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版主: norman
#1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剛才又看了一下這短片,從頭到尾都是伸展釋壓的練法及滑法,唯一我搞不懂的是1:03~1:49,藍褲滑慢做練習時是伸展釋壓,綠褲滑快時是收縮釋壓,這樣練習真的能從伸展釋壓變成收縮釋壓的動作嗎?或者是他講的練習要求注意的要點不同?但我是肯定不認同的,要是真的這樣練,要練多久哪天腦袋才會開竅變成收縮釋壓? 

#2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的經驗是,如果你鋼邊角度夠大,在換鋼邊(transition)的時候,如果跳不起來,就只能縮腿了!norman 寫:我剛才又看了一下這短片,從頭到尾都是伸展釋壓的練法及滑法,唯一我搞不懂的是1:03~1:49,藍褲滑慢做練習時是伸展釋壓,綠褲滑快時是收縮釋壓,這樣練習真的能從伸展釋壓變成收縮釋壓的動作嗎?或者是他講的練習要求注意的要點不同?但我是肯定不認同的,要是真的這樣練,要練多久哪天腦袋才會開竅變成收縮釋壓?![]()
.
最後由 lelo 於 週三 12月 06, 2017 10:0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3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撞到凸坡又跳不起來,應該會卡板吧?而沒跳起來可能是軟腳而不是縮腿吧?lelo 寫:我的經驗是,如果你鋼邊角度夠大,在換鋼邊(transition)的時候,如果跳不起來,就只能縮腿了!
.

#4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撞到凸坡的話,凸坡會幫你縮腿,你正在縮腿時剛好撞上凸坡,才會有麻煩!norman 寫:撞到凸坡又跳不起來,應該會卡板吧?
你可以在家裡做個實驗,先坐在椅子上,兩腿模擬 carving 時的動作,看你腿不先縮回身體底下,站不站的起來!norman 寫:而沒跳起來可能是軟腳而不是縮腿吧?![]()
#5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不,通常不主動,那只是軟腳而已,軟腳的被推回來是沒有力量去做接下來的動作的。lelo 寫:撞到凸坡的話,凸坡會幫你縮腿,你正在縮腿時剛好撞上凸坡,才會有麻煩!
而縮腿剛好撞上凸坡,那是蹲下,才會有麻煩,但如果是主動縮腿而撞上凸坡不會有麻煩,只是效率不佳而已,但也比軟腿的好。
坐在椅子上是沒有離心力跟向心力的交互作用壓力,站不起來是正常的,而且滑雪時也不是你想像中像坐在椅子上站起來的,根本完全不同。lelo 寫:你可以在家裡做個實驗,先坐在椅子上,兩腿模擬 carving 時的動作,看你腿不先縮回身體底下,站不站的起來!
#6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不是每個彎都有這麼強的向心力讓你站起來,這幾乎要 carving 才有辦法。norman 寫: 坐在椅子上是沒有離心力跟向心力的交互作用壓力,站不起來是正常的,而且滑雪時也不是你想像中像坐在椅子上站起來的,根本完全不同。
我那時用超大角度立鋼邊,是因為雪面太滑,接近冰面,雪板咬不住,我一路側滑的下山,根本沒什麼向心力。
#7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還有,這一段你把軟腳跟放鬆搞混了!norman 寫:不,通常不主動,那只是軟腳而已,軟腳的被推回來是沒有力量去做接下來的動作的。
放鬆過凸坡,過了凸坡後,腳會自動放下來,並不需要主動!也不會無法轉彎。
#8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你的動作方法錯了,才會連一般併腿滑都咬不住鋼邊,自然一錯再錯,一路錯到山底,但你的技術一直上不來,導致講了也是對牛彈琴了。lelo 寫:不是每個彎都有這麼強的向心力讓你站起來,這幾乎要 carving 才有辦法。
我那時用超大角度立鋼邊,是因為雪面太滑,接近冰面,雪板咬不住,我一路側滑的下山,根本沒什麼向心力。

#9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相信我,那只是軟腳而已,過一兩個還行,一旦速度拉上來讓你密集的連過五個以上,你摔倒的機率就會飆上來了,除非你剎車把速度降下來,所以就是過了凸坡腳自動放下來也沒用,因為跟不上速度,腳還沒完全放下來,下個凸坡就又撞上來了,最終只能動作不流暢的慢慢一個個彎或繞開下山。lelo 寫:還有,這一段你把軟腳跟放鬆搞混了!
放鬆過凸坡,過了凸坡後,腳會自動放下來,並不需要主動!也不會無法轉彎。

#10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除非天氣放晴出大太陽,不然很難看清雪面凹凸的。norman 寫:相信我,那只是軟腳而已,過一兩個還行,一旦速度拉上來讓你密集的連過五個以上,你摔倒的機率就會飆上來了,除非你剎車把速度降下來,所以就是過了凸坡腳自動放下來也沒用,因為跟不上速度,腳還沒完全放下來,下個凸坡就又撞上來了,最終只能動作不流暢的慢慢一個個彎或繞開下山。![]()
#11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所以才要練主動收縮呀,就好比閉上眼睛,兩個人掌對掌,一推,另一人就縮手,所以不但要能立即感覺到及立即反應縮得準,這才是難的地方,不練肯定練不會,練了才有機會練會,了解嗎?lelo 寫:除非天氣放晴出大太陽,不然很難看清雪面凹凸的。

#12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你是說用腳打太極?norman 寫:所以才要練主動收縮呀,就好比閉上眼睛,兩個人掌對掌,一推,另一人就縮手,所以不但要能立即感覺到及立即反應縮得準,這才是難的地方,不練肯定練不會,練了才有機會練會,了解嗎?![]()
103全運會太極活步推手項目重量級冠亞軍賽-1 - YouTube
#13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只是做一個很簡單的比喻,不用想那麼多,就只是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就這樣而已。

#14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你沒有善用雪靴的支撐功能,才會需要你進我退。norman 寫:我只是做一個很簡單的比喻,不用想那麼多,就只是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就這樣而已。![]()
#15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什麼是雪鞋的支撐功能?lelo 寫:你沒有善用雪靴的支撐功能,才會需要你進我退。
凸坡來了,主動收腿,就是凸坡進,我縮腿呀。不過說實在的,這樣說也不太對,其實在對的動作,凸坡其實是不存在的,這點你是不會懂的。
#16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放鬆是跪在鞋舌上,我隨時在縮腿,只是靠著雪靴支撐,才沒跪下去。norman 寫:什麼是雪鞋的支撐功能?
凸坡來了,主動收腿,就是凸坡進,我縮腿呀。不過說實在的,這樣說也不太對,其實在對的動作,凸坡其實是不存在的,這點你是不會懂的。
所以靠雪靴支撐,我只須要管縮腿,不須管伸腿,比你又縮又伸的省事多了!
#17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只能說,你越偷懶就越費力氣。lelo 寫:我放鬆是跪在鞋舌上,我隨時在縮腿,只是靠著雪靴支撐,才沒跪下去。
所以靠雪靴支撐,我只須要管縮腿,不須管伸腿,比你又縮又伸的省事多了!
另外放鬆也不是跪在鞋舌上,這是錯誤的動作跟觀念,只能說以前提這個方法的人真是誤人呀!
你不是跪下去,只是剎車僵直住而已,只是你認為你體重重,所以認為這樣剎車是正常的。
還是別想著用雪鞋支撐什麼東東吧,那完全沒幫助。

#18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你的理論根本不要求放鬆,也提不出放鬆的方法,要怎麼評斷我說的是錯的?norman 寫:我只能說,你越偷懶就越費力氣。
另外放鬆也不是跪在鞋舌上,這是錯誤的動作跟觀念,只能說以前提這個方法的人真是誤人呀!
你不是跪下去,只是剎車僵直住而已,只是你認為你體重重,所以認為這樣剎車是正常的。
還是別想著用雪鞋支撐什麼東東吧,那完全沒幫助。![]()
你可以說說你的放鬆是怎麼放鬆的?還是根本不須要放鬆?
#19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我站在雪板上就是放鬆的,就像你現在站起來站著,你是輕鬆站還是用力站?當然,站久了會酸是正常的,但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用力站的,當然,要是站的方法又對了,就會更加輕鬆囉。lelo 寫:你的理論根本不要求放鬆,也提不出放鬆的方法,要怎麼評斷我說的是錯的?
你可以說說你的放鬆是怎麼放鬆的?還是根本不須要放鬆?
另外伸縮跟縮腿,沒你想像中用力,有點像在打慢拳揮空拳的動作,沒什麼阻力。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12月 07, 2017 8:0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20 回覆: Référence Technique_4
好吧!那你站著放鬆的方法是什麼?怎麼從沒聽你說過?norman 寫:我站在雪板上就是放鬆的,就像你現在站起來站著,你是輕鬆站還是用力站?當然,站久了會酸是正常的,但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用力站的,當然,要是站的方法又對了,就會更加輕鬆囉。
改天拿你的方法去教教初學者,就不會碰到亂雪就只能慢慢滑下去了!
別忘了你腳上穿著雪靴跟雪板,重量約有 13 公斤,不是光著腳在那邊伸腿縮腿。另外伸縮跟縮腿,沒你想像中用力,有點像在打慢拳揮空拳的動作,沒什麼阻力。
你把雪靴雪板穿上,拍段影片來看,看能不能縮得跟下面的影片一樣快!
The evolution of mogul skiing - YouTube