p rimitives (52):
配套?我又不是 level x 的教練!

現階段能讓你把屁股縮回去就行了,至於其它人看到這一篇,只能隨它去了 ....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6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三 6月 17, 2009 11:30 pm

lelo 寫:配套?我又不是 level x 的教練!

現階段能讓你把屁股縮回去就行了,至於其它人看到這一篇,只能隨它去了 ....
很顯然就是說給我看的嘛,這是不可能的,你之所以會覺得屁股那麼突出的關係,最主要是雙手要握龍頭,所以我的上半身不得不牽就這個限制條件,如果有像軟線那樣用按的,我的上半身就能再往圓外傾出去一點,肩膀跟雙手就不用刻意去配合固定龍頭了。不然你看我最近的滑雪照片,有哪一張讓你覺得屁股突出來的,沒有吧?是原理,使用的原理,你還沒真正理解,你一直在排斥想我說的方法及問題,你自然學不到囉,因為我說的那些問題,文章都有提過了,所以我還是老句話,等你在雪場拍影片出來後,自然就更能了解其中的差異性了,很多人也是看了自己的影片後就幻想破減,重新再思考。

所以說你還不能了解折股的精華,更沒體會過,不然就不會說用單腳撐不住你的體重這話來了,你最多也比我重個五到十公斤而已,這有差那麼多嗎?我貼出來的那滑板車的影片,我就是用外側腳單腳加壓轉彎而已,還不需要用到內側腳就能轉得蠻不錯的呢?

其實最簡單印證你的技術,就是看你能用滑板車以不轉動龍頭就能在一定的速度下做出最小的彎,這也正是我在開始玩時,我就一直在試我最小的彎可以彎多小,最大的傾鈄度我可以傾斜多少,這就是carving的技術呀。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7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9:16 am

你應該仔細看看最後那句話 ...
「The best cure for it is returning to fundamental work on developing balance and above mentioned skills as well as finding the sensations necessary for effectively using the key element of modern technique – the inclination」
「最佳的補救方法是回到基本動作,發展上述提及的平衡技巧及感知能力,以便能有效的使用現代滑雪的關鍵元素 --- 側傾。 」

滑板車是讓你練習平衡感知能力用的,不管是"折股"或是"翹股"這種能讓你更容易轉的方法,都不會更增進你的平衡感知能力,所以才要練單腳騎,"X股"的方法還是等滑雪時再施展就行了 ....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9:21 am

lelo 寫:你應該仔細看看最後那句話 ...
「The best cure for it is returning to fundamental work on developing balance and above mentioned skills as well as finding the sensations necessary for effectively using the key element of modern technique – the inclination」
「最佳的補救方法是回到基本動作,發展上述提及的平衡技巧及感知能力,以便能有效的使用現代滑雪的關鍵元素 --- 側傾。 」

滑板車是讓你練習平衡感知能力用的,不管是"折股"或是"翹股"這種能讓你更容易轉的方法,都不會更增進你的平衡感知能力,所以才要練單腳騎,"X股"的方法還是等滑雪時再施展就行了 ....
這一段就是我一直在提的基本站姿歸零的動作呀,這樣才能以最高平衡進入下一個新彎。這我早就講了呀。

光靠平衡是不夠的,還要懂著如何運用自己身體的動作及姿勢時機,所以光看滑板車的影片,就能發現你的轉彎的效率並沒有我高,原因就是在你不懂我提的基本站姿歸零的時機及運用方式,所以你無法做出更有效率的側傾。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9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9:37 am

norman 寫: 光靠平衡是不夠的,還要懂著如何運用自己身體的動作及姿勢時機,所以光看滑板車的影片,就能發現你的轉彎的效率並沒有我高,原因就是在你不懂我提的基本站姿歸零的時機及運用方式,所以你無法做出更有效率的側傾。
練習時是要鍛練自己,比賽才須要講效率 ....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滑雪目的不同的關係,我是想練成輕鬆省力的滑法,而你是想練成速度快的滑法,目的不同,練法當然也不一樣 ....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0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9:47 am

lelo 寫:練習時是要鍛練自己,比賽才須要講效率 ....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滑雪目的不同的關係,我是想練成輕鬆省力的滑法,而你是想練成速度快的滑法,目的不同,練法當然也不一樣 ....
你弄錯了,我練的是輕鬆省力又快速穩定的方法,你遲早會遇上我說的問題,這是你必須改善的歷程。

我再製一張圖給你看。說實在的,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是個陷阱,這不單單是側傾的問題。

圖檔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6月 18, 2009 9:49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11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10:48 am

norman 寫:你弄錯了,我練的是輕鬆省力又快速穩定的方法,你遲早會遇上我說的問題,這是你必須改善的歷程。
不用了!在下不準備用你的方法"改善" ....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2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11:22 am

lelo 寫:不用了!在下不準備用你的方法"改善" ....
不一定要用我的方法改善呀,我只是說你遲早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才一直請你一定要看過你自己拍的滑雪影片,不然你真的很難明白問題出在哪裏。

我的方法只是一種個人的心得及實際個人操作而認為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如你說的就多騎多滑的身體自然反應動作,或是借肋教練的教法來改善你的問題....等。借肋教練教,要看教練的功力,你還是看不到自己滑得如何,自己練滑板車,在還沒看到自己影片時,你也認為你做的折股動作沒問題,現在就差你在雪場上滑的影片,你真的有必要看一下自己的動作,你才有辦法自己研究做下次動作的改良。

就你練滑板車的動作來看,我都能想像你在雪場上的動作,拍了你自然就能了解到自我良好的感覺跟實際上是有差異的。:face (353):


PS.你之所以排斥我的方法,只不過覺得我的方法很蠢而已,而且又是靜態練習,跟動態有什麼關係,這個看滑板車的練習,我才玩20分鐘左右而已,我也沒玩過滑板車呀,為何能這麼快速上手,絕對不是我天才呀。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6月 18, 2009 11:28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13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12:02 pm

norman 寫:不一定要用我的方法改善呀,我只是說你遲早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才一直請你一定要看過你自己拍的滑雪影片,不然你真的很難明白問題出在哪裏。

就你練滑板車的動作來看,我都能想像你在雪場上的動作,拍了你自然就能了解到自我良好的感覺跟實際上是有差異的。:face (353):
也一樣謝了!在下也不準備改善你說的"問題" ....
PS.你之所以排斥我的方法,只不過覺得我的方法很蠢而已,而且又是靜態練習,跟動態有什麼關係,這個看滑板車的練習,我才玩20分鐘左右而已,我也沒玩過滑板車呀,為何能這麼快速上手,絕對不是我天才呀。
那是因為你會騎摩托車啦!只要會騎摩托車,就能很快速上手的 ....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4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四 6月 18, 2009 1:16 pm

norman 寫:其實最簡單印證你的技術,就是看你能用滑板車以不轉動龍頭就能在一定的速度下做出最小的彎,這也正是我在開始玩時,我就一直在試我最小的彎可以彎多小,最大的傾鈄度我可以傾斜多少,這就是carving的技術呀。
事實上,滑板車、腳踏車、或是摩托車都是二輪車,所以它們的騎法原理是一樣的。在慢速下轉彎,拐龍頭比較有效率也比較穩。但是,在高速下,拐龍頭就太危險了;技術不好的話會翻車。高速轉彎用刻轉(carving)比較有效率而穩。刻轉不拐龍頭。要是用滑雪的術語來比較,則拐龍頭轉彎像似 pivoting/轉雪板而刻轉像似 steering/壓雪板。

二輪刻轉的訣竅/要求是在二輪同時等重著地而以等速旋轉。不然前輪重後輪輕,車子跑不動而容易翻(tumble);前輪輕後輪重則車子不穩也容易滑(slip)。但是,前輪在加速或轉彎時會因為空氣阻力和犘搓力的增加而慢下來,因而浮,而輕。所以騎者要是不加以用力、控制前輪的話,車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失去控制。

滑雪也然。一塊雪板分前後,腳前面一段像是前輪,腳後面一段像是後輪。前腳掌控制前一段,腳跟控制後一段,而刻滑則是前後等重的。所以要刻滑,滑雪者不只是要保持側向平衡而且要保持前後的平衡。

以太極的術語來說,腳跟是陰,前腳掌是陽,陰陽和百泰生;轉彎時前後等重平衡,那就是太極刻滑了。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5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2:46 pm

lelo 寫: 那是因為你會騎摩托車啦!只要會騎摩托車,就能很快速上手的 ....

會angulation跟騎摩托車沒有關係吧?

下次你開車時,注意一下如有摩托車在轉彎時,有幾個可以使出折股出來,看到100個有沒有一個會這麼用。

不會就是不會呀,管你是不是會騎摩托車,那很多人都會滑直排輪,那些人滑雪是否應該進步神速呢?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6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2:48 pm

taichiskiing 寫:事實上,滑板車、腳踏車、或是摩托車都是二輪車,所以它們的騎法原理是一樣的。在慢速下轉彎,拐龍頭比較有效率也比較穩。但是,在高速下,拐龍頭就太危險了;技術不好的話會翻車。高速轉彎用刻轉(carving)比較有效率而穩。刻轉不拐龍頭。要是用滑雪的術語來比較,則拐龍頭轉彎像似 pivoting/轉雪板而刻轉像似 steering/壓雪板。

二輪刻轉的訣竅/要求是在二輪同時等重著地而以等速旋轉。不然前輪重後輪輕,車子跑不動而容易翻(tumble);前輪輕後輪重則車子不穩也容易滑(slip)。但是,前輪在加速或轉彎時會因為空氣阻力和犘搓力的增加而慢下來,因而浮,而輕。所以騎者要是不加以用力、控制前輪的話,車子很容易在這種情況下失去控制。

滑雪也然。一塊雪板分前後,腳前面一段像是前輪,腳後面一段像是後輪。前腳掌控制前一段,腳跟控制後一段,而刻滑則是前後等重的。所以要刻滑,滑雪者不只是要保持側向平衡而且要保持前後的平衡。

以太極的術語來說,腳跟是陰,前腳掌是陽,陰陽和百泰生;轉彎時前後等重平衡,那就是太極刻滑了。

:)
IS
所以原理通,處處通囉。 :o nion (57):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17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3:20 pm

norman 寫:會angulation跟騎摩托車沒有關係吧?
但你屁股折的比較彎,不表示你滑雪滑的比較好啊!

有那一位大師說過,angulation 做的讓上半身比較直,就是滑雪滑的比較好嗎?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8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3:58 pm

lelo 寫:但你屁股折的比較彎,不表示你滑雪滑的比較好啊!

有那一位大師說過,angulation 做的讓上半身比較直,就是滑雪滑的比較好嗎?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呀...:face (4):

但有angulation的動作,轉彎的效率確實會比較好,這個沒錯吧?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6月 18, 2009 4:0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19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lelo » 週四 6月 18, 2009 4:10 pm

norman 寫: 但有angulation的動作,轉彎的效率確實會比較好,這個沒錯吧?
先假設你上面這句話是對的好了!

但我不是沒做 angulation,而是沒你那麼明顯,你可以參考taichiskiing的發言,有沒有那個大師說過,angulation 做的越誇張,效率就會越好?

如果不是做的越誇張效率就越好,那你怎麼能說你姿勢比我好?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0 回覆: 側傾贏得冠軍

文章 norman » 週四 6月 18, 2009 4:42 pm

lelo 寫:先假設你上面這句話是對的好了!

但我不是沒做 angulation,而是沒你那麼明顯,你可以參考taichiskiing的發言,有沒有那個大師說過,angulation 做的越誇張,效率就會越好?

如果不是做的越誇張效率就越好,那你怎麼能說你姿勢比我好?
我也可以做淺一點囉,只是彎會比較大而已,會做跟不會做,就差在控制力的問題,那下面這張照片,我做的大轉彎是很淺的angulation,所以這個問題對我而言什會是問題呢?這不是雞蛋裏挑骨頭嗎?

說真的,做深的難度反而比較高呢?不信下次拍個淺的給你看。

圖檔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