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1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四 10月 21, 2010 7:19 am

taichiskiing 寫:那你是不知道“performance”是什麼。



以前差一半/50%(比較100mm和80mm的“動能”),你說沒有差別,現在差個4mm,你說有差別?看來你是連“差別”都分不清楚‧那4mm所增加的「傾斜度」你還不一定感覺出來‧要不要算一下那4mm所“增加”的「傾斜度」?(以我們現代人觀察事物的習慣,看“角度”比看“距離”更難確定/estimate‧)

:)
IS
我有問過,主要是在基座不一樣,我使用的是工廠可以找得到的最大基座,這基座要拿來裝100mm,有算過,實際總差只有約10mm左右而已。只是多加10mm讓抓地力變得更差,那反而有點得不償失了。

而一般裝76mm的基座比較低,高度就比較低一些,而裝76mm的基座是裝不下80mm的輪子的。而80mm的競速基座就比76mm的基座高不少,除非您的76mm的基座是競速基座。

在台灣一般競速鞋最多都是80mm,100mm要訂做,而這兩者的價格差一倍以上,我買那80mm的直排輪約3200元,而100mm的輪子就要3000元了,在效益上來講不是很划算,我要的是抓地力,不是速度,因為直排輪的抓地力再高,都無法像雪板那樣切進雪內的高。

而我問過,一般台灣即使是在比賽也是以80mm為主,因為100mm太貴,技術跟輪子及軸心(培林)的品質才是最主要的關鍵,為了差不到幾秒而用100mm實在不划算,要是如您說的差了50%的效能,那人家80mm滑1分鐘,您的100mm只要30秒,這雙直排輪也太強了吧?

而我之前用的是lelo兄給我的76mm,我兩雙同時比較,速度上本差較多,但我用的輪子是比較軟,所以又會降速一點點,但還是比原來76mm的快一些。

所以沒有您講這差這麼多囉。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10月 21, 2010 8:1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2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四 10月 21, 2010 7:36 am

taichiskiing 寫:1) 還沒見過你用五五站從頭滑到尾的影片‧
2) 還沒見過你轉大過於180度的彎,那是說,轉回頭‧

五五站滑直排輪不一定實際,你也無法用五五站轉大過於180度的彎‧你要是不信,就拍片來看看吧!

:)
IS
我貼在這裏,下面這一段是我打算編入教學的,這只是一開始練傳統溜冰鞋要進入狀況前最基本的開始動作而已,相信您會明白我影片內要講的重點吧?

這大彎應該有超過180度了吧?搞不好都有270度了,直排輪要彎個360度的大彎應該是沒問題的。 :face (341):

傳統溜冰鞋從基本大彎練習起 on Yahoo! Video
[media]http://video.yahoo.com/watch/8442371/22550750[/media]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10月 21, 2010 4:5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3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五 10月 22, 2010 12:17 am

norman 寫:我貼在這裏,下面這一段是我打算編入教學的,這只是一開始練傳統溜冰鞋要進入狀況前最基本的開始動作而已,相信您會明白我影片內要講的重點吧?

這大彎應該有超過180度了吧?搞不好都有270度了,直排輪要彎個360度的大彎應該是沒問題的。 :face (341):

傳統溜冰鞋從基本大彎練習起 on Yahoo! Video
好吧,就算你會,不過看起來像是轉彎減速,剎車的樣子‧這個是我想像的“轉回頭”,
YouTube - Taichi Skiing/Rollerblading: carving turn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4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五 10月 22, 2010 12:37 am

taichiskiing 寫:好吧,就算你會,不過看起來像是轉彎減速,剎車的樣子‧這個是我想像的“轉回頭”,
YouTube - Taichi Skiing/Rollerblading: carving turn

:)
IS
您那動作我是沒問題的。

我使用的是up unweight的方法入門大彎,所以您會有這種錯覺感,我的輪子也沒打滑跟剎車,在做大彎時速度是一定會降下來的,只是您覺得約180度可能是極限了,而我說要看自己能夠多有效運用動力效能,有效讓自己的動作降低阻力及提高續航力,您不覺得我的轉彎速度比您慢,但我足足彎了兩個大彎,其中一個還近幾達到270度,這就是續航力的運用問題了,答案就在我之前那些小彎的影片內囉。

還是等我以直排輪拍cross through的方法滑大彎,您就能看出我可以轉多少度了,在上次那一小時的練習內,我要做360度的大彎是沒問題的,但1小時內能練習的動作有限,所以我是挑重點練習而已。

所以我會拍極併腿連續轉彎跟寬站連續轉彎,兩種的性質不一樣,還有360度的大彎用窄中寬站姿都可以,只是我不確定哪一種較難,對我來講都沒差的。

而且所有的動作全是以5/5站姿的cross through方法來拍的。其他的就是個人教學練習順序的動作囉。

我下次特別拍一個您這回頭轉的影片給您看,我可以像這樣轉彎後繼續不停做小彎做個三四十個彎都不會停下來的5/5站姿併腿彎,絕沒有skating的動作,這是我現在最強的有效運用的續航力,但卻不是裏面最難的動作。 :face (330):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25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六 10月 23, 2010 1:16 am

norman 寫:您那動作我是沒問題的。
應該‧不過,你做到我們再說吧!
我使用的是up unweight的方法入門大彎,所以您會有這種錯覺感,我的輪子也沒打滑跟剎車,在做大彎時速度是一定會降下來的,只是您覺得約180度可能是極限了,而我說要看自己能夠多有效運用動力效能,有效讓自己的動作降低阻力及提高續航力,您不覺得我的轉彎速度比您慢,但我足足彎了兩個大彎,其中一個還近幾達到270度,這就是續航力的運用問題了,答案就在我之前那些小彎的影片內囉。

還是等我以直排輪拍cross through的方法滑大彎,您就能看出我可以轉多少度了,在上次那一小時的練習內,我要做360度的大彎是沒問題的,但1小時內能練習的動作有限,所以我是挑重點練習而已。

所以我會拍極併腿連續轉彎跟寬站連續轉彎,兩種的性質不一樣,還有360度的大彎用窄中寬站姿都可以,只是我不確定哪一種較難,對我來講都沒差的。

而且所有的動作全是以5/5站姿的cross through方法來拍的。其他的就是個人教學練習順序的動作囉。
在平地上練直排輪滑雪,“續航力”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地面的摩擦力太大,我們總是失去速度,我們需要用skate的方式來增加/保持速度‧重要的是當你有足夠的速度時怎樣來做/練習你滑雪的動作,而我說的“大彎/轉過頭”是“一口氣”/“一氣啊成”的。

YouTube - Taichi Rollerblade Skiing: Straightlining

我下次特別拍一個您這回頭轉的影片給您看,我可以像這樣轉彎後繼續不停做小彎做個三四十個彎都不會停下來的5/5站姿併腿彎,絕沒有skating的動作,這是我現在最強的有效運用的續航力,但卻不是裏面最難的動作。 :face (330):
樣本在那,你做到我們再說吧!

“對,我們都還在‘等著瞧’”。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6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六 10月 23, 2010 9:44 am

taichiskiing 寫:
在平地上練直排輪滑雪,“續航力”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地面的摩擦力太大,我們總是失去速度,我們需要用skate的方式來增加/保持速度‧重要的是當你有足夠的速度時怎樣來做/練習你滑雪的動作,而我說的“大彎/轉過頭”是“一口氣”/“一氣啊成”的。


:)
IS
我那傳統溜冰鞋的影片不算是「一氣呵成」嗎?我又沒做什麼奇怪的動作。

另外我得說明一下,用腰skate跟用腳skate是不同的方法,而lelo兄是用腳skate,您的在我現在看來,您是剛好介在用腰跟腳這兩者之間,也就是腰腳一起做skate,您覺得呢?

而我現在的方法算是用腰做skate吧?或許也都不算是skate。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7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六 10月 23, 2010 9:47 am

taichiskiing 寫:
YouTube - Taichi Rollerblade Skiing: Straightlining



樣本在那,你做到我們再說吧!

“對,我們都還在‘等著瞧’”。

:)
IS
這簡單。 :face (341):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28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lelo » 週六 10月 23, 2010 9:58 am

norman 寫: 而我現在的方法算是用腰做skate吧?或許也都不算是skate。
你用腰幹嘛?

滑雪只用 hip 跟 knee,就是股跟膝,不用腰的!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9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六 10月 23, 2010 10:32 am

lelo 寫:你用腰幹嘛?

滑雪只用 hip 跟 knee,就是股跟膝,不用腰的!
用身體的力量,腰在其中,不要只看外相,不然進步是很慢或有限的。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0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六 10月 23, 2010 11:38 am

norman 寫:我那傳統溜冰鞋的影片不算是「一氣呵成」嗎?我又沒做什麼奇怪的動作。
我不認為,你只是順著輪子轉/passive,轉完了速度也沒了,不能算“成”,所以沒有「一氣呵成」。
另外我得說明一下,用腰skate跟用腳skate是不同的方法,而lelo兄是用腳skate,您的在我現在看來,您是剛好介在用腰跟腳這兩者之間,也就是腰腳一起做skate,您覺得呢?
大部份人skate/ski都是先動腳,而你是被我“幌”的先動腰跟五五站‧先動腰是太極技術,而五五站是平板滑雪的技術,世上很少人得知‧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先動腰而說別人先動腳錯。
而我現在的方法算是用腰做skate吧?或許也都不算是skate。
不要搞錯了,我們雖說用skate來練滑雪,但是skate還是skate;你是用腰來滑的,可以,但是還是需要很多練習。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1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六 10月 23, 2010 2:20 pm

taichiskiing 寫:我不認為,你只是順著輪子轉/passive,轉完了速度也沒了,不能算“成”,所以沒有「一氣呵成」。
這個我就不了解您的意思了,因為我都彎兩個彎了,比您還多一個彎出來耶。

不然等我拍直排輪影片後再看看是否符合您的意思囉。
taichiskiing 寫:大部份人skate/ski都是先動腳,而你是被我“幌”的先動腰跟五五站‧先動腰是太極技術,而五五站是平板滑雪的技術,世上很少人得知‧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先動腰而說別人先動腳錯。
關於用腰的部份,在還沒看到您留言登錄前(滑遍天下),我就一直在講扭腰的方式了,只是我還沒悟透而已,但我覺得扭腰的方式應該是可以算是功夫的一種,這點我的看法是跟您相同的。

至於五五站,也是我之前就設立的目標之一,那時您還沒提到五五站,而我是因為功力還達不到,所以就沒有多加談這個方式了。

我是覺得應該是有許多人有相同想法,但只是不得其門而入,而今天我有機會跟您討論,自然有機會理解及找到驗證實行的方法囉。

不過我不了解,為何您設定的五五站是平板技術呢?

那我說的同時扭腰加五五站的運用方法又算是哪一種分類,依您的看法,您會放在什麼定位上呢?

taichiskiing 寫:不要搞錯了,我們雖說用skate來練滑雪,但是skate還是skate;你是用腰來滑的,可以,但是還是需要很多練習。

:)
IS
我是把skate化成skis的應力來用,所以我不用skatet的方式來轉彎,因為缺少地心引力的關係,所以我只好在斜坡上再多拍幾段來證明跟在平地的動作是一模一樣囉。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六 10月 23, 2010 11:4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2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日 10月 24, 2010 9:52 pm

norman 寫:這個我就不了解您的意思了,因為我都彎兩個彎了,比您還多一個彎出來耶。

不然等我拍直排輪影片後再看看是否符合您的意思囉。
那個是跟你滑的“氣勢”有關‧下面這公式是解釋角加速度與滑的速度及轉彎半徑的關係,A=V**2/R;A是向心加速度(轉彎的力量),V是速度向量,R是轉彎的半徑‧那是說向心加速的力量與轉彎的半徑成反比—向心力愈大,轉彎/換方向愈快而半徑愈小—而向心力的增加卻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那是說,速度快一點,向心力增加率要平方‧所以大彎比小彎的難度不是直線形增加而是弧線/exponential增加的,所以大彎比小彎難很多。
關於用腰的部份,在還沒看到您留言登錄前(滑遍天下),我就一直在講扭腰的方式了,只是我還沒悟透而已,但我覺得扭腰的方式應該是可以算是功夫的一種,這點我的看法是跟您相同的。
你扭腰的方式是由上身帶動的,上身動不但容易造成前傾,你的雙手也被摔的到處都是(看你的大頭照),不穩,下盤亦軟‧我的用腰是動臀部先。
至於五五站,也是我之前就設立的目標之一,那時您還沒提到五五站,而我是因為功力還達不到,所以就沒有多加談這個方式了。

我是覺得應該是有許多人有相同想法,但只是不得其門而入,而今天我有機會跟您討論,自然有機會理解及找到驗證實行的方法囉。
怎麼你的弱慢大法裡沒有提及你所說的“扭腰加五五站”的練法?
不過我不了解,為何您設定的五五站是平板技術呢?
五五站是線形滑雪的技術而線形滑雪是一種平板滑雪的技術‧線形滑雪走的是“彎”的直線/"the great circle" (在G-force下的大圓周),只有五五站能走這種直線‧五五站走直線,所以加速太快而不容易轉彎,一般轉彎滑雪的技術是滑不來的,所以一般XSIA的滑雪是沒有五五站的‧剩下的世上就只有平板滑雪用五五站了。
那我說的同時扭腰加五五站的運用方法又算是哪一種分類,依您的看法,您會放在什麼定位上呢?

我是把skate化能skis的應力來用,所以我不用skatet的方式來轉彎,因為缺少地心引力的關係,所以我只好在斜坡上再多拍幾段來證明跟在平地的動作是一模一樣囉。
折股跟扭腰有點不一樣,“折”股沒有“扭”的動作‧你要是不是線形滑雪,五五站並不是什麼好/實際的技術‧你現在之所以能五五站線形滑是因為直排輪短而地形簡單的關係‧等你滑雪時,雪板增長五倍,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坡度,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3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日 10月 24, 2010 11:36 pm

taichiskiing 寫:那個是跟你滑的“氣勢”有關‧下面這公式是解釋角加速度與滑的速度及轉彎半徑的關係,A=V**2/R;A是向心加速度(轉彎的力量),V是速度向量,R是轉彎的半徑‧那是說向心加速的力量與轉彎的半徑成反比—向心力愈大,轉彎/換方向愈快而半徑愈小—而向心力的增加卻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那是說,速度快一點,向心力增加率要平方‧所以大彎比小彎的難度不是直線形增加而是弧線/exponential增加的,所以大彎比小彎難很多。
這聽起來應該是說保持平衡的持久性需要較長,是這意思嗎?
taichiskiing 寫:你扭腰的方式是由上身帶動的,上身動不但容易造成前傾,你的雙手也被摔的到處都是(看你的大頭照),不穩,下盤亦軟‧我的用腰是動臀部先。
所以我不太滿意這次拍的動作,因為這在柏油路上,我動作有點過度太用力了,不然滑不太動。

我倒是覺得我的下盤不軟,壓到小石子照常彎,失衡一瞬間就導正了,有這麼穩的平衡還叫軟,那我實在不知道什麼叫做硬了。
taichiskiing 寫:怎麼你的弱慢大法裡沒有提及你所說的“扭腰加五五站”的練法?
有呀,「樓梯練習法第二階」及「諾曼心法_12最後進階總練習法」,只是我沒有講得很明如何做,反正就是照我上面的意思練久了就會知道我的意思了。

連結就在下面,那些我都有講喔,只是那時我還不考慮用直排輪來練更新一步的動作,是因為我知道什麼練,但在沒達到我對自己的要求前,我是不會做下一步練習的。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ostcount=5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12
taichiskiing 寫:五五站是線形滑雪的技術而線形滑雪是一種平板滑雪的技術‧線形滑雪走的是“彎”的直線/"the great circle" (在G-force下的大圓周),只有五五站能走這種直線‧五五站走直線,所以加速太快而不容易轉彎,一般轉彎滑雪的技術是滑不來的,所以一般XSIA的滑雪是沒有五五站的‧剩下的世上就只有平板滑雪用五五站了。
那我可算是做到了喔,呵呵。 :face (334):
taichiskiing 寫:折股跟扭腰有點不一樣,“折”股沒有“扭”的動作‧你要是不是線形滑雪,五五站並不是什麼好/實際的技術‧你現在之所以能五五站線形滑是因為直排輪短而地形簡單的關係‧等你滑雪時,雪板增長五倍,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坡度,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
IS
我的靜態滑法有「折」但只有一點點很低的「扭」的動作。動態滑法則是「折」跟「扭」的平均混合體,所以我的折跟扭是一體的。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4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10月 25, 2010 9:34 pm

norman 寫:這聽起來應該是說保持平衡的持久性需要較長,是這意思嗎?
輪子傾鈄的角度愈大,轉彎加速的力量,叫G-force,亦愈大,而轉彎的半徑亦愈小,所以平衡的難度大增‧力量的增加是看不見的,所以更難平衡。
所以我不太滿意這次拍的動作,因為這在柏油路上,我動作有點過度太用力了,不然滑不太動。

我倒是覺得我的下盤不軟,壓到小石子照常彎,失衡一瞬間就導正了,有這麼穩的平衡還叫軟,那我實在不知道什麼叫做硬了。
你第一個大彎己經慢下來了,第二個大彎更慢,那是說你失去了原來的動能,那是腳“軟”的現象‧腳“硬”/有力的話,大彎不應該慢不來。
有呀,「樓梯練習法第二階」及「諾曼心法_12最後進階總練習法」,只是我沒有講得很明如何做,反正就是照我上面的意思練久了就會知道我的意思了。

連結就在下面,那些我都有講喔,只是那時我還不考慮用直排輪來練更新一步的動作,是因為我知道什麼練,但在沒達到我對自己的要求前,我是不會做下一步練習的。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ostcount=5
動腰有,但是沒有五五站。
五五站有,但是沒有動腰‧你能五五站是因為你是靜止的站在平地上,而練習中你只有動膝跟動腳而重心/腰在原地沒動,所以都不是“扭腰加五五站”滑。
那我可算是做到了喔,呵呵。 :face (334):
不要太得意,那只是滑直排輪而己。
我的靜態滑法有「折」但只有一點點很低的「扭」的動作。動態滑法則是「折」跟「扭」的平均混合體,所以我的折跟扭是一體的。
所以“你的手被摔的到處是”‧正確的靜態的「折」,請看我的“旋股”。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5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一 10月 25, 2010 10:13 pm

taichiskiing 寫:
你第一個大彎己經慢下來了,第二個大彎更慢,那是說你失去了原來的動能,那是腳“軟”的現象‧腳“硬”/有力的話,大彎不應該慢不來。
不懂,您的只有180度彎完就停下來了,我比您還多2~3個180度,卻被您說「軟」,這就有點難理解,那我再放一段新影片,大彎後繼續滑小彎沒停下來,要滑走這麼遠就有難度了吧?我就沒看過您這樣拍過了。

請仔細看,我是五五站併腿小轉過來的,雙腳完全沒有離地。 :laf (2):

直排輪大彎接小彎不停止 on Yahoo! Video
[media]http://video.yahoo.com/watch/8468934/22621609[/media]
taichiskiing 寫:所以“你的手被摔的到處是”‧正確的靜態的「折」,請看我的“旋股”。

:)
IS
新的影片也是如此嗎?所以我說您不能理解我為何能進步這麼快,靜態就是分解分開做,力求該動作的理解,理解後,直排輪,就是雪板該什麼融合練自然就知道了,我本來就只要就去滑雪就已經可以進步更快了,要不是為了驗證我說的,我真的懶得拿直排輪來練,現在只能驗證我下次去雪場拍時,是否有達到我說的像滑雪示範影片中的動作,之前您說我還要再五年才可能,相信現在如果今年我有出門滑雪6天,那就不用5年了吧? :face (341):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6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10月 27, 2010 10:06 pm

norman 寫:不懂,您的只有180度彎完就停下來了,我比您還多2~3個180度,卻被您說「軟」,這就有點難理解,那我再放一段新影片,大彎後繼續滑小彎沒停下來,要滑走這麼遠就有難度了吧?我就沒看過您這樣拍過了。

請仔細看,我是五五站併腿小轉過來的,雙腳完全沒有離地。 :laf (2):

直排輪大彎接小彎不停止 on Yahoo! Video
這裡的關鍵字是“控制”‧我轉180度就停下來是我要這樣子滑,而你多的2~3個180度是你停不來,差別很大‧你滑直排輪跟你滑雪差不多,passive/溫。
新的影片也是如此嗎?所以我說您不能理解我為何能進步這麼快,靜態就是分解分開做,力求該動作的理解,理解後,直排輪,就是雪板該什麼融合練自然就知道了,我本來就只要就去滑雪就已經可以進步更快了,要不是為了驗證我說的,我真的懶得拿直排輪來練,現在只能驗證我下次去雪場拍時,是否有達到我說的像滑雪示範影片中的動作,之前您說我還要再五年才可能,相信現在如果今年我有出門滑雪6天,那就不用5年了吧? :face (341):
你認為你進步快是因為你原來的底子差而己,你也己經滑了五年雪,再轉過來滑自排輪應該是很簡單的‧而你滑的直排輪顯示所有你滑雪的毛病,下盤不穩上身搖,兩手的位置也有問題‧你要自己練,五年還是達不到我所說的“滑全山”的標準,而我說的“五年”是五年裡每一年都至少要滑幾天‧你要是今年不能出門的話,你只有四年來趕了‧你要是不繼續練自排輪的話,到時你是趕不上的。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7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三 10月 27, 2010 10:49 pm

taichiskiing 寫:這裡的關鍵字是“控制”‧我轉180度就停下來是我要這樣子滑,而你多的2~3個180度是你停不來,差別很大‧你滑直排輪跟你滑雪差不多,passive/溫。
:laf (0):

我不要持續出力也能在180度就停下來,您這個實在不成理由啦。

我可不想拍180度停下來的影片,那個對我完全沒意義。

taichiskiing 寫:你認為你進步快是因為你原來的底子差而己,你也己經滑了五年雪,再轉過來滑自排輪應該是很簡單的‧而你滑的直排輪顯示所有你滑雪的毛病,下盤不穩上身搖,兩手的位置也有問題‧你要自己練,五年還是達不到我所說的“滑全山”的標準,而我說的“五年”是五年裡每一年都至少要滑幾天‧你要是今年不能出門的話,你只有四年來趕了‧你要是不繼續練自排輪的話,到時你是趕不上的。

:)
IS
我那時是問您說我要滑得跟APSI的示範片動作,您說要五年,現在說要全山,也罷,反正我下次出門還是算第一年,就看我幾年後出門第一年拍下的影片,就知我能不能滑全山了。 :face (52):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8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四 10月 28, 2010 1:12 am

norman 寫: :laf (0):

我不要持續出力也能在180度就停下來,您這個實在不成理由啦。

我可不想拍180度停下來的影片,那個對我完全沒意義。
不是你停不停的下來的問題而你能不能滑你自已要滑的路線,所以理由是在“控制”而不在“多”。
我那時是問您說我要滑得跟APSI的示範片動作,您說要五年,現在說要全山,也罷,反正我下次出門還是算第一年,就看我幾年後出門第一年拍下的影片,就知我能不能滑全山了。 :face (52):
你要是把APSI的示範片動作都做對了,你應該己經可以滑全山的‧現在你的技術還不能。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9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norman » 週四 10月 28, 2010 1:15 am

taichiskiing 寫:不是你停不停的下來的問題而你能不能滑你自已要滑的路線,所以理由是在“控制”而不在“多”。
相信我,這是完全沒問題的,攝影機的位置是固定的,我總是要滑在鏡頭內,我滑在鏡頭外就叫做控制不良吧? :laf (0):
taichiskiing 寫:你要是把APSI的示範片動作都做對了,你應該己經可以滑全山的‧現在你的技術還不能。

:)
IS
這已經沒問題了,只要6~12個滑雪天就一定能達到了。:20070220210945: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40 回覆: 傳統溜冰鞋完功成果影片分享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四 10月 28, 2010 2:42 am

norman 寫:相信我,這是完全沒問題的,攝影機的位置是固定的,我總是要滑在鏡頭內,我滑在鏡頭外就叫做控制不良吧? :laf (0):
不是,你能滑成那樣是因為你的滑坡平坦,滑線簡單的關係,你能滑凹凸不平的街嗎?你自已憑良心去說吧‧沒有要你拍片,我是不會激你不帶護具去滑那種街的‧免的你摔傷了。
這已經沒問題了,只要6~12個滑雪天就一定能達到了。:20070220210945:
照你的滑法,那也是五年後的事情了。

:)
IS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