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是百分之百的証明了,所以你是一,不知道什麼是証明,或是二,否認‧另外,她五張照片“不能完全證明”,為什麼我的一張照片就可以証明?你是用什麼方法証明的?而那一張內手在後是你看錯/不會看,所以前面建議你看一下張,你不看,不是“瞪眼瞎說”?norman 寫:因為這一些照片都是同一個人,所以不能完全證明,其中有一張是內手在後,所有的影片都是彎腰駝背,所以這樣算證明嗎?
那是你不會看影片不說(把影片停在0:41看看他的雙手和平衡在那),你只是“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完全不認同您這個說法”,但是你並沒有“証明”那是做不到的‧所以我有証明你說不是,而你自己沒有証明卻認為你自己是對的?我想你的問題不在服不服,而是能不能學。而您指的那內手在後而摔倒的,那明明在上個彎就失控了,這是您我的見解不同,在手甩到後面前,他的右腳就已經呈現出不正常的角度了,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在上個彎,整個身體明顯失控變形了,您卻認為下個彎可以因為雙手擺在前就能救回來,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的速度降下來到一定的安全速度才有可能。所以我完全不認同您這個說法,所以也無法證得我心服口服囉。
我己經有三個影片証明了,是你自己在否認。下面這兩篇為您的說詞根源起始,重點就是您認為我的內手摔到背後,加彎腰駝背,我相信我現在新補的大頭照一樣有您說的這兩個缺點。
我只是要您證在努力利用現有的速度做到最大的傾角,如何能做到內手不摔到背後,也不彎腰駝背而已,我從頭到尾都在問這個,只是您一直在講五四三而已。
“動態平衡”是說你在“動”的時候能保持平衡;小力小傾角動作靈活,所以反應、轉彎也快,那才是真的“動態平衡”‧而你的“最大傾角”是“一個”角度,一個死角,所以是“靜態”,所以是你的觀念錯誤,所以你的“動態平衡”也是歪七扭八的‧也說過,這滑的技術也不只是單線發展的,你現在卡在那“大傾角,內手在後”的瓶頸上不能進步,你要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答案,但是你“執迷不悟”,所以我說“說了白說”,你自己去找答案吧。您叫我修改成您說的那樣的動作根本不能練最大傾角的極限,我在努力拉高自己動態平衡的能力的方法,您卻要我練那種小力小動作的動態平衡,我們講的目的根本就不一樣嘛,所以我才要您證給我看,在努力做到本身速度能做到最大的傾角時,上身是否能不彎腰駝背,內手如何不會向後移動。
見上,比賽的大傾角是“果”不是“因”,你的“提升”卻是“倒果為因”,而“拙力”是你“倒果為因”練習的結果;練的姿勢錯誤,你練再久也不能把拙力變巧力的‧對,關係很大。您說大傾角是拙力,但比賽還是很多人都會使用大傾角來過彎,說實在的,我練大傾角,主要是在提升自己的動態平衡的能力,是不是拙力我才不在乎,練久了,就是拙力也變巧力了,而不練,什麼都沒能提升,平衡能力還是一樣差,那您說的拙力跟我提的要點出發目標及目的有關嗎?
我說的方法是“因”,順著“因”練習,當“因”成熟了,你就可以找到“果”,但是你自己主見太多,“倒果為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對,你練“大傾角”是達不到那些選手的標準。所以我只問您最單純的問題而已,或是您有其他可以快速練習提高大傾角動態平衡的方法,這才是我要的答案,而不是您一直在講您的,您講的那些我什麼會不知道,要正確使力出大傾角也要有速度配合,速度慢還要做大傾角,拙力不用多一點的話,如何保持速度不降下來又能拉大傾角,您忘了一件事就是我能在家裏練一練站一站就能提高基本平衡能力了,這種完全零速也能提高,那我要在慢速下再把平衡能力提更高,我會做不到嗎?
你大概也不知道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從你的“想法”看滑雪是你的“主觀”,所以,以各門各派的理論來看滑雪是“主觀”,只有根劇自然現象/物理來看滑雪是“客觀”的‧你既然知道,為什麼還假裝“被譏”?我們怎麼知道你在假裝還是在說真的?沈重說不定是因為“真實咬人”/reality bites。您應該先了解及理解我的用意再來提出您的見解,針對我的用意來提出後,會比較客觀一些,而不是一直增加您的雅詞說我您覺得是事實的真實情況(我知道您說的夠熊是個小玩笑啦,不過在您的雅詞又加這個,那即使是玩笑就有點沈重了,疊加詞是有力量加成的作用喔)。
對,雙手劃8字比保持雙手平前簡單,所以你認為你很會‧但是雙手平前還只是平衡的第一步,還是被動/passive‧你能平衡以後還有更有力/主動運手的方式‧以後再說了。最後就是要說的是,我大頭照的左手一樣絕對不是甩到後面,這手是呈現一個畫8字的動作而讓您誤判成是用甩的,如果您注意看的話,會發現我的上身至肩膀跟我的手是呈一直線的。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18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20
那就隨管理員囉,清理電腦擋案是很頭大的一件事,但是我的經驗是,擱的愈久,到後來愈難處理‧我想我是在問“程序”的問題‧我們這論壇對外公開,很容易有像beg那種小人來這裡搗蛋,在“程序”上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我還是可以把他罵的「狗血噴頭」的,但是那也只是擾亂大家在此的清修,而對我們這論壇也沒有好處‧而我實在不認為我們需要“庇護”他那“潑婦罵街”的發言‧my two cents。ps. 刪不刪文的權力真的不是我能決定的,管理員有看到,刪不刪是管理員的事,真的跟我無關。
對,我想兩種語調我都用過,對你好像都沒有作用‧你只是喜歡聽你喜歡聽的。關於您們裏面講的詞我沒有任何意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如一句「睜眼說瞎話,不願承認就算了,這樣子是對技術進步沒有幫助的。」跟「無恥不認錯不可學而不可活」,這兩句都是有相同的意思,但在用詞的重度就有所不同了,您喜歡聽哪一種用詞呢?
你可以這樣“想”,但是你沒有“事實”來支持你的想法,所以你的想法不真,所以你不能用‧說假話是謊言,用謊言來說人不是就是“無恥”了。(註:這個“無恥”只是解釋一個無恥的狀況,並沒特地指任何人,不是嗎?而這個“無恥”的定義可以應用在任何人身上,包刮我在內,所以要是我用謊言來說人不是,我也是“無恥”,那也是為什麼我不會那樣子做/用謊言來說人不是。)一樣都是事實,但用字一個是事實而已,一個是事實加順便教訓一下的語氣,這兩者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了。就如您覺得您講出來是事實,他講出來是造謠、毀謗,因為不是事實,這便是用義對象的角度不同。但話說回來,在辯論中,我也覺得您是無恥、不認錯、不可學、不可活,對我來講,在我心中也是認為這話是事實,我可以同樣用在您身上嗎?
你說的沒錯,你的“見解”,所以只是你的“主觀”,所以你不知道你實在只是在“倒果為因”。因為對我而言,我覺得這是事實。(這是我的見解,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看法,但如您說的,另外一篇收集您的用詞,這確實是不太好,但有因必有果,就像您說我偷學,偷改,您確定您講的這個是事實嗎?那為什麼我最後拍的影片還是貼像大頭照這個為主,這是有原因的,您忽略我的「因」,只看到您的「果」,這樣說出來的話就有違事實了,所以說來說去,誰對誰錯,一鍋亂呀,呵呵。
你兩次在抱怨“父母總是對小孩不耐煩”,那是你親身經驗,還是你“想”出來的?還是“倒果為因”。如同我上一篇提到教育小孩的方法。父母是無知,但可學,小孩無知也可教,但小孩教不好,絕對是父母的責任,不能說是叫小孩自己負責,很多良好的習慣及教學都是從無知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父母總是對小孩不耐煩,不好好教,您能期待小孩長大後能有多好,畢竟他們也是從模仿父母開始學習而起的。
教育小孩的方法更是一個罐頭的蚯蚓/a can of worms(見過沒?),比滑雪技術更深奧的一門學問,「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說明最終還是小孩自己要學才會有結果。
:)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