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這回事,我已經“証明”你“不會”、“不能”做你自己說的技術也有四年了,你只有“永久的否認”,所以不能學,也不能長,那才是“為什麼你一直無法真正進步的原因”。norman 寫:不管對方會不會、對不對,先否認就對了,這是你的作法及猜測,這也為什麼你一直無法真正進步的原因。
“你還是真努力接受事實,然後才能真的好好想想及討論,不然你就自己自己關著廁所門自聞自唱而已”講的是你自己吧?“半管溝”的坡面是斜的,你“不可能”滑直上直下,所以你也“不可能”跳轉180度‧是不是做夢,又不是你猜測就算數了,你還是真努力接受事實,然後才能真的好好想想及討論,不然你就自己自己關著廁所門自聞自唱而已。你應該先承認你講的180度會變倒滑是錯的再說吧。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uperpipe - YouTube
對,跳轉180度是倒滑‧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high jump 180, Short Stuff, Sierra At Tahoe - YouTube
你喜歡用刻板是典型的小知小技“好高騖遠”的表現,好像你能滑刻板你的技術也高,小知小技的“自騙自”‧你用刻板就像“小孩騎大車”,技術學不來,還會被摔的亂七八糟‧還有,沒有刻板你是“學不會”“正確”的刻滑動作的‧就是刻板也有不同,又以現代的刻板有腰身來說,雪板的尺寸也很重要‧雖說當雪板的尺寸不合時我們可以用技術來補償,但是performance總是會被影響的,所以吾人想做好“比賽”的刻滑,雪板的尺寸一定要“適合”‧怎麼“適合”法?沒有別的,只有多滑‧雪板的長短,腰身的寬窄,和綁腳器的位置都會影響雪板的performance,只有多滑我們才能熟習這雪板的特性,善加使用,而達到“人板合一”的境界‧而你連自己的板都沒有,我不認為你滑雪的技術會好到那去。很不幸,偏偏我就是喜歡使用重跟硬的刻板,對我來講還很好滑,在未學會正確動作時,我確實是能刻出長橢圓線,但我刻不出胖橢圓線。現在動作越正確後,不一定要刻板,就是軟板有弧形鋼邊,我一樣能刻線出來。坦白講,我覺得刻板很好用也很容易用,只是我原來的刻板賣掉了,現在去日本租雪板,大多板太輕又軟,反而不太習慣。我用刻板滑有碎冰礫的冰面也一樣「不會」被震到腳麻,反正講這些沒有一件你是相信的啦。
對,每一次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你就用“好笑”來否認,那才是“好笑”呢‧你的“好笑”/苦笑大概在你臉上已經定形了‧我給你的是魏碑的基本筆法—正拳—魏碑是楷書的基楚,而楷書是行書的基楚...所以其重要性可知‧圖形的外圍是毛筆字的形狀,中間的細線是筆尖經過的地方‧你的筆“用”,不是“拿”,的不正確的話,你寫不出那些筆劃的‧看到你貼的書法文章,我忍不住感到好笑。你以為光看這些文章會真的懂?懶得跟你說明。我只是跟你講,沒有正確的方法技術,就算筆拿著對,寫著也是不對的。有正確的技術,就算筆拿著不對,只是個人喜好風格而已。



:)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