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下個人小小的主觀看法,反正 norman 兄在我看起來就是非常的 pmts,而非常的不歐洲 ....norman 寫:所以兩件事加起來,不覺得這樣的判斷很不客觀嗎?
對啊!騎滑板車跟滑雪是兩回事,滑板車就應該只來練平衡,不是拿來談滑雪動作用的 ....滑格車跟在雪上滑可說是運用手法類似,但使用方法是兩碼事,如果你叫我在雪場上滑大轉彎時,還要做出像滑板車那樣的姿勢,我也做不出來呀,因為滑板車的兩隻手的位置本來就不對了,我說的兩隻手的位置不對,你能理解為什麼呢?:face (4):
版主: norman
這是在下個人小小的主觀看法,反正 norman 兄在我看起來就是非常的 pmts,而非常的不歐洲 ....norman 寫:所以兩件事加起來,不覺得這樣的判斷很不客觀嗎?
對啊!騎滑板車跟滑雪是兩回事,滑板車就應該只來練平衡,不是拿來談滑雪動作用的 ....滑格車跟在雪上滑可說是運用手法類似,但使用方法是兩碼事,如果你叫我在雪場上滑大轉彎時,還要做出像滑板車那樣的姿勢,我也做不出來呀,因為滑板車的兩隻手的位置本來就不對了,我說的兩隻手的位置不對,你能理解為什麼呢?:face (4):
lelo 寫:這是在下個人小小的主觀看法,反正 norman 兄在我看起來就是非常的 pmts,而非常的不歐洲 ....
可以拿來談及運用技巧,但你拿來比對動作,豈不是很離譜嗎?就像如果人家滑的是中轉彎,你偏偏拿一段大轉彎的影片來比對,然後對那個人說,你滑的轉彎運用跟另一段影片不一樣,這豈不是指鹿為馬呢?:face (3):lelo 寫:對啊!騎滑板車跟滑雪是兩回事,滑板車就應該只來練平衡,不是拿來談滑雪動作用的 ....
我雖然無法證明你非常不歐洲,但我可以證明你非常的 PMTS!像注重 hip angulation ,跟說 hip 比 knee 省力都是 PMTS 的說法,如果你說不是 PMTS,那就一定是 norman 式的,反正歐洲的滑法都不會強調這些 ...norman 寫: 從來沒學過及看過pmts的書,卻說是非常的pmts,問題是你手上又沒有哪裏不歐洲的可以證明的書本或資料,所以只好自己只好說是非常的pmts,萬一只有日式及韓式的資料,豈不是就判斷是韓式的嗎?....![]()
不管什麼風格都不像!那些影片都是各家高手的示範影片,norman 兄如果滑的"像"的話,不管是那一派,我馬上投入 norman 兄門下,管它 PMTS 或是日本式的都行 ....說真的,這個我沒有想要辯的意思,主要技術都差不多,但是在細微上可是差很多的,光拿我滑雪的影片,去跟pmts來比對一下,就很明顯從外觀看就不像pmts的方法了。以前給你看的那個很舊的舊短片,那位也是奧地利教師,去跟那一個比對一下大轉彎,你就是發現我的大轉彎比較像哪一位風格的影片了。
我分不出"談及運用技巧"跟"比對動作"的差別在那裏?可以拿來談及運用技巧,但你拿來比對動作,豈不是很離譜嗎?
那你如何證明或是從哪些文章中知道歐洲不談 hip angulation ,跟說 hip 比 knee 省力,而只談 knee angulation的部份?即使能說出只談這個,那一定有其他的可以說只談另一個,不是嗎?lelo 寫:我雖然無法證明你非常不歐洲,但我可以證明你非常的 PMTS!像注重 hip angulation ,跟說 hip 比 knee 省力都是 PMTS 的說法,如果你說不是 PMTS,那就一定是 norman 式的,反正歐洲的滑法都不會強調這些 ...
你知道我在說的是哪一個影片及哪一段動作嗎?如果不清楚,你如何比對呢?lelo 寫:不管什麼風格都不像!那些影片都是各家高手的示範影片,norman 兄如果滑的"像"的話,不管是那一派,我馬上投入 norman 兄門下,管它 PMTS 或是日本式的都行 ....
運用技巧時只本身在運用時的動作及感覺及方式。lelo 寫:我分不出"談及運用技巧"跟"比對動作"的差別在那裏?
這兩點是 Harald Harb 創新的地方,如果以前的老歐洲滑法已經談過了,HH 還創什麼鳥新?norman 寫:那你如何證明或是從哪些文章中知道歐洲不談 hip angulation ,跟說 hip 比 knee 省力,而只談 knee angulation的部份?即使能說出只談這個,那一定有其他的可以說只談另一個,不是嗎?
這真的要請 norman 兄指點了 ...你知道我在說的是哪一個影片及哪一段動作嗎?如果不清楚,你如何比對呢?
那 norman 兄上次說我騎滑板車 angulation 做的不好,是屬於那一種?運用技巧時只本身在運用時的動作及感覺及方式。
比對動作是指外部兩段影片,純外觀的比對。
也就是說,一個是自己如何運作的自身內在運動,一個只是他人純外觀觀看比對的外表評斷。兩者可差多了。
是這樣子的嗎?我覺得這兩點算創新嗎?這是很基本的東西耶,歐式的技巧也是一樣大量的用到,只是在使用上有一點些微的差異,且我記得HH指的創新是不是這個,我也不知道。lelo 寫:這兩點是 Harald Harb 創新的地方,如果以前的老歐洲滑法已經談過了,HH 還創什麼鳥新?
就是之前私下給你看的影片的大轉彎,影片弄丟就算囉。lelo 寫:這真的要請 norman 兄指點了 ...
如果有特定的影片跟片斷,你早說嘛 ...
是使內在運用的說法,一看就知你的運用上有問題了,不需要去跟什麼動作比對,就算你拿滑雪的動作比對也一點都不像吧?lelo 寫:那 norman 兄上次說我騎滑板車 angulation 做的不好,是屬於那一種?
不算!這以前在論壇很多人都談過,肯定你看過那些討論,只是自己忘了 ...norman 寫: 那我都沒學過這些,我自行體會及創造出來的練習及使用方法,這樣也算創新了吧?
原來沒比對直接看出來的就可以了?是使內在運用的說法,一看就知你的運用上有問題了,不需要去跟什麼動作比對,就算你拿滑雪的動作比對也一點都不像吧?
幾乎沒講過,只有我一開始在講扭屁股的方法,還被笑呢。lelo 寫:不算!這以前在論壇很多人都談過,肯定你看過那些討論,只是自己忘了 ...
這叫眼力,當你能真正了解時,及影片看得夠多及研究得比我更多時,你自然也會看得出來了,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從來沒看過自己滑的影片,這也是訓練眼力其中一個不可缺的要素。lelo 寫:原來沒比對直接看出來的就可以了?
講過啦!你以為我是從那裏知道的?norman 寫:幾乎沒講過,只有我一開始在講扭屁股的方法,還被笑呢。
因為那時都在講膝蓋的部份,不然就是在講timing的部份...其他的東西...結果誤導我,是練到後來才發現當初我走的路線是對的,剛好又結果我提到的樓梯練習法,才真正完成我自己的論點及實際運用方法。
看的出來也應該滑的出來吧?如果 norman 兄滑的很好的話,這個會比較能讓人信服一點,只是現在滑這樣子,這個眼力就很難讓人相信了 ...這叫眼力,當你能真正了解時,及影片看得夠多及研究得比我更多時,你自然也會看得出來了,你最大的缺點就是從來沒看過自己滑的影片,這也是訓練眼力其中一個不可缺的要素。
光是看影片的長度,我就有自信看的時間比你多太多倍了,如果你能看同樣幾部的短片超過三千小時的話,我相信你的眼力應該也能練起來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有的話引進連結來看看一下囉。我知有人有提到HH的方法,但我不記得有提到hip angulation的事,會講到這個hip跟knee也是從你開始提才出現這個討論的。lelo 寫:講過啦!你以為我是從那裏知道的?
另外我確定 PMTS 不會講什麼扭屁股的方法 ....
我是滑得出hip angulation,沒錯吧?小轉的knee angulation問題也不大,不是嗎?lelo 寫:看的出來也應該滑的出來吧?如果 norman 兄滑的很好的話,這個會比較能讓人信服一點,只是現在滑這樣子,這個眼力就很難讓人相信了 ...
應該就在滑遍天下的討論文章,我一時也找不到,而且這應該是自稱創新者自己要做的事,總不能因為我找不出來給你,你就要認定這是你的創新吧?norman 寫:這我就不知道了,有的話引進連結來看看一下囉。我知有人有提到HH的方法,但我不記得有提到hip angulation的事,會講到這個hip跟knee也是從你開始提才出現這個討論的。
這個可能還要再商量、商量 ....我是滑得出hip angulation,沒錯吧?小轉的knee angulation問題也不大,不是嗎?
綠線就是這樣,紅、黑線可以不用了吧?但要我滑出跟示範片一模一樣,目前就只有我跟你提到的那段短片大轉彎,那是最接近的,但我承認還不夠好就是了。而且我確實需要一個能在紅黑線上自由下山的高手幫拍,暫時又沒這樣的高手幫拍,你沒機會看到也不能怪我呀,
我就說我沒看過,叫我什麼找...是你說有看過的呀...lelo 寫:應該就在滑遍天下的討論文章,我一時也找不到,而且這應該是自稱創新者自己要做的事,總不能因為我找不出來給你,你就要認定這是你的創新吧?
問題是你看到的示範片都是在藍紅線以上拍的,不然你有辦法請他人在淺綠上拍些示範片來看嗎?你最多也只能看到全制動是在淺綠上拍的,就是連半制動都是在藍紅線拍的。lelo 寫:綠線就是這樣,紅、黑線可以不用了吧?
雖然他的 knees 動的很快,但是我看他還是都用hip angulation 的。norman 寫:你是因為看到外型這麼推論的嗎?
這個在之前就有人提過,這一個是日本人,且已經過世了。是日本很有名的滑雪選手。
他是不是全部使用 knee angulation,在我的看法,裏面的所有動作使用 hip or knee是各半,有使用hip,也有使用knee,可請太極兄也提個見解囉,不知太極兄的看法是否認同lelo兄的說法。我也順利多了解學習一下囉。:face (52):
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還是看的出歐洲籍教練跟 HH 大師滑的不太一樣,我觀察出來的心得是歐洲籍的在轉彎時會蹲下去,轉彎越急,蹲的就越低,但 PMTS 的並沒這個動作,或很輕微,我猜歐洲籍教練會蹲下去就是在使用 knee angulation ...taichiskiing 寫: Lelo: HH年輕的時候是奧地利國家代表隊的選手,所以可以想像的到他的PMTS是奧地利式,所以也算是歐派的一種。“歐派,”好大一個名稱,它的持徵又是什麼呢?
我們是說歐派 knee angulation 用的較多,並不是說只用 knee,只有日本才幾乎只用 knee,大致上歐派的位於中間位置,日本跟 PMTS 則位於兩端 ...但是,我不認為歐派是只教/用 knee angualtion 的。事實上,我還沒聽過那一系統在他們正式的教學裡教knee angualtion 的。
他在做示範,動作自然誇張一點,就好像電視上教人說英文咬字都會誇張一點,不表示你在真正講話或滑雪時,要那樣講跟那樣滑 ...norman 寫: 我突然想起,有個在綠線上拍的超資深教練,你看一下他在綠線上滑起來看起來如何呢?你也可以去看其他他在藍紅線上拍的動作,兩者比對一下吧?
2009 Levi tdk6 carving demo 1 on Vimeo
謝謝指教,這樣就更明白什麼看了。:face (52):taichiskiing 寫:雖然他的 knees 動的很快,但是我看他還是都用hip angulation 的。
:)
IS
我是說風格...比較偏向歐式的...lelo 寫: 不過這個問題應該問 norman 兄才對,我只說他的想法很像 PMTS,是他堅稱自己是歐式的,所以什麼是歐式的應該問 norman 兄 ....
你都知道這麼說,那你有沒有發現這位歐系的教練在做誇張一點的動作,屁股是不是太突出了一點,是不是應該也要縮回去呢?:face (4):lelo 寫:他在做示範,動作自然誇張一點,就好像電視上教人說英文咬字都會誇張一點,不表示你在真正講話或滑雪時,要那樣講跟那樣滑 ...
那是因為滑雪“情況”上需要--多小的彎,多快的彎,及與地形的配合等等--教練們/大部份高手都能做,所以 knee angulation 技術本身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一個不同的 linked skidded parallel turn,在今天這個 "carving world" 裡己經不太流行了。lelo 寫: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還是看的出歐洲籍教練跟 HH 大師滑的不太一樣,我觀察出來的心得是歐洲籍的在轉彎時會蹲下去,轉彎越急,蹲的就越低,但 PMTS 的並沒這個動作,或很輕微,我猜歐洲籍教練會蹲下去就是在使用 knee angulation ...
我還以為你說 norman 是PMTS派而你是“歐派”的。不過這個問題應該問 norman 兄才對,我只說他的想法很像 PMTS,是他堅稱自己是歐式的,所以什麼是歐式的應該問 norman 兄 ....
也不是。用knee者,像似「企者不立」,站不穩也滑不久,只有少數人可以做,所以不能成一“派”。上層滑雪是沒有派系的,你真正要分的話看他們怎樣“換腳”比較正確。“換腳”(changing dominate skis) 有三種方式:1) cross-over, 2) cross-under, 3) cross-through, 其中美派用 cross-over, 歐派用 cross-under, 平板/沈式用 cross-through 比較多。我們是說歐派 knee angulation 用的較多,並不是說只用 knee,只有日本才幾乎只用 knee,大致上歐派的位於中間位置,日本跟 PMTS 則位於兩端 ...
Norman 兄也是在做示範?norman 寫:你都知道這麼說,那你有沒有發現這位歐系的教練在做誇張一點的動作,屁股是不是太突出了一點,是不是應該也要縮回去呢?:face (4):
我的程度如何 norman 兄也知道,所我說的什麼,norman 兄不用太過介意 ...這是不是典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